京東集團(9618)擬分拆附屬公司京東產發及京東工業於港交所獨立上市 這自然刺激股價上升 管理層除了經營得法外 財技亦一流 早前把握時機分拆京東物流(2618)及京東健康(6618)上市 適時釋放出集團的潛在價值 今次再接再厲計劃生多兩子開枝散葉 集團評價理應看高一線 筆者對後市亦趨向樂觀 因若個市不就 兩大科技集團正欲排隊上市的子公司 怎能取得個好價 相關投行必會盡力維持港股氣氛良好。
京東集團現價173.7元 市盈率46.3倍 股息率1.39% 市但值5436億元。
京東集團(9618)擬分拆附屬公司京東產發及京東工業於港交所獨立上市 這自然刺激股價上升 管理層除了經營得法外 財技亦一流 早前把握時機分拆京東物流(2618)及京東健康(6618)上市 適時釋放出集團的潛在價值 今次再接再厲計劃生多兩子開枝散葉 集團評價理應看高一線 筆者對後市亦趨向樂觀 因若個市不就 兩大科技集團正欲排隊上市的子公司 怎能取得個好價 相關投行必會盡力維持港股氣氛良好。
京東集團現價173.7元 市盈率46.3倍 股息率1.39% 市但值5436億元。
前時巴郡副主席芒格說 購入阿里巴巴是他的失敗之作 業績公佈後 阿里被評為前景一般 期間股價低迷 市場又有謠言說馬生不願回國 造謠者或許厭阿里股價不夠低 踩多一腳執平貨。當市場普遍看淡之際 管理層宣布「1+6+N」組織變革大計 消息一出阿里股價即時轉勢 一個餅切開六塊其實都是一樣大 但在股票市場卻並不如此 這就是財技。高盛又出報告推介阿里 理據為其資產與市價讓甚大 好消息當然會繼續來 傳改造大計第一波即將出現 阿里集團旗物流部門菜鳥網絡 正計劃於年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巿 估值約1560億元 股市多會錦上添花 越強越強 看來阿里股價將會繼續飆升。
中國銀行(03988.HK)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業績,作為股東最為關心的當然是派息。中銀不負所望 每股派23.2分人民幣 按年升4.9% 以我買入價計 股息率超過9釐 還甚麼不滿意? 粗略看過盤大數 營業收入按年升2.2% 純利按年升5% 淨息差按年輕微擴張1點子至1.76% 一級資本充足率按年升79點子至14.11%。不良貸款率按年輕微收窄1點子至1.32%。去年經濟環境是怎樣 筆者都不用多說 中行有此成績 已算不過不失。
中國人壽(2628 HK)公布,去年純利按年跌近37% 營收按年跌2.5% 股息按年減近25%至49分人民幣(下同) 今年續期保費繼續錄得負增長 業績實在一般。幸預計明年保費將轉為正增長 去年度總保費收入達6,151億元,依然穩居行業龍頭之位。集團的主要投資項目中含債券24,584億元 股票4,327億元 兩項資產佔整個投資組合近半價值 以此推論 債券的穩陣度及股票股價的波幅 將決定中人壽未來盈利的榮辱。現價12.44港元 市盈率9.77倍 股息率4.41%(須繳付10%國企股息稅)。
連股神近期都不斷增持石油股 可見這個行業的前景應會不錯 而作為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 股神舊愛-中石油天然氣(857)剛公布了一份亮麗的成績表。
去年業績不論收入、利潤、 派息都有顯著的增幅 尤其是自由現金流大增88% 市場看法亦頗為正面 加上派高息的指引(去年派息比率由45%上調至52% 以現市價計 股息率高達10%)及潛在的股票回購憧憬。大行近乎一面倒看好。又以中石油的質素、背景及規模來衡量 股價雖然已升幅不少 但仍並無偏高感覺 現價4.54元 市盈率4.9倍 股息率10.5% 全年每股派息0.4897元。
在阿里巴巴宣布重整計劃之前 其股價的確認令投資者失望 但一個重組建議出臺 市場即時錦上添花 不少大行出報告 將阿里評級提升至強烈買入。
大行指出,阿里巴巴目前市值僅反映了電商業務的價值,而且估值相當保守 僅以預測市盈率9倍作為依據 其餘業務資產包括阿里雲、螞蟻金服、上市附屬阿里健康、大量高科技股票權益及持有逾400億元現金,其價值均沒有計算在內。
恆生指數收報20192 上升407點 成交額1464億元。今日升市大功臣非阿里巴巴莫屬 單一個交易日 每股就升了10.3元或超過12%。 數千個散戶沽盤出現 貨源漸入強者之手。筆者個人認為集團未來股價上升比下跌的機會率較大。 阿里是佔有恆指成份額最大的企業之一 高達上限8% 與騰訊及滙豐相約 而略高於友邦保險。若然阿里的股價大幅波動 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大巿走勢。
阿里巴巴(9988)的重組大計 消息刺激股價今早曾大升逾15%,高見98元。不少投資者趁股價大幅反彈,先行鬆綁或出貨獲利,今早開市後不久 於96元排出成千個沽盤,惟瞬間即被掃清,其後再接再厲,於不夠90分鐘內 同以96元再排出千個沽盤。涉及股數近250萬股 平均每個沽盤大約沽出13手。阿里巴巴中午收報95.35元 成交額97.78億元 涉及1.02億股,看來下晝開市大有可能會繼續好戲連場。
相同的資產只要運用財技得當 便能令估值大增 以阿里巴巴為例 重組行動並無注入新的耀眼業務 但在美國上市的阿里股價 曾彈升約14% 涉及資金超過2千億元 足夠買起整間長江實業 是否合理就見仁見智 但市場永遠是對的 是否合理並不重要 重要是市場怎樣評估 而香港上市公司中不乏綜合性企業 有像阿里巴巴般具分拆附屬公司概念 但是大股東未買夠貨 又何必炒高股價?
後記:阿里巴巴(09988)重組 刺激股價大升近15%,並帶挈一眾大型高科技股股價顯著上升 令今早恒指裂口高開563點,開報20348點,能從上兩萬大關 全靠四十大盜顯財技。
阿里巴巴宣布大規模架構重組,將集團六大業務(阿里雲、菜鳥集團、淘寶 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大文娛集團及國際數字商業),各自分拆為獨立公司運作,並設有董事會負責,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阿里巴巴集團則作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筆者個人認為阿里重組將對集團相當有利 因能釋放出業務的潛在價值。一隻幾十萬噸的大輪船 操作起來相當複雜 分為六隻萬噸級貨船 營運起來各展所長 可能更具經濟效益。
現價84.25元 市盈率23.8倍 市值18081億元。
富豪產業信託(1881)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股東應佔盈利9.29億元,按年上升61%。年內可供分派收入2.04億元,全年每股共分派0.061元。按年跌29%;派息率增至97% 按年上升6.9% 盈利大增 股息卻大減 主因為盈利中包括物業估值增加了7.54億元。而可供分派金額大減是由於融資成本大增所致 富豪產業信託之資產負債比率為43.1% 全數貸款融資之利息成本組成部分 受現時受浮動HIBOR基準利率所帶動 回顧年內,HIBOR利率處於上升趨勢。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3.932元 相對市值折讓約七成。富豪最大的賣點是香港正全面復常 去年集團酒店平均入住率為66%,相較在正常環境九成以上的入住率 有近五成的大幅增長空間。現價1.16元 市賬率0.29倍 股息率5.25% 市值37.8億元。
今日大市焦點 非美團及阿里巴巴莫屬 全世界都知道散戶會沽出美團 但卻好像冇早有所準備 美團股價曾大跌9.7元 還有127億元大成交 散戶又怎會有此能量 將隻市值8千幾億元的上市大企業股價沽得這麼低。更令人佩服的是傳聞阿里前主席能夠平安回家都成為炒作藉口 一度令恆指今天能由跌變升 靠一個無聊謠言就能將阿里市值炒高逾百億元 讓大戶賺過盤滿缽滿 香港真是冒險家樂園。
恆生指數收報19567 下跌347點 成交額1271億元。
恆指中午收市跌了齊頭100點或0.61% 理論上散戶今天就可以出售騰訊所派發的美團股份 美團股價大幅跑輸恆指 股價跌了超過4.3% 或許含散戶急於出貨也說不定 全世界都鼓吹環保 認為傳統能源污染前途有限 但煤炭板塊企業公佈的業績卻是另一回事 是典型悶聲發大財 可惜投資者在能源類投資都專注於石油業情況 而忽略了煤炭的實用價值仍在。
中國神華 公布2022年止年度業績,收入3,445.33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2.6%。錄得純利729.03億元,增長41.8%。末期息2.55元,上年同期派2.54元。
兗礦能源 公布2022年止年度業績,收入1,546.02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42.3%。錄得純利304.08億元,增長79.5%。每10股派末期息30.7元及特別息12.3元,另擬每10股送紅股5股。
中煤能源 公布2022年止年度業績,收入2,205.77億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8%。錄得純利197.19億元,增長30%,每股盈利1.49元。末期息派41.3分人民幣,上年同期派30.12分。
相信香港的投資者甚少在阿里巴巴身上未輸過錢 早前馬生與集團劃清界線 市場認為已獲中央諒解 加上螞蟻金服又有重新上市的憧憬 股價就由低位反彈成倍 可惜後繼乏力 阿里擁躉或許以為阿里最艱難的時間已成過去 怎料股價依然令投資者再次失望 現價85.3元 相對當年在香港IPO價 足足不見了逾百元 若以2020年10月的歷史高價298元計 只係得返個零頭。
雖然集團依舊是內地電商一哥 但它在一線城發展已近飽和 而二 三線城市則受到各方同業強烈競爭 況且龍頭往往樹大招風 受到監管力度會較強 看來在這方面的增長 難寄以厚望 至於曾是中國第一雲的阿里 投資者對其雲業務祈望甚重 但明顯國策不欲私企雲業務規模過大 錢就應該有得賺 但要成為集團盈利增長引擎 就未免有點難度 螞蟻金服重啟上市傳聞 十劃都未有一撇 集團在獨角獸的投資 隨着科技股熱潮冷卻。投資組合的價值必大為縮水、當然阿里依然是一隻舉足輕重的大藍籌(市值18,306億元) 但已難復當年勇 現價仍處於低水平 筆者不會鼓勵持貨者賤價沽出 但對買入則有點保留。
信德集團(242)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34.91億元,按年跌27.7%。盈轉虧蝕 5.58億元(含投資物業公平價值之變動減值3.74億元)。主要業務為地產 運輸 酒店及投資,資產大部份在澳門特區。可說是澳門經濟的寒暑表,不幸的是其四大業務全處於疫情重災區 近年業績差就再在所難免。
但隨著澳門全面復常 信德的業務有報復式反彈憧憬 單計預期行業由虧轉盈 集團盈利就有倍增的條件。港澳船務回復正常的班次 必然能帶旺上環信德中心的商舖人流 令其租金有合理上調的可能 此外集團另一項重要資產是持有澳門旅遊娛樂股份15.8% 澳門全面經濟復甦 澳娛必然是得益者。
財務情況方面 看來足夠捱過這個寒冬期 去年底集團銀行存款達65.38億元,備用銀行貸款合共217.35億元,其中56.96億元尚未提用。資本與負債比率(以淨借貸與股東權益之比率)為28.3%。而集團股東權益333.9億元 相對市值有超過86%大折讓。
美國矽谷銀行出事不久 又輪到瑞信 現今危機燒到歐洲, 市場已對歐洲銀行穩定性出現擔憂,德銀(Deutsche Bank AG)信貸違約掉期(CDS)飆升,股價近期累跌25%。額外一級資本(AT1)美元債亦遭大幅拋售,債息升至22.87%。甚至不少歐洲主要銀行股 如德國商業、瑞信、法興、瑞銀、巴克萊及法巴的股價跌幅均甚明顯,連串事件發生確實會損害投資者信心。幸香港銀行僅持有佔資產約0.1% AT1。筆者個人認為象在2008年金融危機重現的機會不大。這主要是各國央行早有應對經驗 何況近期已加了多次息 令央行手上子彈充足。大不了再來過QE 其實很多金融機構出事 都是頭寸出了問題 而非資不抵債 只要有白武士打救 多數能渡過難關 像2008年美政府注資AIG 讓其有充足時間沽出資產套現 最顯著行動 自然是將其附屬友邦保險上市套現幾百億美元, 高盛就賣了50億美元優先股給巴郡亦解決燃眉之急。
去年內房債務嚴峻 投資者都很擔心內銀要為此作出大幅撇賬 幸好中信銀行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表 接著規模更大的招行又出了一份更佳的業績報告 這可使內銀擁躉放下心頭大石。
招商銀行公布2022年度業績,錄得純利1,380.12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5.1%,末期息派1.738元(上年同期1.522元)。營業淨收入增加4%。其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AE)上升0.1%至17.06%。減值損失下降13.2%。信用減值損失下降14%....。
講完好消息都要講下大好的。不良貸款輕微上升0.05%至0.96%,(總額580.04億元,較年初增加71.42億元),淨利息差2.28%減少0.11%,淨利息收益率2.4%減少0.08%,實現非利息淨收入下降0.8%.......。
整體來衡量這份業績已勝預期, 收入及派息均有增加 減值及撥備卻減少 在此艱難時刻 持貨者還有什麼不滿意? 筆者個人認為大型內銀相較不少國際銀行更加穩陣 市盈率低 股息率高 就算股價長期受到不公平估值 高股息率已有足夠的補償。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中國銀行H股股票權益。
恆生指數收報19915 下跌133點 成交額1230億港元。
美團去年虧損收窄至66.86億人民幣 不少大行評為勝預期 真係隨它怎說 照計散戶下星期一才可以收到騰訊派送的美團股票 而大戶要沽的 應早已沽了。
中信銀行全年純利621億人民幣增11.6% 每10股派3.29元人民幣股息 大型內銀有個特點 業績表現大都會相差不遠 筆者持有中國銀行股票 看來維持去年的盈利及派息率機會甚高 美聯儲局一如所料加息0.25% 並暗示加多一次就停止 但願如此 因最近看有關息口敏感股的年報顯示 融資成本支出大幅增加 以地產龍頭股-新鴻基地產為例 總負債2008億元* 理論上利息每上升1% 新地融資成本支出就會增加20億元。
*實際情況是新地不少負債 無需付息。
2022年集團之收入為9.44億元上升1.8%。股東應佔溢利2.31億元下跌12.1% 主因為外幣匯兌虧損2640萬元 而上年同期則有收益1768萬元。全年股息每股0.22元 上年股息每股0.245元 是近5年來首次減派股息。
