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1月20日)

恆生指數收報19,925升341點 成交額 1,613億元。有財演說恆指上升賀番邦大亨明天再次執掌帥 祈望他見錢開眼 和氣生財 其實世事常變 政治一日都厭長 是友是敵 還看利益。但無論如何想法正面永遠比負面為佳 最低限度對心理健康有益 看報刊講及情绪病 每五人就有一人 只是輕重有異而矣!

新世界發展(017)繼續尋低 恐怕可見將來派息無望  而其母公司周大福企業 與瑞銀倫敦分行達成股份借貸協議。根據條款,周大福企業最多借出3000萬股周大福創建(659) 貨值2.26億元 又能收到多少借貨利息? 但對集團形象肯定不利。

有傳本港洋人富豪 米高嘉道理近數月接觸多名商家,牽頭集資最少3.9億元 用於推廣香港形象、帶動旅遊業,包括投放廣告等。以嘉里家族的財富 這麼小數目都要籌旗 實有點孤寒 但總勝於一毛不拔。


銀行主收竟靠保險箱

相信很難會有銀行的資産表會如此奇葩 投資物業及其他物業 裝置及設備竟佔總資產近42%、客戶貸款卻僅佔22%、現金存放同業存款佔15.2%、有價證券佔19.3%....。給人的印象似地産公司多一點。

存貸比例高達94.1% 看似十分偏高 但一點都不用擔心 因客戶存款減去銀行庫存現金及存放同業存款後就只係8370萬元 就算貸出款項有壞帳近60% 銀行財政都不會出問題 況且銀行仍有價值3.05億元的收租物業及約2億元的有價證券。

銀行收入結構: 利息收入1970萬元 支出370萬 淨利息收入1599萬元。非利息收入2456萬元 主要為淨物業租金收入597萬元 保險箱租金收入為1530萬元 淨佣金及費用12萬元。保險箱租金收入竟高於利息收入。筆者真的孤陋寡聞 估計全球商業銀行僅此一間。

這間銀行規模雖小 或許盤數的稳陣情況不會差於獅子銀行。


2025年1月19日星期日

投機十戒

1)常人不欲被告知 這是牛市或熊市 他們只想知那隻股票會升 他們希望不勞而獲 甚至拒絕去思考。2)成功的投機者 必然有一個共通點 超乎常人的耐性 甚少頻繁交易 而大部份時間都在耐心地等待機會出現。3)沒有人能永遠有贏冇輸 只要能笑到最後便可。4)股市中沒有好方 也沒有淡方 只有看對一方。5)投機者最大敵人是人性。6)勿輕易相信別人的內幕信息 只須做好自己調硏。7)投機是最具吸入力的遊戲 但只適合聰明人參與 而且專弄慘自作聰明的人。8)要相信靠自己觀點發達者 而不是靠賣自己觀點賺錢的人。9)拋售難以上漲股票,絕不向下溝淡。10)不要妄想自己能在最高位賣出  如果認為沒有上漲空間 就應在股價回調時盡快沽出 勿試圖與市場爭辯 勿要謀求利潤回來 在還來得及的時候終止 這至少會令虧損止於可控範圍。   

上述投機戒律出自近代投機之王 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年-1940年)的文章。他有多利害? 曾是全球十大富豪之一。1907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大亨 J.P. Morgan 甚至親自寫信給Livermore  懇求他停止在市場做空。但"獵犬終須山上喪"  1940年Livermore因投機失敗而自殺身亡。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

長和投資價值勝長建

近期英鎊對港元滙率處弱勢 前景亦一般。筆者首先想起長江基建 因其重注投資英國 但看其股價仍好硬淨。市場給它頗高的估值 是罕有PB高於1倍的重資產股。昨天收市報54.9元 PE 17.2倍 股息率4.66% PB1.12倍 市值1383億元。長建雖是不錯股票 但估值偏貴 又有匯率脫換風險 筆者不會反對持貨者沽出。

或換馬致估值平得多的母公司-長和實業。長和現價報40.2元 PE 6.55倍 股息率6.3% PB0.28倍 市值1539億元。事實上 長江基建(1038)只是長和實業(0001)的其中一項資產 佔其75.6%權益 價值1045億元或長和總市值約68%。長建股息率比長和少1.64% 估值就更誇張 PB高近4倍 而兩母子所經營的均屬舊經濟傳統業務 估值理應不會相差如此大距離。

