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8月24日星期日

平價賣貨都是罪?

大花筒、週身債、卻愈活愈精彩、債主不旦不敢call loan、還爭先恐後再融資給他、最反智的事 莫過於平價賣貨品給他 不旦不感恩  還厭你取它著數 要加以懲罰! 世界不平之事實在太多 誰認真 誰倒楣! 或許人類的進化實在太緩慢  幾千年仍係處於誰大誰惡誰正確的野蠻人級數 所為文明 鼎多是吃人肉用刀义而矣!

大丈夫有所為 有所不為  的確有其道理  人的精力有限 自己要弄清楚 甚麼事是對自己最重要 要優先去做  放棄一些無為的恨意、 妒嫉 和爭拗。這只會浪費你的精力和時間  一點好處都無。  而對別人多點包容 保證你會少了好多麻煩。若不是涉及重要利益  就盡可能避免爭拗  一來相嗌唔好口  二來扮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三來你敢肯定自己的看法一定對嗎?


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

Billy閑話

不經不覺寫網誌頭尾剛巧十年 初寫時玩玩下 內子預我最多寫三個月就會厭倦收筆 連我自己都覺得出奇會這麼有行心  同期好多Blogger都意氣欄柵 有些就轉了做you tuber 。十年人事幾返身 回顧過去十年 真有點希虛 身邊好多親朋到都先走了一步 加上我血青遍低 抗壓能力比常人差 期間真的好難受。 其實我最應該多謝的人就係我自己 終於學懂了對自己好些 不喜歡做的事不做 不喜歡見的人不見 更不會再為別人的錯而動氣。可惜的事始終無法說服大當家去買條金毛犬當仔養。

最近看過外媒報導 話香港中產比例就算與已發展地區比較都屬偏高水平。根據IMF的定義,即是中產階級要侍月收入水平介乎中位數的50%至150%,香港每戶收入介$15,150至$45,450便屬於中產家庭。或許那班洋人研究員 根本都冇在香港生活過 問下deepseek 搬字個紙就交差。


財經日誌(8月23日)

恆基發展(00097.HK)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7.4億元,按年跌4.1%。虧損收窄至4,100萬元,加上2023年蝕7200萬元、2024年蝕1.25億元、即2個半財政年度合共蝕了2.38億元。這已相等於集團總市值約4成份額。令人奇怪的是股份在上個交易日曾急升20%,股價更創52週新高。

我曾不解為何如此多身經百戰的投機者會如此失策 在這次樓災中近乎一舖清袋? 莫非他們不懂得資金流的重要性及高槓杆的風險? 後來聴到其中有個大炒家訴說 它公司借6成都出事。一般大眾買樓自住都付3成作首期 相比之下 炒樓借6成 真的不算太高按揭而這麼多大炒家出事的主因 或許是因過去炒樓贏得太易 忘記投機第一戒律 量力而為。 

此外香港銀行最新的財報顯示 信貸減值額大增 其中匯豐83.5億元、恒生48億元、渣打26.2億元、東亞25.3億元、大新7.28億元。加埋都不夠200億元、只要樓價不再嚴重惡化、並無大不了。

 

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

煤氣增長期已過

放在十年前 要煤氣公司(0003.HK)有5%以上股息率  真係發夢冇咁早 一半就差不多。但又為何現今的煤氣公司股息率在5%以上任你買? 無他 因十年前的煤氣公司 例牌每年10送1紅股 股息卻不變  即變相年年股息加一成。但到了2021年送股卻減半 由過往10送1改為20送1 ; 期後更一股都不送。原因非管理層吝嗇 而係真的有心冇力。由2022年起每股派息0.35元 並盡力维持此水平 可惜力不從心 被逼年年派息率超過100% 長期派息過份進取 食息一族高興之餘 或許會擔心將來派送金額能否持續?

中華煤氣今年上半年集團營業額275.1億元,按年持平,股東應佔溢利按年降3%至29.6億元。 董事會宣布派發本年度中期股息維持每股12仙。 

財政情況: 總資產1624億元、借貸610億元、 現金84億元、淨資產689億元 、净借贷比率43% 看似偏高。但煤氣業務壞賬少 資金流強 頭寸問題有限。筆者個人評價 煤氣高峯期已過 前景稳定有餘 拓展卻有限。


2025年8月21日星期四

調研嘉華國際

嘉華國際(00173.HK) 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10.52億元,按年跌13.3%。純利1.14億元,按年跌25.9%;派送中期息2仙,按上年同期減半,涉及資金0.63億元。為了省卻這點[小錢],卻傷了一眾股民心 並不值得。或許老帥已先遊 少師接下帥印 一切以數據辦事 合理但是否合情 就見仁見智。

筆者個人認為嘉華國際屬二線地產股中的優質企業 財政良好 市賬率偏低 但並非全無風險 因主業房産建設及投資 前景實在一般。集團未來的榮辱 除賴於中、港兩地房產的復常情況外 如何處理那批銀娛股份也至關重要。  

財政情況: 負債比率為12%,負債總額134.37億元、現金儲備86.98億元,股東權益406.31億元。未來一年需償還36.2億元 以集團持有的現金 加上已簽約應佔銷售約為14億元,於今年6月30日,已簽約但未確認應佔銷售約為60億元,預計自下半年起入賬。再加上未提取之銀行貸款額度為187.07億元,資金鏈應該無問題。

*嘉華國際最貴重的資產是持有銀河娛樂1.62億股 以現價40.2元 市值65.1億元 已相等于嘉華現巿值的90.9%。可惜只能提供1.134億元股息貢獻。


港交所業績好 估值貴

 港交所(00388.HK) 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由於集團業務相當透明,業績好早就預計。近乎所有重要數據均相當正面。收入升34%、股東應佔溢利錄85.19億元,按年升39%,投資收益淨額增長16%,中期息增加38%至每股6元。至於大行報告 例牌自然是見好唱好。

但筆者卻覺得 今次牛市根基並不紮實 股市與經濟及政治處境背道異馳 牛市全賴北水撐場 與過往百家齊放 有點差距。港交所股價近期已升幅不少 或許須要整固一下才升過 更為踏實。以現價445元計 PE超過40倍 盈利增幅頗為波動 近5年成績顯示 曾試過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近20%。至於港交所市值高達5621億元 是否值得 那就見仁見智! 