集團業務相當專業 外行人難以理解 一般投資者只能看其財務數據來評估他的投資價值。直至去年底 每股資產淨值6.53元 資產負債比率14.9% 持有現金17.49億元(已佔市值76.8%) 利息收入2830萬元 融資成本701萬元 財務情況良好 看來加息反而對集團有利。
現價2.45元 市盈率9.84倍 市帳率0.37倍 股息率8.9% 市值22.75億元。
中國移動(00941.HK)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運收入9,372.59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0.5%,純利1,254.59億元人民幣,按年升8%。全年股息4.41港元,按年增長8.6%。全年派息率為67%,仍有增長空間。近期股價升幅雖然不少 但仍無偏高感 以現價計 市盈率約9倍 股息率近7厘。
集團除了經營傳統電訊業務 有穩定的收入及盈利外,未來的增長引擎甚多,其中行業數字化方面,DICT收入同比增長38.8%,達到人民幣864億元,大數據收入增長96.1%,智慧家庭增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3.4%,達到人民幣297億元;數字內容收入、金融科技收入分別增長27.2%和79.9%。移動雲收入為人民幣503億元,同比增長1.08倍.....。
中移動本已有不錯的基本因素支持,又具備新科技發展、盈利高速增長的條件。實在得天獨厚 屬攻守皆宜的優質上市企業。
網友student出文介紹真股王 講的是東方海外(316) 上網看市盈率1.31倍 股息率53.3% 真利害 當然這是往績 東方海外是不是真股王見仁見智 但它是派息王就不用爭議 近4年每股派息合共168.65元 全港上市公司就只此一家 當年誠哥大幅減持此股 看來老貓燒鬚 航運業復甦期間 股價普遍升幅甚急 筆者膽小當然不敢高追 心想航運業一年不發市 發市當三年 每次都覺得是水尾 但東方海外表現的確令投資者刮目相看 剛公佈去年業績 盈利上升39.8% 末期息連特別息共46.86元(5月24日才除淨) 股價今早曾經大幅飆升近兩成。現價154.7元 市盈率1.31倍 股息率53.3% 市值1021億元。
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25厘符預期, 並預期年內只會再加息一次。但耶倫稱未擬擴存保範圍 道指大跌530點。外圍情況亂過亂世佳人 歐洲地緣戰爭 幾乎可肯定今年必出大事 因敵對雙方都已沒有退路。
騰訊控股(700)公佈去年業績 收入5545億人民幣(下同) 按年微跌1% 純利1,882億 按年下跌16.3%;但戲肉在第四季 純利達1,062億元 佔全年盈利56.4% 收入為1,449億元,佔全年26.1%。
全年每股派息2.4港元(下同) 大增五成 以現價347.2元計 股息率0.69% 若以2004年上市價0.74元計 股息率324%。 而將派送的美團股份 散戶明天就可以收到股票。
騰訊現價347.2元 市盈率16倍 股息率0.693% 市值33220億元 仍穩坐股王之位。
嘉華國際(0173)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13.72億元,按年大跌59.1% 例牌又係涉及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變動;每股盈利43.81仙。全年派息誰持每股21仙。
嘉華國際最大賣點當然是股價大幅折讓近八成 (現價每股2.84元 每股資產淨值為14元 )。但令筆者不滿意的事 集團持有銀河娛樂1.62億股股份 價值83.8億元 已佔嘉華國際整個集團市值95% 但去年度就只能提供4900萬元股息收入。
財務狀況 :負債比率13% 銀行借貸149.3億元及銀行存款86.6億元 頗為健康。
現價2.84元 市盈率6.48倍 股息率7.39% 市值89億元。
恒基地產(012)公佈去年業績 先看派息 與上年持平 這亦屬意料中事 四叔家族向來王道 若非不得已 不會減派股息。看年報內容有幾點需要注意 去年度融資成本12.37億元 比上年大幅增加 還有24.73億元融資成本資本化 去年實質融資成本高達36.5億元 集團債務總額高達903.8億元 減去現金儲備 債務淨額790.8億元 相對股東權益3279億元 借貸比24.1% 看似不屬偏高 但還有一筆股東貸款560億元未計在內。
年度在香港之應佔租金總收入按年下跌1%,至64.57億元,而應佔稅前租金淨收入46.09億元。當中租金總收入下跌 主要由於疫情持續下,新租及續租之租金均有所下跌所致。但隨著新加入的投資物業 尤其是中區The Henderson商厦落成 這方面的收入下調壓力 將會得到舒緩。物業銷售方面 樓價下跌 入帳銷售物業減少 賣樓收入 難以樂觀。
恒地前時 以天價每呎5萬元買入美利道地皮 即The Henderson現址 更甚的是上年動用逾500多億元 投得香港有史以來最貴中區地王 此外還有幾幅啓德市區用地 買入價均屬偏高 幸這些地皮均已聯營發展,,,,,,,。而集團主要資產之一 持有中華煤氣77.48億股股票 雖然業績一般 但仍然維持派送27.1億元股息給予恆地。
恒地現價26.65元 市盈率13.9倍 股息率6.75% 市值1290億元。
集團持有 40.77%權益之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於本年度所貢獻之自佔租金總收入16.96億元。從恒基地產的年報中這段內容推算 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去年度租金收入為41.6億元。 以保守年租金4%估值 即整個金融中心項目市值約1040億元 是僅次於尖沙咀海港城的本港最貴重商厦群。
恆生指數收報19,258 升258點 成交額1024億元。港股日升日跌 全不按理出牌 成交淡靜 觀望氣氛濃!
股神曾說潮水退時就可見到誰在裸泳 去年內房是甚麼環境 都不用多說 不少內房同業為生存而戰 而越秀地產(123)則顯示出實力 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表 去年收入約為人民幣724.2億元,同比上升26.2% 毛利率約為20.4% 同比下降1.4%。但這可說非戰之罪 因這段時間 同業近乎要錢不要樓 股東權益應佔盈利約為人民幣39.5億元,同比上升10.2%。核心淨利潤約為人民幣42.4億元,同比上升2.1%。
路遙知馬力 越秀地產具廣州市政府背景 財政狀況以內房業來衡量 已屬優等。截至去年底 集團一直保持三道紅線綠檔達標。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分別為68.8%、62.7%和2.23倍,財務健康穩健。而越秀地產更在此艱難時期買入不少平價土地。
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307港元(相當於每股人民幣0.272元),連同中期股息,全年派息每股0.626港元(相當於每股人民幣0.547元)。派息總額約佔核心淨利潤的40%。另有越秀房產基金(405)的實物分派,每持有1,000股越秀地產股份可獲派62個越秀房產基金單位(每基金單位市值1.88港元)。
越秀地產現價11.28港元 市盈率7.83倍 股息率5.549%* 市值350億港元。
*不包括越秀房產(405)實物派送。
美國加息 美債跌 連累到不少大型國際金融機構要為此撇賬 現在又有AT1憂慮 真昰雪上加霜 在香港上市的多間國際金融公司 股價跌幅均相當顯著 怕的是會出現像2008年次按危機的2.0版本。
恆生指數收報19,200 跌517點 成交額1294億元。
香港小輪(050)公布2022年止年度業績,收益2.81億元,按年增加14.9%。錄得純利12.99億元,增長10倍,每股盈利3.65元。(盈利大增是由於集團所佔一半股權之「帝御」合營發展項目,於完成交付買家後,將應佔收益於年內確認入賬)。公佈末期息派15仙(已派中期息10仙) 另派特別息1元。現價7.15元 市盈率1.96倍 股息率17.5% 市值25.4億元。
集團下一個賣點是位於長沙灣之發展項目「映岸」,重建後集團將可取得約100,598平方呎之住宅樓面,預期將於2024年初完成。當然其規模就無法與「帝御」相比. 業績公佈後 看來持貨者並不滿意 今早股價曾經下跌超過9% 或許是股民嫌特別股息派送比預期少。
上星期五道指跌384點 恒指ADR跌371點報19148 兩萬點大關象不易守 美股好未必益到港股 美股衰多數連累埋港股 中國放水 美國收水 俄烏戰爭越演越激 不知怎收科 打開報紙冇單好消息 不是天災就是人禍 全是負能量 索性做鴕鳥 看不見就當冇發生 英國傳媒報道,瑞銀集團(UBS)出價最多10億美元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誰能料到大名鼎鼎的投行Credit Suisse只值不到80億港元 若有買賣衍生工具者 要小心發行商是誰 因為講到明發行商違約冇得賠。
美麗華酒店(071)主要業務 酒店 商場 旅遊 餐飲 全處於疫情風眼區 因此復常對集團前景裨益甚大 去年成績表亦顯示業務開始全面復甦 而值得關注的是母公司-恒基地產增持權益至超過五成 使其由聯營公司變為附屬公司 恒基地產作風一向保守 有此動作必有其因 美麗華市值81.5億元 相對股東權益近200億元 仍具私有化誘因 何況隨著香港全面復常 集團前景十分亮麗。
剛公佈2022年度業績,收入13.82億元,按年增加10.8%。錄得純利4.8億元,增長45.5%,每股盈利69仙。全年共派息50仙。撇除投資物業重估變動及其他非經常性項目,年內基礎溢利增長23.6%至5.23億元,每股基礎盈利76仙。財務情況甚佳 直至去年底持有綜合現金為54億元 並無貸款 負債與資本比率為零。現價11.8元 基礎盈利市盈率15.58倍 股息率4.23% 市值81.5億元。
長和(001)業務之多元化 盤數之複雜 相信只有誠哥父子和霍大班才能了解清楚 但按集團資產之豐厚 管理層之威名 全世界投資大行評價均為[抵買]。但不知何解 股價好市時低殘 弱巿時就更甚 整個集團現今市值才1869億元(和一幢海港城價值相約)。但長和名下家當之多 要講都會講到口累 單計持有屈臣氏及長江基建的權益都不只止此數。 而上述兩項資產只屬集團的冰山一角 最近又多一單利好消息 香港船塢重建為住宅計劃 消息一出 股價只是應酬式上升了丁點 筆者持有長和多年 由於看不出股價長期低殘原因 有希望自然捨不得止蝕認輸 唯有以定期存款心態繼續每年收股息。
長和去年業績,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16後基準計算,收入按年升2.7%至4,572億元,純利按年升9.5%至367億元。每股盈利9.57元,全年共派每股2.926元,按年升10%。業績尚算不錯 派息亦有增加 若筆者沒有蟹貨 多會買入一注作貨底 ,
現價48.8元 市盈率5.09倍 股息率5.99% 市值1869億元。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香港中華煤氣(003)是一隻歷史悠久的公用藍籌股 年年例送紅股 盈利及股息均有双位數複式增長 久而久之 在投資者心目中成為鐵股 股價高據不下 但時移勢易 在香港壟斷性煤氣業務增長已飽和 在內地燃氣業務亦難與地頭蟲競爭 估值因而被大幅調降。
集團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609.53億元,按年升13.8%。純利52.48億元,按年升4.6%;每股盈利28.1仙。全年例同樣共派息每股35仙 派息金額已高於盈利。筆者過人認為煤氣依然是一間穩陣企業 但缺乏盈利增長憧憬 股息亦不吸引 投資價值有限。現價7.21元 市盈率25.6倍 股息率4.85% 市值1651億元。
長實集團(01113)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業務收入795.51億元,按年跌4.4%。純利216.83億元,按年升2.1%;全年派發股息合共每股2.28元 輕微上升3.6% 大數像中規中矩 但細看內容發現涉及不少非經常性因素。
主業-樓宇銷售收溢大幅減少78.07億元至103.39億元 物業租務收溢減少了9.71億元至46.9億元。持有3間上巿房託權益收取分派1.74億元 比上年減少1.37億元.....。股東應佔盈利變動不大 主因為不用象上年度般為商譽減值 涉及資金約20億元 稅項又大幅減少55.4億元 沽出飛機租賃資產 錄得稅後溢利20.56億元。
賣樓收入和純利涉及入帳期 但樓價近期下跌融資成本大增 影響收溢必大 租金收入減少 隨著經濟復甦及長江集團中心2期落成 或許會有所改善。
去年底,集團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486億元。若計埋銀行存款612億元,即持有淨現金126億元。財政情况良好 (但有一筆永久資本證券79.29億元 會計學上不用列為負債)長實大把彈藥執平貨。
現價45.95元 市盈率7.68倍 股息率4.96% 市值1651億元。
*長實去年合共回購4934萬股票 涉及資金24.7億元 回購股價43-52.85元。
恆生指數收報19,203 跌335點 成交額1,115億元。大市升下又跌下 真不知她想玩邊科? 長和(001)末期息每股派2.086元 筆者將多了5215元被動收入幫補家計 對於股價則已死心。
講開收息股 不能不讚中信國際電訊(1883) 去年收入為101.11億元 比上年同期上升約6.6%。股東應佔溢利為11.91億元上升10.7%。每股基本盈利為0.323元上升10.2%。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185元 連同中期股息每股0.06元 全年每股股息為0.245元上升8.9%。淨資本負債比率為20% (由於集團的淨借貸減少至25.34億元) 比上年同期減少7%。 集團收入、盈利、 派息均有增長 而負債又減幅不輕 這份業績估計持貨者都應滿意吧! 現價2.95元 市盈率9.15倍 股息率8.3% 市值109億元 仍無偏高感。
長江基建集團(1038)與其聯營公司電能實業相比 筆者同樣也認為港人投資者根本難以了解長建業務 因涉及行業複雜兼隔山買牛 散戶買入同樣全賴信任李氏家族的投資眼光 但有一點與電能不同 長建是大少爺一手湊大 親疏有別 鉅哥對長江基建有較大的眷戀會重點照顧 單看歷年派息 不論業績好壞 均有增冇減 長江系十數間上市公司 就僅此一家 便可證明筆者懷疑有合理依據。