知所以會如此 個人認為係李大少偏心 長建股息永不减派 吸入衆多好息之徒。而長和則按盤數公事公辦。

利益申報: 本人持有長和股票權益。


轉賣為租

政府統計處公布,11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4%,與10月份的相應升幅相同。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2%。即代表一般定期存款都跑贏通脹逾兩百個點子 那麼一衆退休基金、慈善基金及保守的投資者 躺著都能令資金保到購買力 又何必在形勢七國般亂時去下注投資。

財閥的上市公司象好進取 但大股東私人投資卻保守到你不信 看過一篇文章 講及家族辦公室的投資顧問 去推介金融投資產品時 首重安全 至於利潤率反屬次要 因論賺錢能力 這批富豪大都屬一流高手 根本不用那些受薪財經顧問[教爸爸行房] 他們要的是安全 不懼子孫胡來 敗清家族資產。而這類投者的資金 才是金融市場的資金支柱 或許只有主權基金財力 可與其相比。至於虛名大於實力的對冲基金 只屬金融界的配角 靠誇張作大 賺取短線快錢 長線大多難已樂觀。 

樓價大跌 租金卻反升 鄰居申訴加租成千元至1.6萬元 筆者估計是賣了自住樓套現 再去租屋者或許比相象中多 應屬供求問題。 恆地曾說  新樓若賣不到合理價 有可能會作出租用 若財力能應付 此舉也屬明智選擇 起碼減少了供應 舒緩樓價下跌壓力。


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

香檳大廈重建為酒店

執筆時 美麗華酒店 (00071)股價穿3年底位 報8.84元 整個集團市值為61.08億元 股價逆市下跌原因 或許是受到斥資31.2億元向母公司收購“香檳大廈”有關。而這項投資所涉及金額 相等於集團市值51% 對美麗來說 名符其實是項大project。

該項發展計劃 包括把香檳大廈重建為一幢以酒店為主的綜合商廈 但酒店資金回流慢 況且重建需時 起嗎四年後才可提供收益 利息成本不輕 預計不少於5.4億元。

再看集團財政情況: 直至去年6月底集團綜合現金為58億元 並無貸款 另有仍未動用的信貸額9億元。而上述大project 實際只佔股東資金206.7億元的15% 並非相象中嚴重。當然每年會令集團的利息收入減少1.2億元也屬事實。

筆者個人認為若美麗酒店股價再調整深一些 就有投資價值 該股曾是蘇民峰大師愛股。

*有傳著名堪輿學家蘇民峰大師 其私人教授風水的最高學費為300萬元。但有多少學生報名則未詳。而美麗華酒店曾是大師的愛股 另一隻愛股則是領展房託。


2025年1月16日星期四

恆地會減派未期息嗎?

近5年恆基地産(00012)均維持每股派息1.8元 含中期息0.5元 末期息1.3元。去年中期息仍維持0.5元 至於末期息應在3月21日宣佈 若要維持派送1.3元 需款62.94億元 那麼恆地又能否應付得起?

上半年業績顯示: 直至2024年6月底 恆地持有現金150.7億元、債務總額861億元*、債務淨額710.2億元、淨借貸比率22%。*另有大股東私人貸款647.58億元未計在內。

據資料顯示 下半年集團於啟德區獨資發展的The Henley住宅項目 已售出1062伙 套現110億元、大埔區[迎林]122伙豪宅 傳有財團洽商全部買起、出售香檳大廈套現逾31億元。新增投資物業: 上海陸家咀合夥項目 新海岸商業中心 快將落成、去年初完成的總部大樓The Henderson出租率現已超過6成 今年應有以億元計的租收、煤氣股息估計仍可提供14.5億元貢獻。

加上正常營運利潤及現金流  筆者個人認為恆地會維持派送未期息1.3元。況且一為神功,二為弟子 四叔家族佔恆地近73%權益 所派股息 大部份都是落在他們袋內 大不了 李家收了股息後 才撥回部份再貸給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