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

調研恆基地產

現價27.32億元 巿盈率21倍 股息率6.58% 市值1322億元。

恆基地產(00012.HK)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收入95.52億元,按年跌18.8%。基礎盈利為30.48億元,按年減少44%。中期股息維持0.5元(涉及金額24.21億元)。盈利大減原因包括期內賣樓毛利率由去年近30%急挫至8.5%, 賣樓利潤更大減77%至3.44億元。融資成本增加3.85億元至12.05億元。

財政情況: 總債務為840.15億元、淨借貸為674.15億,借貸比率為 21.1%,看似並無變動,實質又係大股東繼續[夠義氣]以零息借多77.08億元給恆基,令股東貸款增至739.23億元。

還債能力: 集團於一年內到期債項為113.64億元,一年後至二年內144.56億元。現持有現金166億元,未入賬之自佔本港物業合約銷售總額約為104.24億元。當中約77.56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今年下半年入賬。每年逾60億元規模的租金收入及約27億元來自煤氣公司的穏定股息貢獻, 頂計集團的資金鏈不會較大的問題。當然恆地的最強底氣就是李兆基家族的強力支持。

況且恆地資産變現的能力超強 可套現的資產主要包括: 1) 賬面值2738億元的投資物業。 2) 842.34億元的發展中物業、土儲及存貨。3) 47.15億元金融資產。4) 上巿聯營/附屬 煤氣公司、陽光房託、恆基發展、香港小輪及美麗華酒店。 恆地所佔權益市值合共近600億元。還有受限制存款13.4億元。

能否維持派息水平: 要維持全年每股派息1.8元、涉及金額87.1億元  大股東李氏家族可收到63.4億元股息。一為神功 二為弟子 管理層又可樂而不為?

 

冠君房託 每年跌去多一些

近5年香港甲級商廈有多傷 看冠君房託(02778.HK)的業績就一清二楚。

2020年租金收益總額為26.33億元、接著年年跌了多一些、跌至2024年底為21.85億元。分派總額亦一樣由14.76億元跌至8.62億元。每基金單位分派就更傷由24.96仙 跌至14.22仙 就算不計通脹 虧損都相多明顯。物業組合總值及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 同樣一年比一年差。前者由673.1億元跌至601億元 後者則由8.61元跌至7.16元。幸資產負債比率就變動不大 五年間介乎22.5-23.7%徘徊。

據最新發表的今年上半年(年初至六月底)成績表 租金收益總額為10.29億元、分派總額4.28億元 每基金單位分派7.01仙 資產負債比率創近年新高至24.5%。所有財務顯示冠君業績依然在尋底 前景一般 改善跡象不大明顯。

買得房託多為收息客 令持貨者失望的是冠君房託於2006年以5.1元上市 十九年後的今天股價跌了60%。

現價報2.04元 巿值124.6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6.79元 股息率(化作年計)為6.87%。 

 

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調研路勁基建

路勁(1098.HK)發盈利警告,預期截至6月底止中期應占虧損19億-21億元,一間市值5.4億的上市公司,半年就蝕了公司的幾倍市值! 去年底公司仍持有42.74億元現金 股東權益高達108.15億元,每股資產淨值14.43元,市帳低至0.05倍,當然「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公司近兩年(2023-24年)合共虧損逾80億元,預計今年都難以樂觀。

財政方面: 直至去年底 淨權益負債比率55% (另有71.2億元永續債未計) 銀行及其他貸款162.27億元 其中今、明兩年要償還35.5億元。2-5年後要還82.8億元。財務風險頗高。

集團原本是一家從事投資及營運收費公路的先行者,在公路業務幹得有聲有色,又有第二大股東佔集團27%的深圳控股關顧,理應值得看高一線,可惜路勁對中國房產業嚴重誤判 損失慘重 大傷元氣! 賴以起家的收費公路業務,只淨下位於印尼的項目。


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8月18日)

恆生指數收報25,176 跌93點 成交額3,127億元。

港股7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額2629億元,按年大幅上升1.67倍。今年首7個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2437億元,按年上升1.24倍。新市公司53間,按年增加33%,集資金額1279億元,按年大升6.11倍,計及配股等,總集資金額就有3318億元,按年上升近3倍。截至7月底,本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44萬9千億元,按年上升44%。看過上術數據 你猜最大得益是那間上市公司? 猜到也不用告訴我 若估不到筆者勸你都係不好再炒股。真心勸導 並無揶揄之意。

據傳長江系有意出售UK Rail全部權 作價280億元,預計長實(1113)及電能(0006)可分別直接套現56億元、28億元。長和(0001)及長建(1038)可分別間接套現159.2億元、192億元。數云云港商中 賺錢能力 誠哥真的無人能及 輕描淡寫又多了幾百億元現金作彈藥。何況大劉都話 弱市時的一元 相較旺市的購買力 相距甚大。

 2024年8月 腾訊股價382元 今日收市587元 一年升了205元 期內股王升至480元時 曾出現散戶勝利大逃亡 當時股價已在短時間內升了逾百元 出現幾百個散戶沽盤套現也屬人之常情 但在投資市場上 群衆永遠是弱視者 在近500元仍敢去接貨者 肯定並非吳下阿蒙啦!


港鐵其實是地産股

筆者調研香港鐵路(00066.HK)的投資價值 喜歡將其業務分為2部份 車務運輸及地產相關業務。

香港車務營運是集團的主要業務 含本地鐵路、高速鐵路、輕鐵及巴士等服務 受惠於車費有約3%調升 相關業務上半年收入高達115.09億元 但EBIT僅得0.98億元 近乎白做! 就算將車站服務中的電訊及廣告收入加上 收入只是增加7.87億元。 運輸壟斷地位好看不好賺 或許只有[官股]才願去幹? 前景亦一般 未來多條幹線先後落成 但能否提供利潤 也不大樂觀。

港鐵最重要的盈利來源 並非來自車務營運 而係來自地産相關業務 今年上半年租金收入達43.34億元(物業租金25億元、車站零售商舖收入18.34億元) 投資物業規模甚至大過長江實業 至於賣樓EBITA就有21.01億元 物業管理就有1.57億元收入。若將港鐵的地產相關業務分拆 規模及利潤 絕對不弱於本地藍籌地產股。至於內地及國際業務 上半年EBIT就有7.97億元 由於筆者對這部份業務不大了解 就不作詳述了。

財政情況: 總負債921.7億元 現金儲備567.96億元 淨負債397.2億元 淨負債權益比率18.8%。計劃投放約1,400億元發展新鐵路項目 2023年至2027年間投放650億元維修、提升及更新鐵路資產 未來資本開支會好大 須高度運用財技籌集資金 至於管理層希望維持派息稳定政策 相信股民亦不會懷疑 但有心都要有力 每年派息要維持每股1.31元 需款超過80億元。港鐵主業如雞肋 物業巿道如何也不用多說 未來資本開支強勁 要維持派息並非易事。


2025年8月17日星期日

調研長江實業

長江實業(01113.HK)上半年度業績:  中期息0.39元 真係相當保守 難怪擁躉有微言。

主業 物業銷售的毛利率急跌15.2%至24%。連長江賣樓成績都如此 別的地產商又會好到那裡? 說句公道話 今時今日賣樓仍有二成多賺 長實都算好叻仔。但須留意香港區的銷售額為28.03億元 毛利率僅2.6%  你話多牙煙!  幸今年內銷售確認預期約有229億元 就算得個做字 起碼都有大量資金回流! 其他地產相關業務 包括收租、物管、酒店及房託都算中規中矩 起碼全部都有利潤貢獻。至於集團的副業:英式酒館及基建實用資產 就似妹仔大過主人婆 兩者合共佔長江總收入66.7%、總收益50.1%。 

長實較大部份同業優勝之處 自然係盤數健康好多,持有現金儲備330億元 淨負債為214 億元。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額比率約僅5%*。加上在商界的江湖地位 流動資金強勁 若然有需要安排融資 理應絕無問題。

*未計永久債券79.3億元。




守業有何難?