長建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業績,收入392.36億元,按年跌3.7%。純利77.48億元,按年升3.1%;每股盈利3.08元。派末期息1.83元,上年同期派1.81元。計及中期息每股0.7元,全年共派息2.53元,按年升1.2%。於去年底,長建持有現金180億元,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為7% 處穏健水平 以現價43.25元計 市盈率14倍 股息率5.85% 市值1089億元。
友人問阿B 長建與電能股價和市值均相約 它們是否再有合併的可能? 但個人認為機會不大 因電能實業過往持有現金逾幾百億元 已經大部份派送給股東 再冇合併誘因。
電能實業(006)剛公佈去年度全年業績 截至去年底,股東應佔溢利為56.49億元 按年減少8.1% 主要是由於外幣匯率變動所致 若以當地貨幣計算,投資組合溢利貢獻按年增長5%。電能一般被視為穩重的公用股 但筆者認為散户根本難以了解其業務 因涉及地域太廣 散戶買入全賴信任李氏家族的眼光 集團財政狀況什佳 持有淨現金26.58億元 以近期現金為王的環境下優勢明顯。但須注意集團的主要投資全以聯營公司入帳 大部分債項隱藏在這類公司中 電能還有一個優點 就是全體員工14人 節省大量員工薪酬支出。派息方面一如所料維持每股2.82元 以現價43.5元計 股息率6.49% 市值926億元。
大酒店(045)去年度業績 股東應佔虧損擴大至4.88億元 已經是連續3年蝕本兼股息欠奉 該股唯一吸引之處 就是資產相較市值有大幅折讓 歷年引來不少追擊者 但結果都是徒勞無功 因管理層已有絕對控制權 唯一希望是博被大股東私有化 但這全靠運氣和耐性 大酒店折讓有多大? 以現價7.93元計 整個集團市值才130億元 單計尖沙咀招牌半島酒店都不止價值。集團財務狀況穩健,去年底的淨債務與總資產比率為26%。筆者曾試過買入該股博私有化 結果都被悶走。
港燈-SS(02638) 公布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收入107.93億元,按年跌4.9% 純利29.54億元,按年微升0.7% 每股盈利33.43仙。全年維持派息每股32.03仙(需款28.3億元)。業績看似變動不大 但細看內容 集團去年可供分派金額 實為負13.29億元 對比上年同期可供分派收入11.52億元大幅減少 主因爲燃油費增加了5.62億元至16.4億元 而融資成本亦由有9.3億元增加至10.78億元。能夠維持派息全靠運用酌情調整 好明顯管理層盡可能維持派息水平 但這始終要依靠集團的財政情況 能否負擔得起。去年底集團淨負債對淨總資本比率為 51% 略嫌偏高 或許投資者憧憬電費加價 業績公佈後 港燈股價應跌反升 現價5.03元 市盈率15.1倍 股息率6.36% 市值447億元。
世上真的好少有這麼大隻蛤乸隨街跳 匯豐買入矽谷銀行英國支行就要注資逾200億元 還有甚麼後著就只有天曉得 不要過高祈望專業水平 以為管理層不會犯低級錯誤 20年前獅子銀行就在香港遍地黃金投資機會的時段 去花巨資買入美國Household.........結果。今次注資英國矽谷銀行支行會有什麼結果 要待一段時間才能知悉 但5號仔股價持續下跌 足見投資者對此項交易甚有保留 有時大機構和小散戶都會有個通病 錢多就手癢 獅子銀行早前出售加拿大業務 個袋確實多了點錢。匯豐(0005)現價52.8元 市盈率9.01倍 股息率4.73% 市值10718億元。
自動系統(771)主要業務為客戶提供技術行業解決方案及技術集成管理服務。是名符其實的科技股 集團發出盈喜,預計2022年度錄得淨溢利約1.02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23.8倍,主要源於出售聯營GDH部分權益之淨收益約6,410萬元。集團規模較小 難以吸引投資者注意 但往績顯示公司管理層在公司有較豐厚利潤年度時多會有慷慨派送 看來快將公布的末期業績(通常會在3月底公布)派發特別息機會甚高 直至去年6月底 集團持有現金儲備6.28億元 資產負債率(借貸總額除以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為4.0% 具備派發較高特別股息條件 現價0.82元 市盈率164倍 股息率3.65% 市值6.84億元。
恆生指數收報19,686 升366點 成交額1,383億港元。
一間英國銀行有50億英鎊貸款 67億英鎊存款 去年除稅前純利0.88億英鎊 但售價僅1英鎊 你是否相信有這麼大隻蛤乸隨街跳? 講的是滙豐控股以象徵式1英鎊收購矽谷銀行英國分支。
長江賣樓的確有一手 剛以每呎樓價逾7萬元沽出一個apartment 價值1.6億港元 有人辭官歸故里 有人漏夜趕科場 不少港人賣樓移民 亦有富翁一擲千金買下豪宅 但買得起逾億元住宅 我就一定選house 不會買apartment 因house 地皮好值錢。
外圍政經七國咁亂 看來整個股市板塊 只有三大內地電訊股較為穩陣。
美國矽谷銀行因週轉問題出事 幸花旗政府及時出手保障所有存款 看來問題不會惡化 矽谷銀今次出問題 傳聞是由於要為債券撇賬 影響到財務表 引來存戶擠提 因而被迫低價沽售債券資產套現作為應對 而差不多所有國際金融機構都會持有各式各樣的美國債券 美聯儲加息令債券價格下跌 金融機評級肯定會受到影響 股市最怕有疑惑 滙豐及渣打都因而股價疲弱 今早逆市下跌 不要誤判債券較股票穩陣 要緊記雷曼事件的教訓。而今次矽谷銀行事件令到加息去向更加複雜 大巿或許會又多了隻黑天鵝。
你若在二十年前用一筆錢買入新鴻基地產興建的樓宇 今天升值應數以陪計 但假若你用同一筆錢買新鴻基地產股票 今天升值或許只得幾成 新地是香港最專業龍頭地產商 作風王道 從來沒有欺負小股東的記錄 但不知何解 公司興建的物業相較公司的股價升幅會有如此大差距 若從2003年開始 新地不賣出所發展物業 全用來收租 現在肯定賺得更多 這個社會真諷刺 公司什麼都不做 躺著收租 反而比勤奮實幹收獲更大。
港鐵(066)公佈去年度業績,收入、 純利、 派息只有輕微變動 但投資是看前景不是往績。集團車務收入因復常關係 前景樂觀 但不能忽視營運成本增加 又因涉及民生 票價加幅必然有限 或許連通脹都追不上 鐵路運輸並不是一門好賺的生意 只屬飽不死 餓不壞而矣!
其實港鐵的主要收入及盈利來源是地產業務 集團持有甚多優質收租物業及車站地舖 租金收入可與頂級地產企業相比 在物業發展方面 鐵路站上蓋物業 因地段優質 毛利率亦會較普通項目為佳 但因樓價調整 就算優質地段都難免大受影響。
若將港鐵作為地產企業估值 實在偏高 但貴為香港唯一上市官股 鐵路運輸有壟斷優勢 具備運輸+地產雙重概念 所以投資者對其評價一般較高 而且特區政府佔75%權益 被動指數基金又持有不少 街貨甚乾 股價相對穩健性較強。
現價39.85元 市盈率25倍 股息率3.28% 市值2471億元。筆者認為估值有點偏貴 因未來仍有鐵路幹線發展 需大量投入資金 加息期間融資成本必高 集團總負債/總資產比率近45% 以地產股衡量已有點偏高 集團預計香港物業發展業務亦進入收成期,預計未來兩年將有逾兩有億元入賬。但筆者有點擔心將無以為繼。管理層強調維持漸進式派息政策,但現在股息率僅3.28% 未來又能加得幾多?
太古公司(A019 B087)公佈去年度業績 股東應佔基本溢利47.48億元,同比下降10%;經常性基本溢利38億元,同比下降22%。主要是由於國泰航空的虧損增加,以及太古可口可樂的溢利下跌拖累。看來投資者對這份成績表不大滿意 股價近日就有輕微調整 但並不表示太古的投資價值不佳。
有數得計: 集團分為A股及B股 A股市值518.63億元 B股市值274億元 總市值合共792.6億元 而集團最主要的資產是佔有82%太古地產權益市值997.7億元 這已比起整間太古公司總市值還要多 其他較顯眼的資產還持有國泰航空45% 市值212億元 全資擁有的太古可口可樂 去年度錄得盈利23.92億元 以保守市盈率10倍估值為239.2億元 還有甚多[細眉細眼]的業務就費事多說。講完資產 當然要講埋負債 集團財政穩健。去年底的債務淨額為568億元 資產淨負債比率為18%,至於太古公司是否買得過 就交回投資者自己去判斷。
太古地產基礎盈利穩定 每年有逾74億元租金收入 是香港四大收租股王之一 派息更是上市公司中少有能夠多年持續增長的優質企業 若不是因股票流通量不足(大股東太古集團已持有82%權益) 街貨甚乾 以其市值及質素 早應成為藍籌股俱樂部成員 財務情況頗為健康 淨負債比率6.5% 每股資產淨值49.44元 相較現價20.8元大幅折讓58% 管理層屬專業團隊 非像一般大型本港地產公司 每每以血緣 而非能力來決定出任公司高層 以去年派息每股1元計 股息率4.8% 市值1216億元 太地作風實而不華 保守兼低調 但總算善待小股東 毫無疑問是隻好股 但好股都要在好價買入才有用 筆者個人認為太地現價合理 起碼較巿值相約 主要業務同為收租的領展房產信託基金(市值1213億元)更為扺買 以這兩隻股份作為比較 因它們的擁躉應屬同一類投資者。
恆生指數收報19319 跌605點 成交額1664億元。想不到港股市底這麼弱 反彈一季又再轉勢 兩萬點大關再次失守 最近看九倉置業年報 顯示去年增加近5億元利息開支 而近期更有持續上升趨勢 對於息口敏感股真係百上加斤 但無論如何大市每個交易日都有大升股 只是一般散户甚難買中 既然如此 若冇心水股的話 倒不如做個旁觀者更為尚算 現今外圍風起雲湧 一個不好彩 不只有灰犀牛 灰恐龍都有可能出現 聯交所股權披露數據顯示,SoftBank於3月2日再度減持商湯共979萬股 套現超過2,484萬元。筆者想起Naspers減持騰訊及巴郡減持比亞迪 看來外資沽貨的壓力 好象揮之不去似的。
筆者持有長和(001)股票 因此特別關注公司的舉動 幾年前長和出資買入太古集團持有的香港聯合船塢五成股權 使聯合船塢成為長和全資附屬公司 長和大費周章統一業權當然不是為了船塢業務 目的肯定是將該幅大面積地皮改變用途 建議將改劃發展大型綜合私人住宅。事實上長和在這方面經驗豐富 傑作就有黃埔花園。集團管理層甚有耐性兼精明 在樓價大幅調整時 才去申請補地價 重建項目預計補地價格會相當便宜 李家父子利害之處就是能夠每每把握到最佳時機 低價買入高價沽出 這致富之道有誰不知? 但能做真的做得到又有多少人?
九龍倉集團(004)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除了投資部門 近乎所有業務成績都差強人意 總收入減少近兩成 集團錄得股東應佔虧蝕17.05億元(其中包括投資物業重估虧損7.35億元及其它非現金項目的撇帳)。而基礎淨盈利大幅減少92%至3億300萬元 集團負債淨額53億元(由146億元現金儲備及199億元債務所組成),負債淨額與總權益比率3.4% 財政情況良好。而去年九倉實際借貸息率成本為2.6% 看形勢未來還有上升風險 小股東慶幸之事 股息能與去年持平 全年派0.4元 去年底集團每股資產淨值49.6元 相對現價17.3元 有65.2%大幅折讓 股息率2.31% 毫不吸引 市值僅528元 僅夠買入同係姊妹公司-九倉置業(1997)旗下的一幢甲級商廈-時代廣場。筆者甚少看到年報管理層對業務如此看淡 以小人之心作君子之腹 莫非九龍倉有可能被私有化?
泓富房託公布2022年度全年業績已經一般 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業績就更差 每基金可分派股息13.06仙 大減46.7%。以現價每基金單位2.37元計 市賬率0.62倍 股息率5.73% 市值113.38億元 借貸總額佔總資產41.8% 總負債佔總資產60.5% 以房託衡量屬偏高水平。況且前時供股價3.2元(兩年前100股供37股) 都比現價 高出25.9% 越秀房託基金往績持續多年派送高股息 久而久之 投資者習以為常 忽略了經濟環境因素的變化 但說句公道話 近期股災中超級大籃籌都跌到一仆一碌 房產信託基金板塊已經算跌得較為溫和 最起碼年年都有股息可收。
泓富房産信託基金(808)公布2022年度全年業績 盈利倒退就預計了 每基金單位派0.1625元 較上年減少7.8%。在此非常時期應可接受 以現價每基金單位2.25元計 市賬率0.47倍 股息率7.22% 市值34.6億元。資產負債比率23.4%屬於合理水平 有意買入泓富者建議先研究一下年報 基金的融資渠道是否能爭取到較低的貸款利息 但要有心理準備 未來利息成本有可能會大幅增加 弘富物業出租率96.3% 改善空間有限 預計要多付融資成本及乙類寫字樓租金受壓 因此未來派息情況或許會更為保守。
真想不到領展房產信託基金(823)的供股行動會儘傷擁躉心 領展於2月9日公布供股計劃當日股價收報62.8元,而現價48.8元,僅比供股價44.2元高約11% 既然已有包銷商 此次供股行動肯定會成事。 若有人想食多些供股貨 只要將領展股價做低於44.2元就行 假若然真的出現此價 筆者不排除會買些作貨底。領展是好股 若遇好價就應買入 供股權今天將開始作買賣,股份代號為(2915)。 而買賣期限僅得數天(由3月9日至3月16日)。而原有股東 可以額外申請供多一些。
中國聯通(00762.HK)公布2022年度全年業績,收入按年升8.3%,純利升16.5%,全年股息升26.9%。EBITDA增長3%,創上市以來新高。值得關注的是聯通主業電訊服務收入升7.8% 以聯通的規模來說 尚算不錯。而產業互聯網收入升28.6%。佔服務收入比首次超過兩成,這方面的收入有機會成為聯通未來盈利的增長引擎。貴為內地三大電訊商之一,多年累積下的[大數據]資產價值潛力亦甚為強勁。財政情況 :資產負債率46.5%,債務資本率14.3%,淨債務資本率為0.5%。電信業務向來現金流強兼甚少壞帳 聯通資金鏈應該不會出現問題。筆者個人認為外圍風大雨大 內地電訊企業板塊 或許可以作為投資者的避風港。
國泰航空(293)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510.36億元,按年升12%。股東虧損擴大至71.62億元,上年同期蝕61.23億元。國泰航空曾經是全球服務最佳 賺錢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 想不到現今變成雞肋也不如 好景時錢賺得不多 逆境時蝕到七彩 負債又重 還要特區政府打救 真找不出原因要去買入此股 冇錢賺 冇息派兼冇前景的企業 但巿價仍逾500億元 莫怪前輩說千萬富翁去投資航空公司 好快就會變成百萬富翁。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參議院聲明 美國利率可能會加幅高於預期 為了降低通脹影響收緊貨幣政策難免 必要時下次將加息0.5% 消息一出道指跌574點 收報32856 而恆指ADR跌311點收報20223。加息影響有多大 看下九龍倉置業最新年報 融資成本就多了逾5億元 低息時代看來一去不復返。理論上道指現仍處高位三萬二 而港股恒指則在低位二萬點 抗跌能力應該較強掛?
