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恒地股價調整過大?

 恒基地產(00012.HK)計劃發行80億元2030年到期可換股債券,年利率0.5%。初始換股價36元,可兌換新股約2.22億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4.39%。消息公佈後 恒地股價曾調整超過一成 涉及資金約120億元,這已相較將發行可換股債券的金額高出一半,照理這消息應屬中性偏好,恒基地產是否跌多了?

看去年報表 持有現金179.2億元 足夠償還1年內到期債務 若今次發行CB成功 又多了80億元週轉 財政更為健康。現價報25.9元 、PE 19倍、股息率約7% 市值1256億元。

* 淨負債比率21.1% 應不計662億元大股東貸款。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

財經日誌(7月8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48 升260點 成交額2,132億元。港匯7.8493 仍係偏弱。

國泰君安(1788)在幾個交易天內 股價曾狂升了近5倍 涉及資金超過500億元。主因為正式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但有否研究過這類牌照將會派出多少個? 有甚麼潛在價值? 但對於現今真相不重要的年代 謹慎只會坐失良機 勸人不熟不做 或許會變成阻人發達。筆者亦無為只討未趣 甚至好心做壞事。約了舍弟去中環茶聚 看到恒基幅地王(中環海濱三號)已有不少建築物 又想起前時新聞報到有美資企業承租了22萬呎寫字樓 月租逾3千萬元。這對恆基地產 無疑是個正面消息。此交易創下中環核心區歷來最大單一辦公室租賃紀錄。




2025年7月7日星期一

外賣大決戰

2018年9月,美團(03690.HK)在本港上市 IPO價69元,2021年2月份,曾創下2萬7千億元市值*,每股超過340元的紀錄。當時美團全無基本因素支持 全靠有心人財技了得。記得沈大師好認真勸過股民 不要胡亂做空美團 因其背景甚強 無數[叻人]給他挾死 多過病死!  而[外賣王]的實力不用質擬 去年底持有逾980億元現金儲備 理論上應無懼外來挑戰。但不知何解 [外賣]又不是利潤率特高的行業。卻誘來不少響當當的競爭者。京東(9618.HK)已夠利害 更來多個 阿里巴巴(9988.HK)旗下[餓了麼] 而且排明車馬不計成本 爭奪市場份額。 這對消費者 甚至外賣從業員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但對美團、京東及阿里股東 卻剛巧相反。阿里健康早前發行CD 讓母企-阿里巴巴套現逾百億元現金 或許是用作鬥燒銀紙搶市場。

*市值排行第三 僅次於騰訊控股及阿里巴巴。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

調研中國平安(2318)

中國平安是全球最大保險企業之一 市值(A+H股)合只15071億元 金融機構 信譽及規模至為重要 這方面平保明顯達標。又與其說它為保險公司 但實質為一間綜合金融集團 業務涉及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 而相關業極且協同効應 這亦使中國平安較同業更具優勢。

過往集團的營運亦非一帆風順  例如早前的上海來福士廣場、華夏幸福不動產、北大方正重組及曾成為碧桂園第2大股東 都為集團帶來頗大負評。但股價近5年調整了38.5% 相信已有足夠反影。而據國內[雪球]文章顯示 今年初平保仍重倉大型內銀及滙控股票 這方面的隱藏利潤 或許數以百億元計。

股價/派息往績: 2004年中國平安H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IPO價5.165元(經10送10調整) 首年派息0.06575元。現價50.05元 去年派息2.7557元。

最新季績: 2025年第1季,中國平安用以衡量其持續性經營業務表現的指標—歸母營運利潤,實現2.43%的同比增長,其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歸母營運利潤 同比增長近5%。新業務價值率達成32.0%,有10.4個百分點的同比增長

中國平安H股(2318) 市盈率6.57倍 股息率5.56%(未計股息率)。

利益申報: 筆者持有中國平安H股權益。


2025年7月5日星期六

地產將成夕陽行業嗎?

 


近日地産股的負債問題再成熱話 新世界雖再融資成功 但只係增取到時間 不出三年又要再擔心過。最穏陣自然是信置、 長江象無心戀戰 樂觀看博佢套現分錢。新地雖四平八稳 但一切要看整體地產還境。新世界大到不能倒 才獲政、商支持 但次級的地産股就難說。筆者個人只對信置及嘉華有興趣 前者派息有保障、後者則博送銀娛股票。

信置(083) 現價8.73元 PB0.45倍 股息率6.64% 市值798億元。

嘉華(173) 現價2.02元 PB0.15倍 股息率4.45% 市值63.7億元。

*圖上負債比率未計永續債。 **恆地大股東貸款雖不用付息 但始終都要償還。

美元危機

美元被高估以經不是今時今日之事 聯邦政府年年入不敷出 赤字及外貿逆差巨額都嚇壞人 國債已超過36萬億美元 平均每位美國公民負債超過10萬美元。 其中大部份為近三屆總統任內累積得來 而且勢頭更有惡化跡象。

但美元霸權 將所有負面因素壓下。首先美刀是全球最重要通貨 幾乎所有央行都以美元的主要儲備 美國庫券規模、流通量及理論上無違約風險 再加上全球主要商品都用美元為貨幣單位報價 使它的霸權地位  更難找到競爭對手。加上全球GDP十強 除了中國和印度外 全是美國的小兄弟 雖然明知美元被高估 也不便太明顯去損害大當家的利益 就當交保護費吧!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靠借度日甚至輝霍 始終會有爆煲的一天 而這一天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某智者曽說: 長遠來説 大家都是死路一條 又何必想得太多? 這亦是人類邏輯往往互相矛盾之處 既然如此 又為何要攪還保? 全球每年花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去攪還保 有多少成績 筆者非專家 不便胡說。 但假若以同一筆錢去發展民生 這個世界肯定會在[短時間]內美好得多。 史前並無人類弄壞這個星球 但它也曾自毀過數次 火鳳凰 從新來過。 而且與大自然相比 人類的能力實在太渺少了。相對去阻止超級金融危機出現 以人類的能耐 就更有把握得多。

環保當然是對的 但切勿捨近求遠 下次超級金融危機爆發 幾乎可以斷定必先於環保大災難 但不要無知到認為金融災難只是銅錢多寡的小問題 因以人類的劣根性 遇到危難多會選擇以武力 甚至互相殘殺來解決問題。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

淺談友邦保險

據資料顯示: 2015年 友邦保險(1299)上市,在公開申請中,有兩名超級大戶,每人斥資57億元認購。兩張申請 涉及資金合共逾114億元。據悉這兩張「頂頭槌飛」的認購者全屬香港首席狙擊手及相關人士。

當年的招股價為19.68元。而今早有4手合共3.94億股,每股作價68元沽出,涉及資金約268億元。假設沽貨者真的是首度股壇狙擊手 這批貨共獲利190億元。還未計期內所收取的股息。

若然只是大戶個人的私人資產變動 那麼筆者個人認為現價的友邦保險69.15元 市盈率14.4倍 股息率2.53% 市值7350億元。若撇除股息率偏低外 已具投資價值。況且友邦巿值大 為恒指5大重秤成份股之一 有心人要舞高弄低大市 又怎少得友邦股份的參與?

利益申報: 執筆時 筆者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判斷純為個人推測 資料主要來自星島頭條。 

後記: 友邦賣家是科威特投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