常聽到有些不合理的名句  明明冇邏輯 但聽得多就會入腦 亂噏都以為係秘笈! [創業難 守業更難] 就是其中之一。前者本人十分認同 後者則十分有保留。守業並非難 前人搭好晒個台 只要接掌者上台後 不要過份自信  要明白自己除了是條幸運精蟲外 別的未必比一般常人強。

大眾多認同守業難 全因用隻耳去分析 甚麼富不過三代之類。 所以就將守業定性為好難 卻不去研究真相 富不過三代主因並非守業難 而係要找一個不好大喜功的傳人會好難。含著金銷匙出世 幾十歲都不識寫個[窮]字的富二代 以為畢業於名校 人際關係強 在老爸的公司[由低做起]就叫歷練 想不出事都難啦!  

筆者自問有守業之才 奈何先父卻無留下丁點家業給我守 實在可惜。

 

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銅鑼灣大業主

希慎興業(00014.HK)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營業額及經常性基本溢利分別按年上升 2.2%至17.3億元及1.2%至10.31億元。股東權益651.8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63.5元% 同樣減少1.2%。上述數據變化不大 在此艱難環境 尚算交到功課。

但有點須加注意,期內債務總額增加20.77億元升至287.96億元, 財務支出2.89億元, 期間實際利率為3.8%,比去年同期減少60個點子 但財務支出卻增加0.76億元。可見借貸不減反增。還有不列作負債的永續債券增加了4.81億至99.18億元 所付債息為2.54億元 是同期財務支出的87.8% 並非小數目。淨債務/權益比率為32.9%、淨利息償付率7.5倍、持有的現金及銀行結存總值約33.48億元及5.84億元有評級債券。管理預計未來五年,透過物業發展的資金回流高達80億元。

以現價15.4元 股息率7.01% 市脹率0.24倍 巿值僅158.1億元 不夠在中區買幢象樣些的商廈。

個人評價: 負債率仍可接受 現金流強 有減息憧憬 未來榮辱 主要依賴高級商廈的租金變動情況 若能維持現有派息水平 股息率已具吸引力。


調研長和實業 2

長和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營業額2406.6億元 無大變動 基本純利113.21億元升10.9% 中期息增至71仙或3% 好過冇啦! 以昨天收市價51.45元計 總市值僅1970億元。

想極都不明解 長和近10年來都未聞 在重大投資上有嚴重誤判 地產爆煲又不近乎絲毫無損 只因長江系所有地産相關資產 全集中於系內叧一上市姊妹公司- 長江實業內。長和(00001.HK)本身甚少沾手地產項目 較重秤的只有甚具重建價值的香港船塢地皮。

而長和本身直接擁有的優質資産,或許多到連誠哥父子都未必記得清 負債又低(淨負債比率14.7%),但成間公司市值卻不夠2千億元。難免令擁蠆摸不著頭腦 真想問句 大、細超人 你們攪甚麼呀?

長和較顯眼的資産還有佔75%屈臣氏零售集團 價值1320億元、19.06億股長江基建股票 價值1021億元、加拿大Cenovus Energy 17.1% 價值360億元。上述3項資產合共價值2701億元 或相等於長和總巿值約137%。

集團近幾年的重大交易 包括以916億元賣出歐洲鐵塔業務,Northumbrian Water25%股權價格約80.7億元、出售UK Rails簽訂協議 項目企業價值280億元,長和間接持有超過一半權。原本計劃出售UK Power Network 管理層 厭1589億元 未到價而不賣、至於將大部分港口資產以1482億元 出售給由貝萊德主導的投資集團,交易雖然告吹 但亦反影出外資對該項資産的估值 就算賣不成又如何? 相關港口資産 半年收入就有235.9億元 EBITDA 87.2億元。近日出售UK Rails簽訂協議 項目企業價值280億元。長和預期約有10億元溢利、至於預計將全資擁有3英國電訊與Vodafone英國合併為一間新公司VodafoneThree,長和佔49% 及收回138億元現金。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

調研長和實業

由青年變成長者 不斷聽人說 投資方面切勿與李嘉誠對著幹 那麼與他同坐一條船 應該不會差到那裡啦! 但試看李氏家族上市旗艦-長江和黃(上市編號: 001) 近十年的股價表現 確實令其擁蠆大失所望! 自2025分拆上市至今 股價大幅跑輸恆指之餘 集團主力資產 不論在地域或板塊上 全都非處重災區 地產相關權益 比例甚少。堂堂位列亞洲區 數一數二的著名綜合企業 股市旺或淡 股價都如此弱雞 真係摸不著頭腦 價值投資法業對[零零壹]來說 完全失効。

利申: 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2025年8月14日星期四

長江基建估值偏貴

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  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203.59億元,按年升6.6%。純利43.48億元,按年升0.9%;每股盈利1.73元。派中期息73仙,上年同期派72仙。集團最吸引之處是收入、利潤都相當穩定 派息又得到鉅少特別關愛 上市28年股息年年有價無減。

1996年長建招股價為12.65元,現價54.3元 連同期間每股派息共43.74元,升值6.75倍,亦是同期間表現最佳的長江系股票。

長江基建之財務根基持續雄厚,今年6月底於持有現金47億元,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維持10.6%的穩健水平,另有98.85億元永續債未計在內。長江基建獲標準普爾繼續授予「A╱穩定」之信貸評級。

現價54.3元 市盈率16.8倍 股息率4.75% 市值1368億元。

筆者個人評論: 長建是優質公司 但最大缺點是市賬率(PB1.09倍)過高  股息率偏低。 

調研電能實業

電能實業 上市編號: 006  上半年業績 : 收入3.52億元,按年跌22.5%。純利30.42億元,按年升1.2%  中期息維持78仙。純利是收入8.6倍 超過逾千億元市值的公司 僱員人數僅為 16人 好明顯電能只是一間控股公司 近乎所有負債都歸聯營公司賬內 因此集團之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為2%。 若按透視基準攤佔國際投資組合的負債淨額,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則為46%。

筆者認為這份業績屬中規中矩 合理推斷 管理層有能力維持全年派息每股2.82元 以現價51.75元計 股息率5.45% 市值1120億元。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港燈投資價值