恆生指數收報20534 跌68點 成交額1277億元。
今早恒指本來勢頭不錯 但又傳出美國總統玩花招 勸喻美國私募基金勿投資中國內地股市 恒指即由升轉跌 幸好有心人買貨託著大市 政治市最複雜 最難估 還有接著美聯儲局加息意向 不知扮鷹或是扮鴿 這對股市都有影響。澳門搏彩(880)明天公佈業績 今日才發盈警 周大福(1929)老臣子辭職理由不明 股價跌了6% 希望管理層盡快澄清 因為上市公司高層以私人理由辭職離開公司 會令持貨者擔憂 或許做出錯誤的判斷。
九倉置業(1997)宣布去年度全年業績 股東應佔集團虧損為88.56億元 主因為計入投資物業重估虧損淨額148.75億元 而基礎淨盈利減少 5%至61.75億元,集團是全港最大收租公司之一 去年租金總收入106.62億元 按年只有輕微倒退 在此艱難環境下 可算不過不失,但借貸成本大幅增加近5億元 可見借貸利率大幅上升的影響非輕 負債淨額452億元 負債淨額與總權益比率23.2% 尚算健康 全年維持派息每股股息1.31元(包括已收取中期息0.70元及將會派發末期息0.61元),以現價44.5元計 市帳率0.7倍 股息率2.94% 市值1351億元 而九倉置業旗下高檔商場 預計在經濟復常後 盈利前景會一片光明。
越秀交通基建(1052)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收入32.8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11.2%。純利4.53億元,按年跌69.1%;每股盈利0.2708元股;派末期息0.1港元(下同),連同已派發中期息0.1元 即全年共派息0.2元。以現價4.7元計 市盈率15.36倍 股息率4.25% 市值78.67億元 吸引力不大。 買得公路股主要是貪其現金流強,壞賬少 收入穩定 目的多爲收取股息 但誰會預計到疫情衝擊會持續得這麼久 越秀交通往績盈利及派息記錄並不穩定 最大賣點是交通業務回復正常運輸量 在一般正常環境時 集團約每年派息0.39元 以現價4.7元計 股息率8.23% 但見過鬼都怕黑 看來公路股並非像想象中穩陣。
長江實業以屯門住宅呎價投得啟德市區用地 新鴻基地產以呎價逾三千元投得旺角商業用地 特區政府不敢流標 經濟就是這樣 只有錦上添花 永無雪中送炭。因前時多幅官地流標 政府又求財若渴。香港地產發展只有本地財閥及內房商參與 內房商水緊 本港地產商變成唯一買家 不壓價才怪 筆者祈望樓市慢慢調整 不要發生樓災 因香港依賴地產業就如澳門依賴博彩業般重要 記得2003年香港有本經濟雜誌 封面寫著97年我無錢買樓 03年我無錢開飯 樓價冇條件大升 大跌就有千百個理由 幸好本地地產財閥身經百戰 公司財政情況良好兼股價估值偏低 信和置業有四百幾億元凈現金 長江實業負債比率為零 新世界發展及鷹君集團股票低於三折大平賣 嘉華國際單手上持有的銀河娛樂股票價值已與本身市值相約 其他地產業務理論上是送的......。
為陪太座做苦力 星期日都去逛商場 一般食府都要等位 但與正常時期相比 人流就不算多 好多人繼續戴口罩 我自己都有戴 上周五看報廣告銀行利息仍有3.6% 有些銀行還有高些利息 但條例多多 又要新資金 新戶口 我亦懶得為多幾百元利息去煩 尤其現在開新戶口要預約 新資金又不能網上做 看見銀行條人龍都怕怕 現在個股市真係不懂看 財演推介都像模稜兩可 我都係喜歡沈大師 起碼有主見 明天股市又開 唔買都睇下 網友都知我是股票精 股市休息會覺得好悶。 新地及信置都出了成績表 這個板塊都不用有祈望 況且現在入賬的售樓項目是早期的樓花 低息時代一去不復返 起樓用之融資成本仍未見高峰 或許過兩年才可見真章。
全世界的投資者都知道電視是夕陽行業 並無前景可言 但人人都有走運時 股票其實也一樣 電視廣播(511)此前宣布,透過附屬上海翡翠東方傳播(TVBC)與淘寶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於年內共同發展超過48場電子商貿直播。消息一出 股價即時大幅上升近2元或52% 股價相較52週低上升已超過一倍 但開個10年股價圖來看 電視廣播從高位價跌了近九成 雖則今次單個交易日炒高超過5成 但估計舊股東得益者不多 集團股價由數年前40多元跌至現價、蟹民相信十分多 除了春江鴨及少數近期才買入的幸運兒外 得益的小股民肯定甚少 前時某隻教育股轉型為帶貨電商 股價升到你不信 今次電視廣播看來有點相似憧憬、炒股只需有人信就足夠 基本因素反屬次要 當然欲買入者要明白風險所在 蝕得起兼且夠膽多賺才好買 祝君好運!
鷹君集團(041)公佈全年業績 基礎盈利輕微增長。由於集團作風低調保守 往往會被投資者忽略 公司最大賣點為資產折讓大 年報顯示每股資產淨值76元 相比現市價有76%大折讓 實在價殘 集團資產主要渉及地產業務 相關板塊在港上市公司中選擇甚多 因此集團亦難以獲得合理估值 鷹君是一隻典型的悶股 派息方面尚算穩定 每股維持0.83元基本派息 遇著大股東心情好或會派送特別股息(前3年均有派送)。以集團股權結構 預計私有化的機會不大 持有該股穩陣有餘憧憬有限 但起碼持貨者可以睡得著 現價18.4元 市賬率0.24倍 股息率4.51% 市值137億元 不夠在中區買入1/4幢甲級商廈。
豐盛生活服務(0331)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37.12億元,按年升10.8%。純利2.795億元,按年升17.2%;每股盈利0.61元。派中期息24.5仙,上年同期派20.9仙。財政情況頗佳 淨負債比率維持在0% 。
集團擁有3個主要業務分部: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綜合生活服務及機電工程服務。業務性質亮點不大 公司最大優勢是有大樹好遮蔭 只做圍內生童已足夠。往績派息及盈利均表現良好。
現價6.21元,歷史市盈率5.6倍 股息率7.24% 市值28億元。
海港企業(051)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11.39億元,按年跌74.6%。虧損擴大至1.97億元,不派付股息。自1971年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基礎淨虧損,連續第三年錄得股東應佔集團虧損,本來這類股份大可不理算了。但細看其年報、發覺集團並非一無可取。
財政情況良好:去年底總權益負債比率僅為3% 負債淨額4.64億元(由6.34億元現金及10.98億元銀行借款所組成)。股東權益151.28億元或每股21.34元。相等於現價折讓高達66%。大股東九倉置業持有71.53%權益 街貨僅值14.6億元 頗具私有化的誘因,何況海港企業前時,亦有過被收購的記錄。集團的資產中有可輕易奪現價值31.92億元藍籌股票,母公司若真的将其私有化 可以不需動用分文。
新地(0016)以47.29億元奪旺角洗衣街商業地 作價每呎樓面地價3,103元,該地皮位於旺角洗衣街與亞皆老街交界,地盤面積約12萬平方呎,可建樓面達152.4萬平方呎,能以如此低價買入該市區地皮 將來贏面會甚高,新地及長江不愧為香港地產雙雄,每每能夠把握時機增持土地儲備。
據傳聞 萬科(2202) 擬配發H股集資最多近40億元,每股配售作價介乎12.93至13.2元,較今日收市價13.9元折讓介乎5%至7%。內房發展商缺水情況嚴重 乘著市旺抽水增加現金儲備實屬明智之舉。
大市前景十分難測 股神名言:別人恐懼時進取 別人進取時恐懼 但談何容易 想想自己數個月前 恆指不夠1萬5千點時 自己有何舉動!
受沽空機構質疑盤數有問題的藍籌股-創科實業(669)剛公佈去年全年業績,營業額132.54億美元,按年升0.4%。期內,除利息及稅項前盈利為12.01億美元,按年增0.8%;毛利率連續第十四年錄得增長,按年上升至39.3%。純利10.77億美元,按年跌2%;每股盈利58.86美仙。派末期息0.9港元,連同中期息,去年全年派息1.85港元,按年持平。集團財務狀況健康。於去年底擁有現金共14.29億美元、淨負債比率即淨借貸總額佔本公司股東應佔權益32.1%。自由現金流為3.29 億美元;現價80.25港元,歷史市盈率17.5倍 股息率2.3% 市值1472億港元。
若然年報所列出的財務數據正確 又冇刻意隱瞞。筆者看不出創科有什麼不妥 當然閣下若有懷疑 可以不賣就算了 無謂心掛掛!
當大部份分析員都認為航運業高峰期已過 航運費會調整至合水平時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 八天就暴漲86.79%,該指數反映世界主要航線即期運費變化 真意料不到 今天航運板塊股份都有不錯的升幅 可惜象我般散戶 總是後知後覺 只能待人高興。
澳門博彩局公布,2月博彩毛收入103.24億澳門元(下同),按年增33.06%。累計首兩個月賭收219.04億元,按年增55.3%。但與正常時期相較 仍有一段距離 大有增長空間 六大博彩股股價 均表現良好。
滙豐控股公布,擬於3月7日發行總值20億美元之8厘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可於任何可選贖回期間贖回)。初步轉換價為3.2554美元,最多可發行約6.14億股普通股。料淨集資約19.8億美元,擬用於再融資、一般公司事務及根據資本票據規例的規定維持或加強公司的資本基礎。真不明白集團剛沽出加拿大匯豐 套現大量資金 為何還要發債集資?
恆生指數收報20,619 升833點 成交額1,539億港元。大戶真厲害隨便找個藉口 就能將恆指炒高800點 盡宰淡友。
和記電訊(0215)公佈全年業績實在一般 但集團主要賣點 是淨現金甚豐厚 達37億元 平均每股0.767元 即現市價1.34元的57.2%。集團將繼續派發與2020年相同水平的股息 每年每股0.0749元 需款3.61億元,直至股東應佔經常性溢利超過3.61億元為止,屆時股息派發將改為相當於股東應佔年度溢利的100%。即對未來派息金額已有保證 管理層亦考慮會在現金狀況及任何潛在投資機會後,於2023年公佈中期業績時決定盈餘現金的用途 屆時或會考慮宣佈派發特別股息。
又有傳聞財團出價78億元收購香港寬頻 可見香港電訊業務仍有其價值 何況和記電訊擁有330萬客戶基礎及價值以10億元計的電訊設備及牌照 尤其是大數據的潛在價值甚高。
現價1.34元,市帳率0.62倍 股息率5.58% 市值64.5億元。
今日恆生指數收報19,785 跌157點 成交額1,424億元。
引述彭博報道,環球全域電訊(HGC)向香港寬頻(01310.HK)提出收購要約,對後者的估值或超過78億元。在消息傳出後不久就停牌,停牌前報5.59元。集團於2022年8月31日的股本負債比率為2.4倍 債務甚高。往績派息政策相當進取 派息金額往往相較盈利還多。現價5.59元,歷史市盈率13.2倍 股息率10.7% 市值73.32億元。假定傳聞收購價78億元屬實 相對集團現價市值 相差有限 吸引力不大。
新世界百貨中國(825)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7.09億元,按年跌34.6%。盈轉虧蝕1.66億元,每股虧損0.1元。不派中期息。期內,集團同店銷售倒退29%;去年同期倒退10.7%。壞消息不斷 公司規模細 股價殘 交投疏落 已多年不派股息 本來都無乜好說。 但筆者查舊資料 2017年8月公司曾經被私有化失敗。當年母公司新世界發展出價每股2元。試過上次教訓 新世界百貨若再被私有化 預計成功機會甚高。現價每股0.87元 相較資産淨值2.37元 大幅折讓 不排除母公司又再度私有化的可能 大股東已持有75% 街貨價值3.6億元 對新世界集團來說 僅屬小菜一碟而矣!
中電控股(002)公佈去年度全年業績 成績實在一般 幸仍能維持派息每股3.1元 中電向來給投資者穩重的感覺 但時易勢移 投資者已要擔心集團派息的穩定性 煤氣如事 領展也如事 本港電力發展雖增長已近飽和 但中電只要專注本港也夠食 起碼較容易營運 又有利潤保障 可惜去隔山買牛 搞什麼國際化 結果又係中港賺埋海外蝕 去年度集團中港業務就有109億元溢利 但扣除海外虧損後僅餘46.23億元 股東應佔利潤9.24億元 用來派息都不夠(一年需78.32億元) 集團的淨負債對總資金比率為32.0% 以公用股來衡量 尚算合理 現價56.25元 股息率5.5% 市值1421億元。
新世界發展(00017.HK)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401.93億元,按年升13%。純利12.09億元,按年跌15%;每股盈利0.48元。派中期息0.46元,上年同期派0.56元。以集團的規模為了節省約2.5億元股息開支,而破壞了循序漸進的良好派息政策,實在損害投資者信心,筆者認為並不值得。前時四合一股 管理層目的是營造新世界為穩陣藍籌股票形象,看來功虧一簣。
期內,基本溢利為33.6億元,按年下跌14%。香港應佔物業合同銷售金額約78.7億港元,按年增102.8%;香港物業發展收入為55.42億元及分部業績為9.09億元,利潤率16.4% 相較同業偏低。香港物業投資收入為14.91億元,內地物業投資收入為8.96億元,若化作年計,集團每年有近50億元固定租金收入,對現金流甚有裨益。
集團提到,2023財年上半年的非核心資產出售約56億元,相較筆者估計少好多,這或許是傳聞開價60億元出售的愉港新城未能成交有關。管理層強調本財政年到期的貸款再融資已全數處理。而集團可動用資金合共約920億元,包括現金及銀行結餘約570億元及可動用的銀行貸款約350億元,可預見的將來並沒有供股或配股計劃,亦沒有向股東集資的需要。於2022年低綜合債務淨額為 1292.7億元。債務淨額與股東權益比率46.9%,與對同業相較偏高。集團最大賣點是估值偏低 市值相對股東權益大幅折讓74%,而且旗下資產頗具[復常]概念。現價20.7元,歷史市盈率41.4倍 股息率9.95% 市值520億元。
剛收到大眾金融的股息6567元 亦是我不願止蝕這隻蟹貨的主要原因 反正股息比定期存款高 坐起貨來也舒服些 由於市賬率頗低 怕一止蝕佢就私有化。美股道指昨夜跌336點恆指ADR跌273點收報19738。兩萬點都守不住。創科實業復牌 雖強烈否認謠言 股價只能反彈4.4% 可見市場人心虛弱。新地 信置都公佈了業績 成績實在一般 看來這個板塊的成績表 都難以樂觀。恆指季檢結果揭盅 藍籌股無變動維持76隻 坦白講其中有好多隻我都不大熟悉 好象炒高市值就可入選 企業質素反屬次要 累到藍籌股個金漆招牌都貶值曬。
電訊盈科(00008.HK)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綜合收益360.65億元,按年升1.7%。純利1.58億元,按年跌84.8%;每股盈利2.05仙。派末期息28.48仙。連同中期息,全年派息38.04仙。以現價3.9元計 市盈率高達190倍 股息率9.7% 市值301億元,管理層派息實在超進取 據資料顯示電訊盈科持有39.34億股香港電訊 今年度可收股息約29.3億元 剛好與電訊盈科全年所派的股息相約 香港電訊是盈科最重要的資產及收入來源 其餘的資產並不顯眼 貢獻有限 投資者須注意集團的現金流情況 切勿只看股息率高就買入 去年底電盈的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為52%。筆者個人認為 電盈有四高 市盈率高 市帳率高 股息率高及負債率高。
阿里巴巴出了一份不錯的季績 但市場看來不收貨 嫌棄她的雲服務增長太慢 京東集團花錢爭取多些生意份額 市場演繹為壞消息 美團快要除淨 又話驚小股東拋售。總之市旺時壞消息都變好消息 弱市時好消息都變壞消息。新地及新世界業績均一般 新地銷售樓宇收入大減 或許是不願意賤價出貨 畢竟集團的持貨能力好強。新世界管理層說不會供股 信住先啦! 電訊盈科及香港電訊股息難得有輕微增長 投資者應感滿意 但須注意兩母子負債水平甚高 未來融資成本增加就在所難免 有減派股息的風險。恆生指數收報20010 下跌341點 成交額1163億元。
香港電訊(6823)去年的全年業績可說不過不失 派息有輕微增加 全年每股派0.7451元 以現價10.38元計 股息率7.17% 。本港電訊行業業務尚算穩定 香港電訊貴為同業龍頭 競爭能力更強 可惜香港人口太少 業務發展已近飽和 再大幅發展的空間有限 還有一點需關注 集團負債頗重 債務總額441.79億元 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40%。去年融資成本淨額 15.89億元 預計於加息期間 利息負擔會更重。
新鴻基地產(00016.HK)公布截至2022年12月底止半年度業績 基礎盈利(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的影響)為94.6億元,每股基礎盈利3.27元。中期股息維持1.25元。現價110.7元,歷史市盈率12.5倍 股息率4.47% 市值3207億元。
新地半年淨租金收入(包括應佔合營和聯營企業的淨租金收入)為88.87億元,按年下跌9% 依然禪聯收租王寶座。物業銷售利潤33.6億元 銷售的利潤率48.6%,可見在經濟環境一般的情況下 賣樓仍然相當好賺。
財務實力方面,截至2022年12月底的淨負債為1140億元,除以股東權益5950億元,淨負債比率19.1% 處於健康的水平。至於加息的影響,由於淨負債為1140億元,因此息口每上升1%,則其淨利息支出便會每年上升11.4億元 影響非輕。
新地資產及管理層的質素都不用筆者多說。但隨著本港物業價格下跌超過一成的大環境下 估計未來集團的售樓利潤率 將會大幅減少。
真想不到今次被沽空的對象竟是創科實業,她一向是基金愛股 亦係藍籌俱樂部成員,年年營業額 盈利 股息均有增長 。一間近乎難以挑剔的企業。 今次是沽空機構造瑤 或確有其事。 筆者不敢妄自判斷。但奇怪這麼多年來 無數大行分析員及基金經理 都不能看出創科盤數有問題 ?若指控屬實 這麼有信譽的大企業都出事, 真不知港股中還有那間信得過?
創科下午3時停牌,報74.9元,停牌前跌近19%。
*2021年6月低 集團的淨負債比率 即淨借貸總額(不包括不具追索權之讓售應收賬的銀行墊款)佔股東權益為40.5%。
港交所(00388.HK)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100.78億元,按年跌19.6%,基本每股盈利7.96元。派未期股息每股3.69元,較2021年減少11.7%。計埋已經派送中期股息每股3.45元,全年共派每股7.14元,減少19.5%。以現價331.6元計 市盈率41.7倍 股息率2.15% 市值4204億元 估值有點偏高, 往績已成過去 需看的是未來 中概股回歸並末能令成交額有明顯增幅 憧憬引入沙地亞美石油巨企來港上市 筆者個人認為成事機會不大 因以港交所每日的平均成交量 未必能符合沙地亞美來港上市的要求。
數碼通電訊(0315)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38.09億元,按年升0.5%。純利2.56億元,按年升1.8%;每股盈利23.1仙。派中期息14.5仙,按年同期持平。成績可算中規中矩。財政良好 處淨現金狀況,現金淨額 (包括以攤銷成本計量之金融資產)為12.98億元。加息期對集團更為有利。現價5.19元 市盈率13.5倍 股息率5.78% 市值57.4億元。筆者個人評價: 穩健有餘 進取不足 以收息角度來看 吸引力亦不大。
恆生指數收報20423 下跌105點 成交額1146億元。內地電商或許會爆減價戰 阿里巴巴及京東集團股價應聲下跌 成為今日跌市原兇。財爺波派糖 有利內需 筆者一向要求低 有得派就開心。
新意網集團(01686.HK) 公布2022年12月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收入11.08億元,按年增加11% 純利4.33億元,增長6%。筆者個人認為新意網是一隻有高科技外衣包裝的收租股,暫且不爭拗它應屬什麼板塊 就只看盤數 近年盈利增長一般 市賬率偏高 最大優點是年年加派股息 但在高息時代 >4%股息吸引力實在有限。
現價4.66元 市盈率22.3倍 市帳率2.38倍 股息率4.46% 市值109億元。
信和置業(083)上半年業績,公司基礎盈利為28.02億元,同比減少36% 主因受到物業發展入帳期所影響 其未入賬的收入有約182億元 集團有淨現金約412億元 相當於集團市值近半 並擁有約2,020萬平方尺的土地儲備 足夠末來幾年的開發 並不急於增加土儲 倒不如將過盛現金派送給股東 當然這只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而矣! 公司宣布維持派發中期息每股0.15元。集團現金滿瀉 未來派息有一定的保障。現價10.22元 市盈率13.4倍 股息率5.57% 市值823億元。
恆生指數收報20529 下跌357點 成交額1111億元。
匯豐控股宣布業績不俗 股價反而下跌 或許前時上升多了 好消息出貨掛 ! 恆生銀行業績差卻上升 股市就是這樣 好多時違反常理 今日表現最差藍籌-京東集團股價下跌超過8% 傳聞集團將為搶攻市場份額 大燒銀紙!! 信和置業公布半年業績 持有現金超過4百幾億元佔市值近半。半年利息收入就有逾6億元 在大型地產股中 論財政穩陣 非信置莫屬 但筆者略嫌其過份保守 這或許是信置曾經一朝被蛇咬掛 !!!
恒生銀行(011)去年除稅前溢利減少30%至114.39億元 純利減少27%至101.65億元 末期息2元 全年股息共4.1元,按年減少19.6%。純利減少主因受累預期信貸損失增127% 總減值貸款對總客戶貸款之比率為2.56%,淨利息收益率擴闊28個基點至1.77%,股東權益回報率按年下跌2.2%至5.5%。盈利減少 撥備大增 股東權益回報率大減 這份業績看來一般。現價125.9元 市盈率19.1倍 股息率3.2% 市值2407億元。
滙豐控股(005)公布2022年業績,去年列帳基準稅前利潤175.3億美元,按年少7.3%,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升17.6%至148.22億美元,在完成出售加拿大銀行業務前提下 擬考慮派付每股0.21美元特別股息 建議派末期息每股23美仙,連同已派中期息9美仙, 全年共派股息32美仙, 按年增逾2成 並預計派息率定為50% 或許會恢復派送季度股息及適量回購股份,
恆生指數收報20886 上升167點 成交額1120億元。還不夠5個月 恆指已從低位反彈近6千點 在此水平買貨 的確有尷尬 但筆者個人認為內地電訊股板塊 雖股價已升幅不少 依然具備值搏率 以市盈率 市賬率 股息率衡量 仍未有偏高感 況且內地3大電訊股 均有高科技概念 雲業務前景亮麗 加上AI概念 現在估值依然合理 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
中國移動(00941. HK)現價每股59.1元 市盈率8.51倍 市帳率0.81倍 股息率6.87%。
中聯通現價(00762. HK)每股6.01元 市盈率10.4倍 市帳率0.45倍 股息率4.4%。
中國電信(00728. HK)現價每股4.08元 市盈率10.7倍 市帳率0.71倍 股息率5.1%。
嘉里建設以14.38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4,580元) 投得一幅位於新界荃灣寶豐路住宅用地,集團作風低調 在淡市出擊 引起了筆者關注。現價19.7元 往績市盈率2.78倍 市帳率0.24倍 股息率18.5%(含特別息) 市值287億元 具吸引力。 上半年,營業額46.41億元,純利27.47億元,按年跌27%。中期業績倒退,原因為涉及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大行預計全年業績或許會有倒退 但依然為低單位數市盈率,中期息0.40元,與去年同期相同,預測全年維持派1.35元,股息率6.85%。今年6月底,銀行淨借貸 / 股東資金總額比率34%,屬中規中矩。管理層往績作風良好 一向善待小股東 長期股息均能維持每股1.35元水平 去年還有特別股息2.3元派送。
百度集團(9888)是一間市值3997億元的大型高科技企業,2021年3月在港掛牌,IPO價252元,現價141.3元,潛水44%。綜合各大行報告,預測來年PE僅11.9倍、PB1.2倍,估值較同業偏低甚多。而且集團概念十足 除了智能駕駛概念強勁 更是國內領先AI高科技企業,食正現今撚手可熱潮流 單靠此憧憬已故事十足 況且集團早有盈利支持 相較一般只得概念,而仍處在燒銀紙階段的[高]科技股吸引力更強。
商譽其實十分重要 消費者願意付出較高的代價 去購買同等質素的產品 無非是名牌效應 投資亦一樣 聲譽良好的上市企業 會受到較高的估值 曾幾何時匯豐 恆生 煤氣 領展均是一般投資者心中的鐵股 有買貴無買錯 大眾都慣用倒後鏡進行投資 而忽略時移勢易 聲譽和往績的確具參考價值 但不應構成買入的唯一因素 因聲譽可以一朝盡喪 往績卻只是歷史 買股要看的是現價是否扺買 前景如可 Buy & Hold早已out晒,
電訊盈科收市價3.87元,市值約300億元。但單集團持有39.34億股香港電訊股票價值已超過409億元,其他資產包括持有盈大地產6.12億股,企業方案業務,ViuTV及OTT 業務等權益。看完資產 切勿忘記看埋負債 撇除香港電訊負債 電訊盈科本身負債632.6億元。集團派息一向十分進取 而其股票最大賣點是股息率甚高 但隨著加息期 融資成本上升 集團能否維持過往派息水平 筆者實在有點保留。現價3.87元 市盈率28.7倍 股息率為9.57% 市值299.5億元。
2019年度是金沙中國(1928)溢利黃金期 該年利潤達到158.3億元 每股派息1.99元。金沙現價28.15元 市值2278億元 假設金沙盈利能達到當年水平 現價市盈率14.4倍 股息率7.06% 相當不俗 問題是在可見將來 澳門搏彩業要回復當年般興旺頗有難度 況且近3年集團已合共虧損323.13億元 元氣大傷 從基本因素去衡量其投資價值 實在一般 要恢復派息更難以樂觀。
*集團剛公佈去年業績虧損123.3億元。
恆生指數收報20719 下跌267點 成交額897億元 全星期累積跌了470點。
內地著名商人失去聯絡 又遇著市場調整 投資者多採取觀望態度 成交額900億都不夠。 ATM股價均下跌 阿里巴巴股價變為兩位數字 大眾都話預計是牛一 現在又看大市應審慎 筆者不是挖苦大眾財演 阿B自己的想法也近似。本週表現最差藍籌是領展房產信託 股價跌了超過15% 真令擁躉失望。炒股賺錢有多難?連誠哥都走漏眼 高價不出貨 低價才[賤]售Zoom股權 從高位計股價跌幅超過7成。
希慎興業2022年基本溢利21.3億元跌8.6% 全年維持派息每股1.44元 在此艱難時期相信投資者亦會收貨 以現價每股26.75元計 資產淨值68.4元 市盈率13.8倍 股息率為5.38% 市值274億元。財政狀況 :債務與權益比率計算的負債率於為23.4% 融資成本實際利率2.8% 現正處加息期 利息支出必然增加 但由於未來要投入發展資金不少 估計股息派送只能維持 要增加會有點難度 但隨著今年本港全面復甦 希慎前景已見曙光。
恆生指數收報20987 上升175點 成交額1229億元。
東亞銀行全年純利43.6億元跌17.3% 投資者對於東亞應該沒有甚麼祈望 除了被收購 就沒有別的賣點。你若問我去年最失策的投資行動 就是明明十分看好中移動 計劃大幅買入轉名作長期收息 資金都預備好 卻只講不做 成功非僥倖 失敗必有因。
股神巴菲特自去年起不斷減持比亞迪,但拍檔芒格卻盛讚比亞迪是他至今最喜歡的股票 莫非賣花讚花香。巴郡同時大幅減持臺積電股份 卻增持蘋果股權至6% 仍然保持蘋果第一大股東的身份。
較早時傳聞渣打集團被收購吃了詐糊,但投資者發覺銀行市賬率較同業偏低 加上去年業績偏好 股價於業績公佈後,有顯著上升。
集團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法定除稅前溢利按年升28.1%至42.86億美元(下同)。法定表現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25.47億元,按年升33.7%。派末期息14美仙,全年股息每股18仙,上升50%。期內,收入上升10%至163億元,撇除債務價值調整及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則上升15%。淨利息收入上升18%,淨息差按年上升20個基點至1.41%。信貸減值支出8.38億元,按年上升5.75億,中國房地產風險承擔支出5.82億元。現時管理層額外撥加為2.10億元;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額外撥加減少2.28億元至2,100萬元,與中國房地產相關的額外撥加則上升7,800萬元至1.73億元。
但隨著內房債務風險減緩,在這方面的減值有望回撥。預測今年股東權益回報約10%,明年至少11%,收入將增長8至10%,淨息差會由1.75%增至1.8%,並回購10億元股票。
根據聯交所數據,安踏股東(2020)將公司約8,450萬股股份轉入香港中央結算系統,使在香港中央結算系統流通的股份總數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由截至上周六(11日)的47.39%,至昨日(14日)上升3.11%至50.5%。即使投資者想起前時阿里巴巴及比亞迪股份的情況,安踏往績亦有減持紀錄。04/2021減持8800萬股 套現115.7億元、03/2017 配售1.75億股套現37.9億元、10/2014減持7000萬股 套現11.4億元。
有線寬頻(01097.HK)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牌照 復牌飆升47% 真不明白為會有如此升幅。
綠葉製藥(02186.HK)配股2.1億股,配售價為每股3.78元,籌集8億元。
HIBOR蓄勢待升 息口敏感股又多層壓力。
騰盛博藥-B(02137.HK)本月內遭到雲鋒基金、博裕資本、景順等多名股東連番減持。股價大幅下挫。
美多間對沖基金披露上季買入阿里巴巴(BABA.US)及京東(JD.US)。
盈大地產(00432.HK)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5.61億元,按年升20.1%。虧損收窄至5.98億元,上年同期蝕8.25億元;遺憾的是集團的股東權益僅有10.8億元,若然未來業績繼續如此差勁,盈大地產或許很快成為負資產公司。5年前集團的股東權益有39.7億元;股東權益所以大幅減少,全因近5年均處於虧損 合共29.04億元。李生倒不如將股份送給電盈(0008.HK)小股東,讓他們自行處理更為合適。
恆生指數收報21,113 下跌50點 成交額 976億元。
恒指連跌3個交易天 但跌幅不大 觀望性濃 今晚美國CPI公布 由於相關息率變化 所以又關香港事 若美 港息差一大 金管局今天已開始要接港元沽盤 有線寬頻停牌 傳聞提早交還收費電視牌照 電視業務已成夕陽行業 那有前途可言 摩根大通於2月7日增持美團-W 2,580萬股或0.46%,每股平均作價大約為165元,涉及資金約為42.8億元,令到最新持股量增至6.45%。完全漠視下月24日後Naspers和散戶的沽盤 今日大市波動似有若無 投資者在靜觀其變 不敢輕舉妄動。
港交所(00388.HK)快將公布去年業績 據港交所披露去年市場統計數據,港股去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1,249.07億元 按年跌25.1%、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1,045.7億元 按年跌68.4%。看來業績大有機會跌幅超過兩成 以現價衡量實屬偏高 大行預測目標價亦頗為分歧 大和目標價460元 大魔220元。
現價334.6元 市盈率33.7倍 股息率2.65% 市值4242億元。
加息今年肯定未見頂 磚頭股負債高必然風險高。新世界發展(017)負債74%, 恒基地產(012)負債41%, 希慎興業(014)負債41%, 嘉里建設(683)負債36%, 領展房託(823)負債30%, 冠君房託(2778)負債29%, 恒隆地產(101)負債28%, 九倉置業(1997)負債23%, 新鴻基地產(016)負債17%, 九倉集團(004)負債7%, 太古地產(1972)負債5%, 長江實業(1113)及信和置業(083)同屬淨現金。