港燈電力投資 上市編號: 2638  今年上半年EBITDA為39.79億元 而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0.01億元 按上年同期比分別輕微減少0.1億元及增加0.54億元。每股份合訂單位維持派送0.1594元 涉及金額14.08億元 與上年相同。

財務情況: 淨負債為513.41億元,淨負債對淨總資本比率為51%,以港燈的收入穩定及現金流強勁,出現頭寸問題不大。標準普爾維持穩定的A- 級信貸評級 若有須要 融資易於反掌。

在保障利潤合約到期前 加上信託契約第 14.1(c) 條細則酌情決定的調整可供分派收入。 港燈未來的派息已有保障 合理推斷每年應不少於0.3203元 亦由於過往派息率已相當進取 未來要有較象樣些加派 並不容易。以現價6.23元計 股息率5.14%,*相對3個月美金存款都有4.2%及十年國庫券4.29% 與風險度衡量 少於1%差距 吸引力實在一般。 

*港燈投資的擁蠆 應與定期存款及國庫券的買家是同一批人 長線看港燈的保障利潤合約是否能維持現今的8%已是個疑問 至於是否續約 以大股東與中央的關係 難說風險有限 而存款及國債風險就低得多 一來特區政府有80萬元以下擔保 二來港匯仍在7.8492弱方水平 除非脫勾 否則無得輸。


自住物業

恒指走勢與本港經濟背道而馳 無他 只因港交所上市公司 早以中資股馬首是瞻 所有大型上市的本地地產商市值加埋都不夠買半隻騰訊控股。與友人討論買樓問題 友人堅持看淡樓市 絕不置業。 筆者也不看好投資物業 但只要量力而為 自住也可考慮  貴又不敢高追 平又不敢低買 那麼永遠都做不成業主 除非你已決定移民 否則居住依然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我做過租合 業主象外國移民官般審視我的財政情況 差不多連人品都要評級是否達標 加租之餘又怕不續約 年年都有可能要搬家 麻煩得肯 所以除非逼得已 或能賺到的金額超吸引 否則自住樓最好不要賣!

銀河娛樂剛宣佈今年10月底派送股息每股0.7元 連同6月以派送的0.5元股息 全年合共派息1.2元 相較2024年增加50%。嘉華國際持有1.62億銀河股票 今年可收取股息1.944億元 以執筆時每股39.1元計 該批股票市值63.34億元(佔嘉華總市值82%)股息率為3.07% 資產配設並不合理。


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

恒生實力雄厚

恆生銀行 上市編號:011 現價114.7元 市盈率12.3倍 股息率5.92% 市值2158億元 總資産高達18216.8億元 為香港4大銀行之一 以它的規模及聲譽 對香港來說 肯定屬於[大到不能倒]的級數。近期不少傳聞對恒生銀行不利 筆者夫婦對恒生有極大情義結 執筆時 雖並無持有恒生銀行股票 但仍頗為關注該行的情況。

香港正處經濟不景的嚴峻期 加上恒生上半年息差收窄16個點子至1.67% 半年淨利息收入為143.4億元 減少6%。幸淨服務費收入31.47億元上升23% 彌補了近半利息收入的減幅。值得一提的是股票紀紀收入 半年大增52% 比耀才證券高出甚多 在行業割喉式競爭下 有此成績 值得一讚。 炒房收入淨額 亦為銀行利潤貢獻不少 急增280%至78.94億元。

主要比率: 普通股權⼀級資本比率為21.3%,⼀級資本比率為23.3%,總資本率為24.9% 全都大幅高於國際最低要求。同業及客戶存款12999.9億元、客戶貸款8033.5億元、貸款/存款比率61.8% 仍有改善空間。

上市超過半個世紀的恆生銀行 年年都錄得盈利及有股息派送 近5年盈利(105.7-176.8億元)合共746億元。上市至今不計股息 股價升了超過200倍 可見恒生底字有多厚 最近又計劃增加30億元回購股份。

預期信貸損失為48.61億元,有明顯的增幅 主要為香港商業房地產風險的提撥增加 這方面受到質疑最多,普遍認為撥備不足。但恒生在這方面素來保守 2024年下半年則有港幣4.45億元的淨回撥。

筆者個人認為恒生在最差的情況 只屬賺多賺少問題。 恒生若受[曾參殺人]般遙言影響而股價下跌 或許正是撈貨的良機。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調研陽光房産信託

恆生指數收報24,906 升48點 成交額2,009億元。

陽光房産信託 股票編號: 435  公佈上半業績 收益、物業收入淨額、物業估值、每基金單位資産淨值 均有低單位數下調。派息則維持每基金單位9.1仙。 以現價2.36元 化作年計 股息率為7.88% 已具吸引力 市值41億元。市賬率0.32倍 派息率93.8% 資產負債比率27.4% 利息償付比率2.9倍 屬健康水平。以目前環境 房產信託基金的租收業務 難會有明顯增長 只好寄望減息 有助減輕利息開支。

筆者個人意見: 仍有減租及出租率上升風險 待股價調整至2.27元或以下 股息率8%以上才考慮也不遲呀!

匯賢表現傷盡股民心

匯賢產業信託 上市編號:87001 是長江集團分拆內地房地產信託基金,亦是香港首隻以人民幣(下同) 計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產品。2011年4月11日開始公開招股,集資金額¥104.8億元,招股價¥5.24定價,同年4月29日上市。上市首年每股派息¥0.1467  去年派息¥0.0027 下跌99.8% 現價¥ 0.52 較上市價大跌超過90%。

財務狀況: 總債務金額57.59億元 銀行結餘及持有之現金為32.3億元 債務對資產總值比率為17.0%。上半年的利息開支1.19億元。 

買得房託 主要為收息 匯賢產業 掛長江招牌 上市時有北京地標商廈作收租 自然吸收到不少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垂青 但表現卻如此 真令人失望。

2025年8月10日星期日

四両博千斤

林氏家族以兩、三億元資金 就控制了整個麗新集團合共四間上市公司 總資產逾七百億元。集團市賬率平到你不信 亦曾誘來狙擊手試圖挑戰其對集團的控制權 結果自然無功而還。林生財技了得 調研後發覺又係批股 供股那一招。現代投資者真幸福 要甚麼資訊 一上網便知。

恒基地產未來租金收入增加有保障: 恆地旗下一個全新樓盤 轉賣為租 但租客必須為大學現有學生 租金低於市價 據聞首個相關項目 每月可提供200萬租金收入 而較早前恆基持有的中區新海濱地王 獲美資機構預租22萬呎,月租3000萬,創中環最大單一寫字樓租務紀錄。而去年入伙的The Henderson出租率已超過八成,今年2月美資對冲基金大手租The Henderson 涉5.5萬呎寫字樓面積 料月租660萬。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調研中移動

中移動(941)公佈上半年的業績。營運收入為(人民幣、下同) 5,438億元 ,微跌0.55%。 EBITDA為1,860億 元,同比增長2.0% 。股東應佔利潤為842億元,同比增長5.0%。移動客戶數為10.05億戶,已佔中國人口超過70%,對於一間規模這麼大 佔有率如此高的電訊企業來說,業績已算交出功課。

集團的傳統業務提供穏定的現金流及利潤,新業務則提供高速增長的憧憬,移動雲入增至561億元,同比增長11.3%,5G專網收入增長57.8%至61億元,並且低空經濟平臺中標佔比達38%,服務的智能網聯汽車超過6,900萬輛。當然亦有潮流最勁 的AI概念, 或許上述新業務將會成為集團未來的溢利增長引掣。財政情況良好,負債/資產比率32.6%、持有現金及存款2515.7意元。自由現金流為255億元。

宣佈派發中期股息每股2.75(港元 下同),同 比增長5.8%。以中移動H股(000941.HK)現價86.9元計 巿盈率12.6倍 股息率5.85%(含稅)。筆者評價: 中移動是優質股 相信不用質疑 但現價股息率稍遜 吸引力不足 宜候位吸納。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穩陣的收息股之 和記電訊

要選最穩陣的收息股 和記電訊 (215) 三甲必入。原因如下: 管理層曾承諾 除非有心儀投資 否則每年每股股息不會少於7.49仙。最大風險自然是管理層反口 甚至擺明要錢不要臉 將資金高價派入[自己人]資產。 但這非李家作風。剛公佈的中期業績顯示 和電的EBIT及股東應佔溢利 都由負數變為正數 但涉及的資金卻細眉細眼 僅逾6百萬元而矣! 相信股民最關心是公司須有心维持派息水平 但都要有力才行。直至今年6月底 和電持有現金及存款為 37.54 億元 (足夠未來10年派息) 比去年12月底還多出7500萬元。以現價1.11元計 股息率6.74% 並不大吸引 筆者待股價調整至0.93元或股息率升至8%以上 才會考慮入貨。


九置稳健有餘 進取不足

九龍倉置業(1997)公布,今年中期核心純利按年微跌0.13%至31.19億元,每股核心純利為1.03元;派第一次中期息0.66元,按年增3.125%。核心溢利主要來自投資物業租金收入53.71億元。

財政情況: 負債總額為347億元、銀行存款及現金14億元,財務支出8.53億元,股東權益1852億元 負債淨額與總權益比率17.6%,屬稳健水平。

估值合理: 持有2172.1億元投資物業 租金化作年計為4.89% 並無偏高感覺。

以現價23.38元計 市值709.8億 市賬率0.37倍 股息率5.3%。但物業投資前景不妙 難有高速增長動力,在此困難時刻 亦可理解。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調研太古公司

 太古公司 上市編號:A股019、B股087。市值合共877.28億元。

主要資産83.3%太古地產 市值1010億元、45%國泰航空價值304.8億元合共1314.8億元或太古公司總市值近1.5倍。其他資產含全資擁有港機工程、汽水實業、貿易及醫療保健業務權益。若撇取太古地產的份額 太古公司本身的負債淨額約284.8億元、財政頗為健康。

太古公司在管理方面尚算良好 可惜最重要地産及航空業務 前景實在一般 大環境如此 也無可奈何 至於中期息則象徵式微增至A股1.3元 B股0.26。

以B股現價12.2元計 市盈率19.9倍 股息率5.5% 筆者個人認為太古公司並無特別吸引之處 屬[持有]評級。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

挾公仔

恆生指數收報24,910 升8點 成交額2,152億元。兩萬五得而復失 全日波幅不夠兩百點 港滙7.849 港、美息差這麼闊 金融機構若不做carry trade 怎對股東交待? 當然並非絕無風險, 一旦聯繫滙率突然脫勾 就死得人多! 

在港交所上市的國際銀行只有兩間 滙豐控股及渣打集團 而筆者向來較喜歡前 了解較深、情意結較強、規模効益較大、估值較平、股息率較高。但股價走勢就話給筆者知, 後者更受股民垂青。或許是渣打銀行在中、港的地產相關壞賬 比例上低於匯豐,還有在穩定幣概念上 強於滙豐。

晚上和家人聚餐 家姐好有心 老媽走後 常常找機會一聚 我般最年輕B嫂都半百歲 長兄八十都快到 自然會更珍惜家人相聚時間 一圍十人 吃了些曾普通菜式  埋單都要千八元 相熟的侍應已不多 大部份是新臉孔 生意卻一般。

不過也有收獲 挾公仔挾到這個(有圖) 侄女話可能值兩百元!





收息之選 置富房託

置富房託 上市編號: 778 上半年收益 8.545億元 減少2%,物業收入淨額 6.126億元 減少3.2%,可供分派予基金單位持有人之收益為3.771億元 增加 2.1%,每基金單位分派為18.41仙 微增1.0%。收入少 派息增 主因為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多了1.40億元至1.52億元 及發行約1119萬個新基金單位,作價4550萬元 用以支付集團的管理費所至。基金所持有的物業估值為372.77億元 、資產負債比率26.2%、 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 12.67元、市賬率0.41倍、股息率化作年計為7.05%。以執筆時5.22元計 市值106.9億元。

筆者個人意見: 主業無寸進 亦應無再大跌風險 投資價值屬中規中矩。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調研中電控股

黑雨都開市 港交所都算勤力 受到負面影響的人預計不會多 原本不用上班卻要上 但相信會有加班費補償。就以買/賣雙方各付0.1%計算 假設今天有2千億元成交額 政府就能多收4億元印花稅 當然實際沒有這麼多 因傳統的投資者 今天買了想買的股票 明天就不會再買。

中電控股中期業績又係老規則 冇驚冇喜 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假若某日中電股價調整至63元以下 股息率5% 。筆者個人認為已具買入後 過戶取實物放在保險箱的條件 因長線可省卻不少代收股息費 尤其是中電一年派四次息。

財政情況: 集團的淨負債 對總資本比率為35%,負債佔總負債 48%,這還未計及38.72億元永久債券 有偏高感覺 。但中電的現金流強勁兼穏定 來自營運的資金利息倍數為 8 倍,若有須要再融資應不成問題。

前景: 中電控股平均80%利潤來自香港特區的九龍及新界 雖發展飽和 難有大幅增長 但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至2033年底才屆滿 期間利潤無憂*。而中電大股東一向和中央關係良好 加上中電比港燈淨電收費便宜 他日續約的機會率 顯然會較香港電力為高。

*准許回報率8% 還有一個26.38億元的電費穩定基金。

 

2025年8月4日星期一

全球5大巨無霸

中電控股出了一份中規中矩的半年業績報告,收入按年跌2.8% 純利跌5.5%,股息則維持上年水平。中電是一間穩陣公用企業 宜持有長線收息。可惜現價只得4.65% 吸引力有限。