恆生指數收報21,164下跌26點 成交額 1,120億元。
軟銀賣商湯 應會繼續 集團求財若渴 手上仍持有大批阿里股份 若然在市場內再次減持也不足為奇 想不到連孫正義先生投資高科技都失手! Meta發展元宇宙更是一鑊粥 需大裁員 Alphabet發展AI智能 只因少許出錯 股價單日就可跌一成 可見高科技投資 並非想像中容易。
領展帶頭供股集資 便整個板塊股價均向下調整 買得房產信託的投資者多爲收息 若然供股集資必然不受歡迎 越秀房託前車可鑑 筆者估計新世界發展亦會進行供股集資。
房地產信託基金龍頭-領展(823)宣布供股 今早股價曾大幅受壓 跌幅超過15% 基金供股主因為加息期融資成本增加。而領展總負債/股東權益在同業中屬中規中矩30.58%; 冠君房産(2778)31.23%; 陽光房產(0435)30.52%; 泓富房產(0808)31.99%; 置富房產(0778)30.29% 以此推算 上述房地產信託基金 均有供股減債的需要 投資者務需關注。
領展房信託基金(0823)宣佈每5供1股 供股價$44.20 較收市價$62.80折讓29.62%。籌集資金188億元。論往績領展是全香港最佳的房託基金。一向給投資者評價甚高 但今次供股事件卻負評不少 若不想增加投資可選擇賣出供股權或沽出適量正股 資金用來供股 領展向來在同業中估值偏貴 今次若因供股行動而股價下跌 筆者或許有興趣買些作貨底 而管理層通情達理 5供1股方便散戶避免碎股問題。阿B始終覺得供股 較大折讓批股 對小股東更為公平。
富豪產業主業食正疫情風眼 業績差勁可說非戰之罪 但在艱難的時刻仍然維持派息 就去年度最嚴重的情況下 每基金分派8.6仙。現今復常明顯 富豪經營的酒店業會大幅改善 具復甦概念 但須注意 集團負債率偏高 加息期間融資成本變動對集團的現金流影響如何。現價1.32元 市盈率7.45倍 市盈帳率0.35倍 股息率6.51% 市值43億元。
題外話:美股道指升169點 收報33869 港股恆指ADR下跌128點 收報21063。
直至今年6月底九龍倉(004)資產淨值高達1576億元 平均每股為51.58元 較現價有大幅折讓62.6% 具私有化誘因 集團資產中包括隨時可以套現的藍籌股456億元 現金儲備184億元 淨負債額109億元(負債率6.7%) 以現價每股19.3元計 總市值才589億元 除去母企會德豐持有 街貨並不多 大股東甚至不需花費分毫 就能將九龍倉私有化 當然吳先生 素來數口精名 何時才會出手 實在難以估計. 九龍倉現價19.3元 市盈率9.7倍 股息率2.01% 市值589億元。
據香港經濟日報導山頂罕有馬己仙峽道地 洽購價約43億元,按物業可重建樓面面積約43,322平方呎計,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10萬元 或許以破世界記錄。
長實與市建局合作發展的長沙灣愛海頌,今日以價單連招標形式發售 項目價單發售的18伙即日沽清 折實呎價15,000至17,464元。
香港住宅物業看來依然有價有市 地產股不宜看得太淡。
恆生指數21,190.42下跌433點(2.01%)成交額1,197億元。
全星期累計跌了470點 最佳藍籌股 匯豐控股升3.7% 聯想集團升2.8% 龍湖集團升2% 最差藍籌 美團下跌14.2% 碧桂園服務跌13.2% 舜宙光學跌11.2%。市場又傳出美國將會進一步限制投資中國高科技行業 科技股股價全面受壓 跌幅較恆生指數高一倍 收租股希慎興業 九倉置業 先後發出盈警 主要是物業重估撇帳 雖然不涉及現金流 但必然影響投資氣氛。領展房產基金公布,以五供一股 每個供股價44.2元 籌集約188億元。
恒生指數近期日升日跌 看來有心人在此水平打好根基 今早科技指數跌幅高達4% 全靠傳統股上升減輕跌幅 渣打傳聞令股價升幅不少 但筆者就不相信英國政府會放棄一間大型國際銀行控制權 近年全球都看好晶片 但相關板塊股價卻不太理想 又如油價多人看升佢就跌 多人看跌佢就升 前時元宇宙 現在又輪到AI智能 短炒不用理會太多 有人信有人炒就足夠。恆生指數中午收報21,237 跌387點 成交額639億元。
美高梅中國(02282.HK)截至去年12月底止 全年錄得總收益52.69億元,按年倒退44%;永利澳門(01128.HK)去年第四季虧損擴大至2.4億美元。兩大搏彩股公佈業績均屬差勁 但市場看重未來復常 搏彩股股價全面上升 短炒只靠消息和氣氛 並不需要用基本因素去量度。
恆生指數收報21,624 升340點 成交額 1177億元. 收市後渣打集團倫敦股價升6%.《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阿布扎比第一銀行(FAB)考慮競購渣打 涉資300億至350億美元。筆者個人估計又係狼來了。渣打(02888.HK)在香港收市價65.3元 市盈率13.6倍 市帳面率0.5倍 股息率1.43% 市值1890億元。
華晨中國(1114)於明天2月10日除淨,派特別息0.96元,以現價每股4.8元計 股息率高達20厘,不過投資者需要留意,是次派特別息,主要由於華晨中國出售主要資產華晨寶馬汽車之25%股權,幾乎可以肯定會影響未來集團的盈利,欲收取高股息的投資者買入前應該三思。題外話:美聯儲局一時扮英 一時扮鴿 令人難以捉摸 看來連鮑威爾自己都不敢肯定 但有點可以肯定 今年減息將會冇望。
據資料顯示 香港五大地產發展商持有待售物業價值如下:新鴻基地產(016) 2071億元 長實集團(1113) 1274億元 恒基地產(012)1091億元 新世界發展(017) 838億元 信和置業(083) 203億元 在過去一年 香港樓價跌幅超過一成半 肯定會對地產發展商的賣樓利潤大受影響 下月地產公司業績報告將陸續發表 那時投資者就可以看到真章. 而五大地產商中 恒地及新世界負債較為偏高 但筆者估計以他們過往作風 大有機會維持派息水平 但新世界發展或許會有供股壓力.
筆者預計不出數年 比亞迪股份(1211. HK)將會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現今電動車市場只有Tesla能與比亞迪相比 而比亞迪的收入中 已有超過20%來自海外 在晶片 尤其是在電池方面 自主程度較高 又有國策扶持 競爭方面看似激烈 其實真正對手並不多 筆者待巴郡賣清比亞迪股份後才會考慮買入 中石油的歷史告知 當巴菲特清貨後股價才會大升. 現價242元 市盈率186倍 股息率0.05%。
SoftBank軟銀集團於2月1日減持商湯(00020.HK) 共5,000萬股,每股平均作價2.76港元,套現1.38億港元,持股比例由17.05%降至16.85%(162億港元)。
基石藥業(02616.HK)計劃配股8480萬股新股,每股發行價4.622至4.775元,集資4.05億港元。
百度(09888. HK)加入AI聊天機器人大戰 股價急升>15% 創近14個月以來高位 涉及資金逾690億港元。
新加坡金融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底止,新加坡外匯儲備總額2,917億美元(香港外匯儲備4369億美元)。
花旗預測澳門2月賭收85億澳門元。
恆生指數收報21,298 升76點 成交額 1,037億港元. 中國1月外匯儲備為31,844.62億美元 按月升1.8% 1月末黃金儲備6,512萬盎司. 已連續第三個月增加. 本港上月底官方外匯儲備資產增至4,369億美元. 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五倍多,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2% 底子雄厚 聯繫匯率穩如泰山.
最近一季恆指升咗8000點回調了兩成 是否足夠真的見仁見智 但須注意的是作為香港經濟寒暑表的兩只藍籌股份 恆生銀行及中銀香港股價近幾個交易天 調整超過5% 這或許顯示出本地經濟復甦 或許不像預計中快速復常.
中銀香港(2388) 現價26.25港元 市盈率0.66倍 股息率4.3% 市值2775億港元。
恆生銀行(0011)現價124.1港元 市盈率17.9倍 股息率4.11% 市值2372億港元。
恆生指數21,222 跌438點(2.02%)成交額 1,360億元 恒指連跌三個交易日 累跌850點或3.9% 金價又跌 樓價又跌 股價又跌 只有利息升 想不到一個氣球事件 便使到投資氣氛變差 後市真是不識睇 只好繼續做個旁觀者!科技一日千里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終有一天取代大量專業人士 醫生 律師都有可能冇工做 人人炒股勝過畢菲特.
九倉置業(1997) 現價45.05元 市帳率0.66倍 股息率2.9% 市值1367億元。
希愼興業(0014) 現價26.95元 市帳率0.37倍 股息率5.34% 市值276億元。
希慎派息政策往績較九倉為穩定 資產折讓更大 股息率也派多超過4成。 財政兩者都尚算健康 希愼總負債/股東權益為25.2% 九置為23.4% 若論規模 九置绝對佔優 且貴為藍籌 估值或許會高些。 若純以收息角度衡量 筆者對希慎較為喜愛。但須關注其佔60%銅鑼灣商廈發展計劃要2026年才落成 期間會積壓不少資金 此外參與土瓜灣市區重建項目 呎價成本近1萬7千元 幸只佔25%權益。
嘉里物流 現價15.22元 市值275億元 仍亦較去年順豐控股實際收購價18.8元為低 集團直至去年12月底半年結 主業收入增加超過3成 純利增加1.17倍。假設下半年盈利與上半年相約 去年市盈率為5.4倍 與同業相較 實屬偏低 派息方面 保守估計應能維持每股0.78元 預計股息率將不低於5.12%。財政良好 淨借貸/股東資金總額比率僅7%,況且經濟環境年初開始全面復甦 集團前景應可看高一線 講完前景 講背景 母企是順豐控股 有大樹好遮陰。
恆生指數收報21,660 跌297點或1.36% 成交額1,299億元 全週累計下調1028點 最大升幅藍籌 創科實業升10.2% 炒歐美業務佳 百度集團升5.6% AI概念 東方海外升4.4% 航運炒極都有。花旗料內房股去年盈利處多年低點 不講也知啦! 買得內房者都係博火鳳凰 否則何必不買港房? 有財演話馬生是阿里的負資產 但他亦是正大企業的金手指 世事並不是非黑即白 好多時是乎閣下的觀點與角度。
近幾年逆巿增持老牌藍籌股 百發百中 記憶中非新地郭老太莫屬 連股息計 有近4成利潤 不要小看僅40% 因新地何等身份 下重注依然睡得著 絕非那些音樂椅股可比。
題外話: 觀塘一幅大型商業地皮流標 唯一入標地產商正是新地。看來連地產大孖沙對後巿都頗有保留 上年香港樓價平均跌了成半 理論上那段期間所有九成上會按貸者已成負資產 有資科顯示 某些銀行會提高供款者壓力測試 500萬元上車樓九成按借450萬 分30年還 月供20241元 月薪不能少於42879元 中價的800萬元樓 九成按借720萬 分30年還 月供32386元 月薪不少於68,606元!
恆生指數收報21,958 跌113點 (0.52%)成交額 1,400億元。美聯儲加0.25% 會後暗示加多兩次 (三、五月) 市埸預計合共加多0.5%就收工。百度集團(09888.HK)雖貴為藍籌股 兼逾四千億元市值 但作風一向低調 風頭一向被ATM搶去 今次藉AI概念 終在市場有所表現。
大戶減磅 : 巴郡於1月27日在再減持比亞迪(01211.HK)155.45萬股,每股平均價226.32元,套現近3.52億元。今次減持後,巴郡於比亞迪的持股比例由13.04%進一步下降至12.9% 市值逾370億元。貝萊德集團1月30日披露減持中國鋁業H股(02600.HK) ,持股比例由1月26日6.96%降至5.64%;持股數減少5202萬股至2.2245億股;按此期間平均股價4.18元計,套現涉資約2.1771億元。而北水今日淨賣出港股16.31億元。其中建設銀行(00939. HK)佔5.46億元、美團-W(03690. HK)佔3.39億元、騰訊控股(00700. HK)佔2.45億元。北水已連續4日淨賣出騰訊股票,累計約65.9億元。
中海化學(3983,共有H股17.96億股 內資股27.39億股) 若以現價2.15元估值 整個集團巿值97.5億元。
中海化學是中海油集團附屬公司 大樹好遮陰 生意有一定保障。石油相關行業 雖波動性較大 涉及因素亦頗為複雜 但前景依然值得看好。集團除本業經營不錯外 財政極為健康 至去月6月底,中海化學手上淨現金82.4億元,每股淨現金1.81元或巿值的84.1% 要維持派送高息政策 並無難度。
現價2.15元 市盈率5.48倍 股息率8.82%(含稅)。
據aastock com.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澳門政府近日通知博彩中介須就淨轉碼額總額的1.25%中介佣金徵收5%稅款,有關稅項將以按月方式繳付,並由博企於翌月首十日內交到澳門財政局,目前業界正游說澳門行政長官可繼續依法豁免部分有關稅項。或許受傳聞影響,6大上市博彩股 股價均逆市下調。
恆生指數收報22,072 升229點 成交額1,555億元 勢頭不錯 氣氛靚靚 若優質貨不多 勿輕易沽出。全世界都預美聯儲加0.25%息 諒鮑生都不敢有太多動作 藍籌股業績公佈期快將開始 要有心理準備難有佳績。不少投資者都對後市較前樂觀 但願如此 因升市受惠者必然較多 尤其象筆者般典型老散。
看過曾智華先生不少股票投資策略 他私人投資組合以領展為膽 煤氣 新地 中電 長實 港交所 間中也會炒下股仔作練兵 蠃多輸少。新地及港交所近季都能撈到底位。曾生投資智慧好簡單 欠基本因素支持就不重注 總之以股息為剛 不懂的就不買 極為適合退休人士。
2005年領展房產信託基金(00823)以每單位10..3元上巿 亦是繼港鐵私有化後 第二隻上巿的[官股]。不負眾望 上市後領展表現為眾房託之冠 派息年年有增無减 (今年中期息才首次減了少許)。現價62.7元 已比當年上市價升了六倍 何況多年來股息豐厚 (上市首年每單位派息0.54元 今年派息增至3.01元) 所派股息早已高於投資本金有餘。現價62.7元 市帳率0.81倍 股息率4.87% 市值1334億元 為藍籌俱樂部裏房託基金的唯一代表。
2011年滙賢房產信託基金(87001)以每單位¥5.24上巿 並成為首間在港交所以人民幣作為買賣單位的Reits 具長江招牌及高股息作賣點。出人意表的是 滙賢房產成績竟使投資者這麼失望 股息大減 股價又大跌 股息由11年前每單位14.67分 減至去年9.35分。現價報¥1.21 只及當年上市價23%。記得七、八年前友人話買幾十萬元滙賢都夠他在內地食息養老!