最球市值最大的5大超級巨企 市值合共15.72萬億美元或佔全球股市總市值11.3%、足夠香港特區政府超過150年的總開支或買下73間匯豐銀行。5大巨無霸 清一色屬科技企業。 數到市值排名最前的非科技股 以是排名第7的沙地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市值1.55萬美元。

 

個體戶切勿與同業鬥平

 作為一個消費者 站在利益立場 固然歡迎消費市場有競爭 但作為消市費市場的個體戶小老板 這樣做就十分愚蠢。你平到等冇利潤激敗同街的幾個同行 要花費多少血汗和金錢? 等你壟斷生意後加番價 不出數月肯定又會有幾個新勇士和你鬥平。我家附近一條街內就有幾間燒味店就是如此 不斷有結業的燒味店 和新開張的。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般]割喉式鬥平大減價。結果如何也不用筆者多言。

鬥平大減價 也是大財團的慣常營運方式 晤通財團不曉得以本傷人 最終弄至害己害人的道理嗎? 此言差矣! 財大氣粗的大財團 有與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耐 成本已較個體戶便宜好多 此外還有不少隱藏得益 例如大數據的收集 資金流的裨益 應付帳期愈長 得益就夠愈大。


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電訊盈科息誘股東

電訊盈科(008)最大賣點是派息慷慨 近幾年不論賺蝕 股息都有增冇減 慷慨到你晤信。近5年有3年虧損 派息比利潤還多 最利害是2022年 派息率高達1855% !  今年中期息維持9.97仙 涉及資金7.5億元 但同期股東應佔虧損為4.45億元! 那麼派息的錢從可而來? 主要是來自上市附屬香港電訊的中期股息派送約14.45億元。而OTT業務及免費電視的EBITDA均屬正數 前者為3.46億元 後者0.47億元。

財政情況: 債務總額為572.73億元、現金及存款23.29億元、持有可用作流動資金管理及投資的銀行信貸合共為597.61億元,其中220.93億元仍未提取。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為57%,屬偏高水平 但[8號仔]的負債又何時低過?

現價5.62元 股息率6.8% PB27.1倍 市值435億元。

筆者個人認為電訊盈科估值實在太貴 年年派息多次利潤 毫無累積溢利 而股息率只與香港電訊相差僅58個點子 本人就寕要仔不要娘! 


2025年8月2日星期六

無行過 同樣要還😂

今次樓災對香港五大發展商固然有影響 但除了新世界外 餘下的只屬賺多賺少問題 離ICU還有好大距離。最傷的應是那班公司仍未上市的炒家 因過往錢太易賺 心太紅兼缺乏安全意識 融資時要加上私人擔保 利息亦貴得多 這麼明顯的警號 卻視而不見 結果一舖凊袋。投資鐵律 不要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 有那個投資不知 但知易行難呀!

當然食得鹹魚抵得渴 出得嚟行,就預咗要還。最無辜者 就是根本無行過 也同樣要還! 這除了揾食更難外 不少人身家大有可能回到剛畢業時,政府于地産相關的收入*大減 民生福利不減才怪。

壞消息太多 講些正面的 2025上半年,外匯基金在錄得1944億元的投資收入,今年6月底止,外匯基金的總資產為42,971億元,若化作年計 回報率為9.04% 實在不錯呀!

*除了賣地及更改土地用途的收入外、利得稅、物業稅、印花稅會受到樓災的影響。


調研恒隆地產

恒隆地產(101)主業為物業租賃 上半年收入為46.78億元 其中內地佔68.1%、香港31.8%。預計仍有低單位數下調。持有待售物業138.52億元及發展中物業261.37億元 若能以平手賣出 可收回本金逾400億元 已足夠償還淨負債額的83.6%。

財政情況: 淨債項股權比率 33.5% 、債項股權比率 38.3% 屬稍為偏高水平。借貸總額547.6億元 1年內需償還 64.07億元 第2年為95.6億元。手上持有69.05億元現金存款、備用銀行承諾信貸金額的未提取結餘為港幣 217.53 億元 中期票據的未提取結餘為188.26 億元 即可動資金474.84億元  今年上半年的利息保障倍數為 3.1 倍。況且恒隆地產的資產均無抵押予任何第三方。足證集團的商譽良好 連借錢都不用抵押。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機會甚低。

集團每年主要支出: 直接成本及費用支出約34億元、行政費6億元、利息支出10億元(隨著賣樓資金回流 這方面的支出 有望大幅減少)、派息26億元、恆隆主要支出單靠每年約90-100億元租金收入 以足以應付。 加上酒店及物管等收溢 應能營運正常。

恆隆地産股東權益1331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26.6元 現價7.93元 市盈率17倍 股息率6.55% 市值396.6億元。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香港電訊業績中性偏好

香港電訊(6823)最吸引之處是派息慷慨 年年股息都有增無減。但派息率超過100% 全無保留盈利 零息時代當然無大問題 擔心利息恢復常態 必會影響派息能力 但事實證明 筆者再次杞人憂天!

香港電訊公佈今年中期業績 半年收入173.22億元、純利20.7億元 兩者同樣升4% ,EBITDA 上升超過3%至63.8億元,而經調整資金流提升3%至25.62億元,派中期息33.8仙,上年同期32.92仙。

財政情況: 融資成本淨額8.85億元 比上年同期下調19%。總債務434.33億元、現金儲備19.4億元 債務比率37% 另有159.73億元仍未提取銀行信貸 整體財務有輕微惡化 幸仍處合理水平 論收息前景 電訊業的稳陣度應比金融、地產業為佳 與公用類相近。

現價12.72元 市盈率19倍 股息率6.19% 市值964億元 適合成為收息股組合內的一員。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恒生中期業績欠佳

近期筆者最想看的是恒生銀行的業績報告 因它是香港經濟的寒暑表 成績的好壞 甚至比甚麼指數更能反映出香港的經濟實況。

恒生銀行剛公布今年中期業績,除稅前溢利錄80.97億元按年跌28.4%。 純利為68.8億元,按年跌30.5%,恒生向來引以為敖的股東回報率更大跌450個點子至7.9%。淨息差又跌了16個點子至1.67%,息差如此窄 。一單生意要撇賬 不知要做多少單無問題的才能賺回? 怎看都不能說成一份令股東滿意的成績表。唯一正面消息是股息增加 7.7%。這無非是為按撫股東,減輕不滿情緒。 至於宣布擬展開高達30億元的股份回購,並預期於半年內完成。在市賬率高達1.36倍 同業中最高估值下回購股份,只會令盤數看起來更弱。

直至今年6月底 貸款與存款比例為61.8% 大把資金運用 反正同業拆息如此低 倒不如做美元carry trade賺取息差 同時増加炒房彈藥。總資產回報率只達0.8% 實在難以令股民滿意。這並非筆者在雞蛋裡挑骨頭 而是港人普遍對恒生有情意結 要求較高。過往不少港人就是靠長線投資恒生銀行股票升L至小富翁。1972年恒生銀行上市至今股價升了超過215倍 還未計期間的股息收入。