恆隆地產上年內地租賃收入67.52億元 本港32.79億 已屬百億元級數大型收租股。恆隆作風向來低調 保守 穩陣 賣點實不多。派息率及資產折讓與同業相比 亦只屬中規中矩 財政健康 淨債項股權比率28.1%。但若筆者無記錯 在港資地產股中 恆隆佔的內地投資物業比例最高。每股資產淨值29.6元 全年派息维持0.78元(中期0.18元 未期0.60) 以現價15.12元計 資產折讓約49% 股息率5.15%。
恆生指數半日收報21,789 跌280點 (1.27%) 成交額877億元。
中國神華(01088.HK)公布預計集團2022年度的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利潤為719億至73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9.3%至43.2%。
海豐國際(01308.HK)發盈喜,預期去年度純利較2021年11.67億美元顯著增加,至超過19億美元。
紫金礦業(02899.HK)發盈喜,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股東淨利潤約200億人民幣,較上一年度增加約43.27億人民幣,增幅27.6%。
海螺水泥(00914.HK)公布,預期集團去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39.73億元人民幣(下同)至166.33億元,按年將減少50%至58%
康希諾生物(6185.HK)預計,於截至2022年12月底止年度淨虧損為8.3億到9.96億元;2021年同期則錄得淨利潤19.14億元。
恆生指數收報22,069 跌619點 (2.73%)成交額2,032億元 升了8千點調返6百 實屬正常 但逾2千億元成交額 的確多了些 幾乎肯定非散戶所為。馬生見下正大主席 冷門股正大企業(3839. HK)股價升了7成 購貨者是否想多了? TVB(00511.HK)遭小股東投訢 電視已成歹夕陽行業 就算由李嘉誠去管理都無用。外滙基金去年虧損2024億元 可說非戰之罪 起碼蝕少過股神畢菲特 當然投資應以長線成績來評價 能笑到最後才重要。
北京控股為北京市窗口公司務为燃氣供應、水務及環境、固廢處理及啤酒業務。或許屬綜合性企業 估值方面向來偏低(尤其是燃氣資產為甚)。 現價27.3元 市盈率3.4倍 市帳率0.35倍 股息率4.58% 市值344億元。往績派息紀錄良好 近5年均有增無减 值得一讚。
恆生指數中午收報22,320 跌368點(1.62%) 半日成交額1,001億元。港股近期反彈這麼急 小許下調也合理。而今早調整功臣大部份[歸功] 於兩大科技巨企!貨幣政策決定經濟興衰 拿列不好 禍廷頗深 日本就有眼你看 當然各國貨幣政策 必有其原因 涉及因素極為複雜 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 而影響香港最大的當然是人民幣和美元 現似一個放水 一個收水 互補長短 香港始終是幅福地 俄、烏不知怎收科 有可能又到以、巴 世間有甚麼慘過戰亂? 金價靜雞雞近3個月累升17% 可見民心虛弱 對貨幣信心減弱。
恆指從低位反彈超過四成 但在主要的市場來衡量 估值仍屬偏低 反彈這麼急 散戶考慮得來已走失機會 相反基金佬卻表現好得多 它們大都依本子辨事 見勢轉就會升 不會猶疑 看MPF港股近月升幅9% 就知基金在市旺市 多數比個體散戶表現優勝 主因為夠膽[高]追 當市弱市買基金就是另一回事 倉內不能太多現金 就只能買重避險股 中電、煤氣、電能 怎知今次股災反常 連傳統避險股都不行 見弱就沽的基金就被逼踏多腳。
近期匯控股價表現頗佳 憧憬息差擴闊 ?加拿大匯豐特殊收益 有望派特別息? 股份回購 ? 息差擴闊的確有利銀行業 但港、英經濟去年環境都差勁 呆壞帳必增 必大大扺消息差的裨益 加國匯豐又能派得多少息給股東 回復季息只是數字遊戲 股份回購 只為託股價。作為增長股及收息股 匯控肯定不合格 稳陣養老股 想多都無為。最大賣點只係重組 基本因素實在一般 當然身為藍籌俱樂部最重秤成員 佔>7%份額 大戶欲將股市舞高弄低 又怎能少得5號仔撐場。而滙控(00005.HK) 股價自去年10月12日低位回升五成至十一個月新高,該股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已升至90,為多年來最高,遠超被視為超買的70水平,亦成為恒指成分股之冠 當然這只能作為參考資料。
香港樓價已調整了15% 好象有喘定的跡象 但這已足夠大大影響本地發展商的售樓毛利 幾大地產巨頭土儲豐厚 且平均成本較低 往績顯示 在港物業發展利潤約在3成左右 加息期令融資成本大增 更令利潤率進一步下降 至於它們在內地物業展成績 就更不用多說。本地大發展商 向來財政穩健 經得起風浪 況且早已賣出不少樓花 鎖定一定利潤 估計去年的成績應未致於太走樣 但近季它們的股價已大幅反彈甚多 值博率自然有所減退。
恆生指數收報22,688 升122點(0.54%)成交額972億元。兔年兩個交易天都升 好兆頭呀!
商湯科技(00020.HK) 收到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確認,集團目前不受限於美國禁止該國投資者持有其股份的制裁。這當然是個好消息 但對其業績有多大幫助 值不值得市值升兩成 逾180億元? 商湯市值已超過9百億元 又有成交額支持 看來有可能被恆指服務公司看中 藍籌俱樂部又多一員 集團股價相當波動 52週高低位1.11-7.6元 現價2.71元。當然買得獨角獸的投資者 都不用筆者提醒風險吧!
據彭博預測 今年5大內險企業盈利增長如下: 中國平安上升32.8%、中國人壽35.2%、中國太平升40.7%、新華保險升56.8%、中國太保升18.9%。
而5大內險股往績如下:
中國平安(2318)現價64.15元 市盈率9.09倍 股息率4.54%。
中國人壽(2628)現價15.1元 市盈率6.85倍 股息率5.27%。
中國太平(966)現價11.6元 市盈率5.54倍 股息率3.96%。
新華保險(1336)現價22.8元 市盈率3.88倍 股息率7.73%。
中國太保(2601)現價22.75元 市盈率6.67倍 股息率5.37%。
往績PE都已頗為偏低 若彭博盈利預測正確 現價內險板塊就更加超值。
恆生指數收報22,566 升522點(2.37%)成交額1,195億元 兔年紅盤高開高收 我的倉位這麼輕 都有逾4千元進帳。不會妒嫉人家賺得比我多 保守的代價是旺市比人賺得少 實屬合理。股巿升 好多時無须理由 只要氣氛好 資金足就夠。一個小小的風寒就令筆者躺足幾日牀 真感謝親友的關懷 本來最應感激的人就不言謝了 她當然係阿B的另一半。
恆生指數收報22,044 升393點 (1.82%)成交額 951億元。虎年最後一個交易天 都追多近4百點 都算不錯吧! 整個虎年累跌了1757點或7.3% 看似波幅有限 须知有超過7千點升幅是近兩個月促成 否則今個虎年跌幅會更傷。虎年升幅最佳藍籌為海底撈升了40%、金沙中國39.9%、中海油34.8%。前兩者炒復常 後者覺實有基本因素支持。虎年表現差藍籌為碧桂園跌了55.2%、碧桂園服務54.4%、舜宇光學46.4%。
恆生指數收報21,650 跌27點 成交額925億元。長假前 欠北水 成交少也合理 市底亦算硬淨 跌了不夠3百點就反彈不肯再跌。美團跌了多天 股價蒸發超過成半 大股東Naspers已表明要錢不要貨。外資近期有逾千億元流入A股市場 或許北水炒完港股 再炒A股也不說不定。香港進一步復常 相關股份必然受惠 但筆者向來反應緩慢兼保守 只能待人高興。長假在即 外圍情況難料 持衍生工具產品 要注意相關風險。
恆生指數收報21,678 升100.36點 (0.47%) 成交額 1,278億元。今日大巿波幅好少 歲晚收爐 尚算正常 明天無北水 可能更靜。今天騰訊控股再回購93萬股,回購價格為371.2-380.6港元,共耗資約3.51億元。股市表現多數出人意表 否則參與者都不用打工 近幾年恆指由三萬多跌到萬五都冇 近季卻反彈七千點 又有多少投資者能估中、買中兼賺到象樣的金額? 美股又如何 一隻Tesla就傷盡不少好漢 大行夠專業 利害啦! 看下瑞銀、高盛、細摩的業績吧!
藥明生物(2269.HK) 公佈主要股東WuXi Biologics配售5600萬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1.3%,配售價為每股71港元,套現近39.8億港元。配售完成後,WuXi Biologics持有的公司股權將由已發行股本總額約15.14%減少至13.82%,將繼續為公司主要股東。
集團近兩年曾有多次配股紀錄 但往往在配股後一個月內 股價會有不錯的升幅 2020年5月配股後股價升了8.8%、6月升了13.8%、9月升了4.9%、2021年1月升了21.9%及2月升了10.9%。現價69.4元 比今次配股價還低少許 當然這全是往績 而且外行人亦難以明解此行業 只宜小注怡情 其後股價升跌 誰都不能保證。
不夠一季恆指升逾7千點 近40% 連專業大戶 基金經理都大跌眼鏡 無形之手 大挾淡倉 平倉加補倉 更加速股巿升勢 跌得深 彈得高實屬常理 同樣低買高賣有誰不想 但能做到並非易事 日日都有大升股 你又有那次買中 兼夠膽賺足? 炒股賺錢難 散戶若炒音樂椅股、憧憬股、消息股都係與大戶作不對秤博奕。只有在基本因素支持的企業投資較為公平。內銀開始公佈季績 中信行及招行都不錯 大型內銀業績多相近 買了一注中國銀行(3988 .HK)作貨底。
股市其實有不少優質冷門股 管理層亦善待小股東 問題是交投太過疏落 買賣均難 差價又闊 博私有化難過中六合彩 套現不易是其最大麻煩 小注無妨 大注些則要提防 待錢用時或許要大減價才會即時賣得出。有感而發 友人欲沽出某隻冷門股 不夠二十萬元貨 沽了四個交易天才沽得清 手續費都付了四次!
貨源盡入強者手 連騰訊、阿里、比亞迪、美團四大藍籌均有大股東減持的壓力都阻不到港股升勢。短時間內恆指升了逾7千點 似樣些的調整都冇 象我般老散怎敢高追 買中都不敢多賺啦! 那誰在追貨 當然是基金 早前倉位沽過籠 見勢轉 不急急買貨 怎向客戶交待? 反正錢是客戶的 高追也無感覺 依本子辨事起碼補到份工。筆者個人覺得 若有靚貨(好股 好價)在手 何妨再坐一會。
京東集團(09618 HK)擬分拆物流地産及工業電貿資產上巿 涉資約160億元 京東除了經營本業了得外 財技亦一流 能把握時機釋放旗下資產上巿 早前就有京東健康和京東物流的成功例子 集團的政治觸角敏銳 甚少受到社會非議。
華晨中國(01114.HK) 決議宣派特別股息每股0.96元,預期將於2月27日左右以現金方式,向於2月16日名列公司股東名冊的股東派發。
港股ADR預計恆指下周一高開99點 報21,839點。
見網友預測長和業績 筆者身為小股東也插句口 集團下半年約有312億元出售歐洲電訊鉄塔權益數尾可收 但其中少部份為有價證券 歐盟稅務又超複雜 所以實際能有多少淨利潤落袋 實在難作估計。但阿B對李大少數口之精、霍大班個鐵算盤及整隊稅務專家的能耐 極具信心。而早前出售部份英國水務資產 集團應佔32.3億元金額 亦對未來的現金流甚有裨益。
財務方面至今年6月底 負債2883億元 持有現金儲備約1200億元 加上正常業務現金流及上述兩項特殊套現 集團彈藥十足 而擇肥而噬向來是李家的拿手好戲! 派息不強求 保守估計如中期息般加5% 以長和現價48.45元計都有5.76% 亦算中規中矩。
利益申報: 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股神-畢菲特 不是神 只係一位分析力和自信超強兼冇[人性]的投資者而矣! 要克服人性貪婪、恐懼、欠耐性及疑心重的常態 可能十萬人中都找不到一個。畢菲特先生 更以可量化的成绩 話給世人知 他的股神稱號 確是實至名歸。
講完股神 講股聖 當年IPO抽中騰訊的散戶數以萬計 但能持貨之今的能有幾人? 連小馬也在幾元時通過衍生工具減持QQ。 坦白講 筆者對於Naspers的管理層極為佩服 更可稱為股聖 那有常人能獲利逾千倍 過萬億盈利在手 而不為所動 ! Naspers近幾年慢慢套現 莫非換了管理層?