恒生的前景 正處內外圍經濟還境欠佳的嚴重影響 。貿易關稅、花旗國減息令息差收窄、中港地産業不景氣 上半年撥備大幅急升至48.61億元 含香港非住宅物業撥備25.4億元 更甚的仍未見放緩跡象! 總減值貸款在半年內增加了40億元至550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為6.69%,較去年底增加0.5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137個百分點。

銀行CEO施穎茵更坦白向記者們表示,倘若市場經濟環境未有進一步改善,該行不排除在下半年會進一步增加撥備。而與香港房地產業相關的貸款,佔恒生總貸款的比例為15%或1240億元。在本港大型銀行中屬較高水平, 而當中63%的貸款有抵押品,至於餘下37%無抵押的貸款,主要涉及大型企業 (希望新世界佔的份額不多)。而恒生向來重視與本地不少有實力的客戶的長期關係,不幸今次出現財困者,就是集中於這類中、小地産商。過往本港視為最佳抵押品的商廈,現今就算只按五成 分分鐘都會變成資不抵債。

現價114.6元 市盈率12.2倍 股息率5.93% 市值2157億元。 

利益申報: 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超人賣祖屋?

有傳超人賣祖屋叫價50億元? 筆者就百份百不信 為了幾十億元去得罪阿爺 你估誠哥個腦是用來裝飾的嗎? 藥明康德(02359)公布,配售7380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04.27元,集資約76.95億元 遇正大市調整仍能守在配股價以上,已屬交出功課。藥明系是善用股市集資功能的高手 不論公司發新股集資 或大股東沽貨套現 每每都能獲得股民捧場 主因應是該集團會留些合理水位給接貨者 不會連餅碎都吃埋。這亦是大商家應有的態度 吃長線長食長有,殺雞取卵 大折讓批股 只會嚇怕投資者 失去誠信 生意大極有限 畢竟股市仍未輸死的盲俠不多。

股市調整逾400點亦無甚麼大不了,但超過3千2百億元大成額 怎說都難令股民對後市毫無保留。昨天去珠海飲喜酒 今早才回港,親友怨金價升得太多 未能買足原本所需 其實倒不如將買金飾的錢 用作首付買樓作新房 和兒媳同住一屋 並不容易。珠海樓價平到你心痕 鼎級豪宅逾2千呎才6球 香港樓價雖以大跌 但6百萬仍不足買個市區2房單位! 




2025年7月29日星期二

中環中心是炒家的英雄塚

中環中心可說炒家的英雄塚 出事者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炒家 失敗主因是被過去歷史累死 說句公道話 連四叔、郭家都看錯市 小超都說過往看淡港樓者 長線都係輸家。今次超級樓災 參與的炒家們 能全身而退又有幾人?

見不少評論對這批[中環中心]炒家都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人性陰喑處 僧人富貴厭人窮的基因 已深入骨髓 經過幾千年進化都未能有所改善。

題外話:有一間國際大企業 借貸高逹36萬7000億美元 單利息支出每年就高達1100億美元 公司營運年年赤字逾萬億美元  債務平均每分鐘增加0.1億美元 年年依靠發新債還舊債 閣下是否仍願意買入這間公司的債券嗎? 


生力啤應該私有化

香港生力啤(00236.HK)  公布6月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收入3.9億元,按年增加3.2%。錄得純利4,964萬元,增長32%,不派中期息。看年報 筆者覺得生力啤有私有化的憧憬。自從出售廠房地皮後  生力啤已無吸引之處 流通量不足 買賣兩難 數億元的市值 卻要花費大量資金去維持上市地位也不值 相反大股東將其私有人單靠生力啤本身的現金儲備已有餘。況且市值過低亦失去集資供能。

據報香港強積金總資産於今年6月底創下1.4萬億元歷史新高。累計100萬元以上的賬戶有12.5萬人、 200萬元以上就有2.7萬人,試實上只有200萬現金 卻無其他資産 就不去工作 在香港根本不足夠過些質素合理生活, 強積金應該只是退休資產的一部份。 

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

港股榮辱還看北水

恆生指數收報25,562 升173點 成交額2,503億元。

據資料顯示 年初至今 港股通淨流入達8200億元。其中包括本港十大地産商 買入資金約180億元  最重磅竟是長江實業 金額達40億元 或其總權益的3.3% 筆者覺有點奇怪 以李家與阿爺的關係 北水怎會買入這麼多長江股票? 莫非 40億元對北水來說 只是小菜一碟 不足掛齒 或北水今次純以經濟角度辨事。而公司權益比例最重的恆隆地產佔8.2% 價值31億元、此外還有新地37億元、太古地產24億元、恆基地産13億元、嘉里建設13億元、九倉置業7億元、信和置業6億元、新世界發展6億元及希慎興業2億元。

昔日地産板塊是港股的支柱 如今十大地產企業市值合共才8732億元 只佔港股總市值的1.9% 真令老股民不勝唏噓。 

半年時間北水就淨流入8千2百億元 比起整個南韓累積投入的金額高出超過18倍 可見北面條水喉有多勁 合理推測 港股未來榮辱還看北水!

昔日港樓神話:星光行原本由霍英東及友好於1964年合資興建完成 成本約4000萬元 1968年被逼以3750萬元賣給英資置地。80年代初置地公司以十億元出售整幢星光行。其後業權被賣散 麥當奴就買下星光行一個地舖 價錢筆者就記不清 只記得當年成交價高到成為報紙頭條 話不懂計條數 因要賣幾千萬個漢堡才能回本。2019年麥當奴曾叫價逾10億元出售該舖位 卻不成功 現市面估值約4.6億元 但大家勿待麥當奴肉痛 因它是80年代初購入 現在沽出起碼有十倍以上利潤。 

中交建具值博率

中交建H (上市編號:1800 ) A+H 市值1938億元 主業為交通基建,基建建設、土木工程、建築及疏浚業務。現價報5.87元 市盈率3.95倍 股息率 5.6%。堂堂國內數一數二大型基建股 市盈率低於4倍 近幾年溢利及派息尚算稳定 與A股折讓高達43.5% 加上雅魯藏布江超大工程的憧憬 現價的中交建H股 已具值博率。

恒指愈升愈有 一年升了超過五成 強勢明顯 四大重磅股功不可沒 腾訊、滙豐、港交所及友邦股價正在52周高位徘徊 牛仔返來了。   


2025年7月27日星期日

調研九倉集團

九倉集團 上市編號004 市值693.7億元。

直至去年底 集團資產包括: 1). 420億元股票投資組合 大市於年初至今升了26.56% 合理推斷 該組合現時應值531.5億元 股票有別於物業 要在短期內出售逾500億元物業 談可容易? 但出售同等價值的股票 以港股的胃納 數個交易日就能辨妥 而出現有價無市的機會甚微。2). 收租物業535億元。 3). 待售物業313億元 本港佔87.4% 內地佔12.6%。 4).聯營公司273億元 主要為現代貨櫃码頭及低於一半權益的投資項目。