全世界都知巴郡正待位沽出大批比亞迪股份(01121 HK) 190元都願賣 不明各路大戶這麼大道 不但無壓價 做空 反而反覆炒上股價 。若他們對散戶有此一半的風度 就真的功道無量。而股神卻並無此雅量 當年曾以平郵公佈沽出中石油H股(0087 HK}消息 雖合法 卻不合理。
陽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00435.HK) 公布 收購大角咀櫻桃街38號海桃灣商業發展項目「西九匯」,代價為7.48億元,該商廈於2008年建成,包括樓高三層之購物商場、八個外牆廣告位及17個商業停車位,可出租面積約5.88萬平方呎。物業於去年底錄得90.7%的租用率,每月之租金收入及停車場收入合共約290萬元 即一年3480萬元 以買入價7.48億元計 毛租收率4.65% 尚算合理 但以現今正處高息期 若此項投資以融資運作 那對淨現金流 幫助有限 博的是未來能加到租。
續有公司抽水 泉峰控股(02285.HK) 公司宣布,計劃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2,083.5萬股,每股配售價37.5元,集資淨額7.73億元。 中糧家佳康(01610.HK)向主要股東發新股 籌淨額15.5億元。萬國數據-SW(09698.HK) 私人配售本金額合共5.8億美元2030年剽期的4.5%可轉換優先票據。初始轉換價為每股美國存託股24.5美元。
恆生指數收報21,436 升104點(0.49%) 成交額1,658億元。市勢好 資金流又對板 短炒高手又有表演機會 我絕非高手 又失先機 做個傍觀者算吧! 筆者擔心甚麼? 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件舊聞。 杞人憂天 散播負能量 阻人發達 罪大惡極 阿B擔當不起 少講當幫忙 !
吃個燒味飯套餐都要八十多元 揾食難 物價貴😢
執筆時恆指升了逾3百點 大功臣仍是(09988.HK) 愈戰愈有 不敢叫人高追 但做淡就要三思。蟹貨區不斷向上移 強勁阻力區在那 就天曉得 SoftBank會否[趁高}賣埋貨尾 亦只是孫先生 一念之差。市場情況向來難料 美團(03690 HK)及比亞迪(01221 HK) 擺明有外資股東大把貨待沽 但股價卻依然硬淨 莫非正如前輩說 高手出貨愈出愈高。
雅居樂(03383.HK)公布,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近2.2億股,佔公司擴大後股本約4.67%,每股配售價為2.25元,涉及資金約4.89億元,配股有大戶接 对公司來說始終屬好消息。
環球醫療(02666.HK) 公布,發行本金最高5億元人民幣的今年第一期境內中期票據,為期兩年,固定利率,淨額收益擬用作償還到期債務。
博彩股承通關復常再炒上一層 這板塊是否值得如此看好 就見仁見智。 但炒股只增朝夕 不用太過深究。計及簽証手續 應在過多星期後才能確知有多少同胞來港遊。中國去年12月M2貨幣供應按年增11.8% 前值增12.4% 即放水力度加大 農曆年又到 放水政策必然維持 銀根足 經濟就更易話為呀!
嗶哩嗶哩(09626. HK)配股集資逾31億元 涉及1534.4股ADS。
比亞迪(01211.HK)再遭巴郡減持105.8萬股H股 套現逾2億元。
中教控股(00839.HK)擬先舊後新折讓8.8%配股 淨籌近16億元。
舜宇(02382.HK)擬發行4億美元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
越秀地產(00123.HK)擬發行20億人幣票據。
維力生活科技(01703.HK)向美圖(01357.HK)董事長發行4,400萬元可換股債。
恆生指數收報21,388 升396點(1.89%)成交額1,564億元。
大市勢好 具氣紛 但基本因素有多大改善 筆者實在看不出 只覺得現在的股市 如筆者細個時的[字花檔] 開甚麼古人 全由檔主決定 當然結果是最少人買或甚至無人買的 就開那個。
尖沙咀的SOGO崇光百貨傳出結業消息,職員表示將於3月12日結業,而啟德新店同月開業,銅鑼灣分店則不受影響。其實只是搬遷而矣!
根據聯交所股權披露系統資料顯示,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於上周二(1月3日)減持比亞迪(01211.HK)共105.8萬股H股,每股平均作價191.44元,套現近2.03億元。減持後,持股比例由14.06%降至13.97%。
友邦保險(01299.HK)於1月6日,於聯交所回購255.86萬股,每股作價介乎86.5-88.9元,涉資約2.25億元。至今,公司累計購回3.01億股,佔股本2.5047%。
執筆時恆指升330點 首功臣為阿里巴巴(9988) 今早股價再升7.6% 。阿里2019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IPO價176元 不夠兩年就成為股王 股價超過300元 市值逾7萬億元。但好景不常 旗下附屬公司-蠣蟻金服上市估值逾萬億元 卻臨門撻Q。 各式各樣的管制就似沖著阿里而來 雪上加霜是外資大股東待錢救急 一沉百踩 阿里股價曾跌至60.25元 比高位跌了近8成。集團蟹民之多 或許只有當年電訊盈科可與相比。但近期阿里明顯轉勢 幾個交易天的升幅金額就夠買下整間恆生銀行。外資大戶出夠貨 有心有力之士入夠貨 加些好消息一推 就能做成幾千億元財富 香港的存在價值仍在 呎價6萬元的樓也有人買 我們又何必杞人憂天 今天最看淡者 或許於幾年後變得最為進取 。
歐洲地緣戰爭希望能和平解決的幻想已切底破碎。 美、德、法 西方三巨頭 剛宣佈升L加碼重武器援烏 英國又話撐到底 其他北約小兄弟 捷克送坦克車、土耳其無人機、挪威一萬發炮彈 人口不夠兩百萬的拉脫維亞都送美製自走炮.......。 看來更血腥的場面仍在後頭 ! 這或許是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機。但奇怪的事 股市就好像冇將其影響計算在內似的。
後記: 恆生指數收報20,991 跌60點 (0.29%) 成交額 1,482億元。全週恆指升了1210點 升幅最大藍籌-阿里巴巴 一週升了17.9%。
****************************************
阿里巴巴(9988)勢頭持續 今早股價再次跑贏大巿。 大戶入夠貨欲炒上 自然好消息浪接浪 阿里從高位巿值蒸發了逾五萬億元 從好的方面看 乜壞消息都反映夠啦! 當然另半坏水理論 上面蟹貨如天比般高 即阻力重重。筆者講了又等如無講 或許是為講而講吧! 其實最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是早前SoftBank批出那手遠期巨貨 真正接貨者是誰? 但我般散戶 又那會有可能知道詳情。
通關受惠股 我們不要忽略港鐵(066) 看下資料 往绩最賺錢是那條路線便明。
巿傳渣打銀行獲提收購 倫敦股價曾飆21% 惟不久後彭博再引述傳收購者 FAB集團的聲明指出,「曾初步研究收購渣打的可能,但現在已不再洽談」,但今早渣打(2888)股價仍升4.8%。須關注渣打銀行並非一般普通金融機溝,而是本港發鈔銀行,在此風高浪急時期,筆者就寧願它一動不如一靜。
昨晚杜指跌339點 恆指ADR卻升了193點 報21245。東升西降真的來了! 見好唱好 見淡唱淡 筆者常常揶揄財演如此評論大巿。其實阿B亦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把口和個心都覺得大巿已轉勢 但卻不敢作較大的行動 懷疑自己想法或許也是西瓜靠大邊 受市場氣氛影響而矣! 內心處仍對後巿有保留 眾評論都說歐戰危機的風險已大部份反影晒 涉及政治 筆者不想多談 但只覺那有這麼簡單 通關本是天大喜訊 卻又怕疫情有反複 樓價大跌 特區政府財赤大增 甚多憂慮仍需解決 不做不錯 人老心血弱 機會應屬有勇、有謀兼夠運者 筆者好象三樣都缺 都係保守點實際。
市況明顯轉勢 兩萬一話穿就升穿 不要老是想著 恆指從低位升了逾六千點 或許試去想恆指是由三萬點跌下 從低位反彈了幾多 由高位現在又跌了多少並無意議 重要的是去衡量 現今的環境 恆指應值多少點。
恆生指數收報20,793 升647點 (3.22%)成交額 1,496億元。明天騰訊派送美團股份除淨 騰訊股價升了4.5% 有點意外是美團都升了2.5% 更令人意外是個勢這麼好 但今天沽空達232億元。阿里巴巴好事齊來 馬雲出鏡 蚂蟻憧憬 阿里健康又有好消息° 坦白講 大巿升跌 不用深究理由 因大戶收齊貨就做高 沽清貨就做低 散戶自覺身手好 轉身快可跟風吃些餅碎 要隱陣 萬變不離其宗 只看個股基本因素。
藉著螞蟻消金獲批增資及憧憬重新上巿的利好消息 阿里巴巴(9988)股價終發威 升超過7% 涉及資金夠買下整間恆基地產 市值重上兩萬億元。講真 螞蟻就算真的上市成功 阿里又會得益多少? 重點是有監管放鬆跡象 撈底好巧耐力 趁勢就容易得多 筆者不敢叫人高追 但若有貨又何妨會再坐一會。現價95.1元 市盈率26.9倍 市值20168億元。
後記: 阿里建康(阿里巴巴佔63.6%附屬公司) 今天股價升>11% 巴巴又多個好消息。
還以為近農曆年 銀根會緊些 股市不會有攪作 但大戶真是好勤力 昨天恆指波幅就超過八百點 衍生工具 場外期權 夠晒位贏餐好的。內、外圍政經環境如何 大家都有眼看 不用筆者多言 是好是差 全任大戶怎去演譯 資金及情緒市。更優質、價好的股票 大戶不想佢升就不升 相反愈無條件或基本因素支持的垃圾股 升起來就會升到你不信 就算買中這些[神仙股]又如何? 諒你都不敢賺多。筆者真的苦口婆心 並無挑釁之意 股市賺錢象好吸引 實情危機處處 自問若炒了多年股 研讀過相關知識 實績都是輸不少者 就離場不要炒股了 世上有千百種投資 找過種適合自己的啦! 坦白講 阿B多年前 炒股的確曾賺過點錢 但時移勢易 我那套過晒時 近幾年的炒股成績就不到筆者 不面對現實 以後都係做過[講股佬]安全些 即講多做少!
傳恒大香港總部招標再次失敗,因報價及條款不符合要求。近期地皮價格又累創新低。供樓負擔愈來愈重。但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香港幾大地產商的股價卻能從低位大幅反彈 新鴻基地產反彈了31.4%、恆基45.8%、新世界48%、長實12.5%、信置22%。更奇怪的是負債較重的恆基 風險最高的新世界反彈力度最強 相反財政較佳的長實 有逾四百億元淨金的信置反而升幅較弱 樓價相對地產股價就象各走各路 無甚關連似的!
恆生指數收市報20,145 升363點 成交額1,206億元。有點意外 先跌四百嚇下你 再反彈逾八百點 收市倒升三百 企在兩萬點大關之上。藍籌股回購: 今日友邦保險(01299.HK)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回購257.18萬股,回購價格為84.5-88.6港元,共耗資約2.248億港元。騰訊控股(00700.HK)同日回購97.82萬股,每股回購價介乎329元至344.2元,涉資近3.3億元。我們的藍籌俱樂部 炒高入局 跌到殘出局。 內、外圍情況 好壞參半 更利大戶演譯。華晨中國(01114.HK)研派特別息 股價大升 但關健在於特別息派多少 缺了最具價值的合營企業 還有甚麼賣點?
我好少過問家中開支 一向交由大當家管理 今日無聊看下單據 差餉地稅、 煤、電、水、電訊、電視、管理費 ......九百幾項開支 看都看到頭暈 不食不玩 躺著都有大把數要找 香港真的不易居!
看報刊知有位網紅宣佈不做了 他算有點名氣 估計月入在1.4萬-3.3萬元 拍片要成本 又不是一個人做晒 收入不穏定 還要交稅 作為副業或興趣就無所為 作為事業 就不大樂觀 廣東話市場先天狹窄 他雖名列香港網紅十強 想不到收入竟如此微薄!
電訊盈科(008)現價3.59元 市盈率26.6倍 股息率10.3% 市值277.8億元。
亞太衛星(1045)現價2.11元 市盈率7.44倍 股息率11.6% 市值19.6億元。
鴻興印刷(450)現價0.99元 市盈率17倍 股息率13.1% 市值8.99億元。
赿秀交通(1052)現價4.35元 市盈率4倍 股息率14% 市值72.7億元。
中國建材(3323)現價6.52元 市盈率2.76倍 股息率13% 市值297億元。
九龍建業(034)現價7.47元 市盈率3.9倍 股息率10.9% 市值87.8億元。
赿秀房託(405)現價1.98元 市盈率8.51倍 股息率13.9% 市值93.2億元。
利益申報: 本人持有鴻興印刷股票權益。
*股息率屬去年成績。
網友剛問: 機會成本確係大部份人忽略的問題。最困難分辨的是公司基本面還可以,每年都保持穩定保息,但持貨幾年,股價都是載浮載沉。
阿B答: 當年的和黃 全因受3G拖累 但外行人怎知要撇帳如此多 而管理層好聰明 每年在八寶袋中賣些資產套利鼎撇帳 盤數就好看得多 加上年年有息派 令筆者下不起決心止蝕。現今的長和更令人摸不著頭腦 無發覺有重大投資失誤 但好景時股價不升 逆景又跌足。
長和巿值不夠千八億元 單計持有英國公用業務權益都不止此數 其他資產中 屈臣氏應值千三、四億、長建七百五十多億、全球電訊、码頭、能源權益更價值連城。又持有一大批上市公司股票 和黃醫藥、長江生命科技、生力啤、TOM集團.....。聯合船塢地皮有更改用途的憧憬都費時計 就看條大數 股東權益逾5千億 息又年年不缺 阿B對長和(001)實在難捨難離!
長和現價46.85元 市盈率5.38倍 股息率5.67% 市值1794億元。
利益申報: 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難捨難離 本應用於對情侶的感情 但阿B才疏學淺 不知用甚麼語言來形容對長和的感受 !
我炒股十買八贏 但這不表示筆者投資叻 而只是我係駝鳥派 不賣就當不輸。輸贏次數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銀碼 我幾十年來作過幾百宗買/賣 但單其中四宗涉及匯豐、中信泰富、電盈、百富勤的交易 就蝕到我[刻骨銘心]! 投資重要的是重質 不是重量。除不賣當不輸外 不服輸也是投資者大忌 會浪費晒機會成本 和黃我試過持有八、九年才能平手離場 心理上不輸的確易接受 但從投資角度衡量其實好不智。既知戆居 改了就行啦! 談可容易 筆者倉內長和及大眾金融又不是待了三年 看來三年又三年 總會為自己找到個不止蝕的理由 與當年長hold和黃並無分別!
利益申報: 至執筆時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新的一年開始 去舊迎新 過去成敗已成歷史 無法改變 要注要是你現在該做甚麼 今天的因就是明天的果。將來你想要甚麼 現在就該好好籌劃 有周詳的計劃未必實贏 但蠃面會大得多 入生就如賭博 但要賭都應為自己增加勝算 這才對得起自己。在股場實戰多年 令我得到好多寶貴經驗 若我都能吸取教訓 大有可能已搬去做李嘉誠街坊(為增加娛樂性 講誇了 見諒😜) 但阻碍筆者成富之路 並非機遇 而係性格 初出社會時一窮二白 年輕力壯 當然無所畏懼 後來有了家室 薄有資產 就變得全無鬥心 怕會失去已有的。性格是決定閣下能否成為個人物的關健 當然要清楚自己個頭有幾大 才好去帶有幾大的帽 而我自己知自己事 寧願做個平傭者 無風無浪過埋下半世 已是筆者最大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