財政方面: 負債淨額71億元 (168億元負債及97億元現金所組成) 未提取信貸為176億元 負債淨額/總權益比率為5% 相當穏陣兼大把彈藥作投資。

九倉PB 0.5倍 與同業比較 並非特別吸引 但大股東會德豐佔68.5% 街貨只值218.5億元 就算加3成溢價作私有化 都係284億元 九倉只要沽出投資組合內約54%的股票權益 會德豐就可分文不花 便能全資擁有這間總資產高達1900億元的九倉集團。 


地產商的財政情況

財經新聞顯示 香港財政最差的十間中、小型上市公司 合共欠銀行貸款1251.5億元 的確是個負面消息 但千二億相對香港銀行的總貸款額 只佔幾個點子而矣。合理推段 中小地產商向銀行貸款 除需要的充份的抵押品外 還需私人擔保。而且銀行貸款多屬首按 抵押品應質數不至太差。假設抵押品平均按了五成 即扺押資產的價值跌了一半 銀行就打個和、 下跌60% 銀行就蝕去20% 、跌了75% 銀行的貸款就會蝕去一半、 才須撥備約625億元而矣! 應沒有想象中危險。

好多評論見議 地產商應割價沽售資産套現  那怕是核心 甚至是招牌資產 也在所不惜! 但筆者郤有異見。銀團若不是見你大到不能倒 怎都會給你些面子 而官方也會大開方便之門助你度過難關。假若你急於减債 要錢不要貨 資産必然大減 結果是似樣的家當都無多件 負債也不至影響到大局 那會出現官商聯手相助的情況?

新世界發展就是個實例: 

據彭博社產業研究稱,截至去年底 新世界在內地已完成投資物業價值就高達500億元。 致於集團的核心資產 單計Victoria Dockside 價值就有880億元。中環新世界及萬年大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銅羅灣名珠城地下至5樓、灣仔循道衛理大廈、北角K11 ATELIER、旺角The Forest。 還有香港君税酒店、萬麗海景酒店、尖沙咀凱悅酒店、沙田凱悅酒店。大量土儲及農地都好有價值。

據聞機場航天城11 SKIES估值介乎150億至170億元之間,相對投資成本200億元。或錄得虧15%-25%。假設能賣得出 對新世界是利多於幣 航天城現今仍未能提供收溢 還不少皮費依然要付,倒不如早點止蝕,長痛不如短痛。

截至 2024 年底,新世界債務總額達 1510 億元,淨負債比率為 57.5%,短期債務超 322 億元,但帳面現金僅 218 億元,償債缺口龐大。先前該公司延遲支付265.2億元 永續債利息的事件,雖未直接觸發違約,但已導致股債雙殺,暴露出資金鏈的脆弱性。靠自然現金流減債已不足夠 再融資是最佳方法,但要再借款 無豐厚的家當作後循也不行 資産是要減持 但太過急於求成 也不是良策。


2025年7月26日星期六

長和好消息不斷

李嘉誠家族個百寶袋內有多少貴重資產 或許多到連李氏父子都數不凊。近日有傳長江集團出售UK Rails權益 有關項目估值約425億元,累計回報約為原本投資之兩倍。UK Rails由長江基建佔 65%、長江實業 20%、電能實業 10%及長江和記 5% 共同持有。即長江和記間接持有51.97%,涉及資金約220億元。

今年3月長江和記作價約1476億元出售大部份港口業務(中、港兩地除外),但在政治博弈持續下該宗交易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又傳中資國企有興趣購入控制性權益 若交易成功 就算打個九折成交 對長和的財務及現金流 甚有禆益。

Vodafone 和長江和記旗下的 3 UK 於5月底 正式完成價值 約1,620億元的合併計劃,新公司命名為 VodafoneThree,Vodafone 持有新公司 51% 股權,長江和記持有 49% 股權價,價值793.8億元, 這對集團的估值屬正面訊息。

現價5.53.45元 市盈率11.9倍 股息率4.12% 市值2047億元。 

利益申報: 本人持有長江和記股票權益。


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

麗新發展財政嚴峻

恆生指數收報25,388 跌278點 成交額2,817億元。

市傳麗新發展(488)再融資出了些波折,與其聽人講, 倒不如自己看年報。

直至今年一月底麗新發展股東權益為255.43億元、市賬率低至0.04倍、現金存款比集團巿值還要多,估值平到你不信! 但世上那有這麼大隻蛤蟆隨街跌? 總資產為661.69億元、總負債342.99億元、負債比率51.8%。流動比率151%。現金及銀行結餘18.46億元 另有未提取融資20.26億元 即可動用資金38.73億元。銀行貸款中,有51.94億元須於一年內償還銀行貸款,半年融資本7.72億元,淨負債比率為82% 屬偏高水平。

麗新發展業績中顯示,賬面值約346.3億元的投資物業、34.3億元的已落成待售物業、48.5億元的發展中物業,相當部份已抵押予銀行。

筆者個人認為麗新發展的財政情況 或許只與新世界發展相約而矣 風險不低。

 

2025年7月24日星期四

兩代股王齊發力

恆生指數收報25,667 升129點 成交額2,948億元。

恆指從2024年7月21日低位17,021點 升至今天收市25,667點 足足升了8646點或50.7%。而升市的最大功臣主要來自兩代股王、滙豐控股(0005.HK)由66元升至102.2元或54.8%、騰訊控股(00700.HK)由363.2元升至560元或54.1%。  

在今個交易日收市前15分鐘,騰訊控股於560元價位共排出3700個沽盤,涉150萬股或8.4億元 平均每個沽盤約4手。今次散户並非{血肉長城}去守 而係{人肉衝鋒}去攻。幸560元是近3年新高,合理推斷 大部份沽家都有錢賺。試想在Naspers仍持有21.08億股騰訊待沽的情況下, 敢於現價接貨者,應非一般散戶。


股市會比經濟走前半年?

王國龍先生為領展打了十五年 工資加花紅共賺了8.25億元 宣佈退休時感觸至落淚。筆者覺得王生是性情中人 並非做作 一份比特首人工還高的職業 正常人又怎會捨得不做! 至於不少評論話他人工高 不值得? 但最怕有比較 王生非靠血緣上位 能坐上CEO之位 已可證明非泛泛之輩 在他領導期間 無可否認領展的成績是同業之冠。

油元買貨: 據中國A股上市公司首季財報統計,阿布達比投資局、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兩大中東主權基金 合計在51檔A股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列,持股市值超過人民幣160億元(約22億美元)。

經濟與股市的表現明顯背馳 經濟教科書有云 股市會比經濟走前半年 真的但願如此!

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融資難

本港地産大亨劉鑾雄曾說過, 旺市時一元和弱市時一元的價值是完全不同, 事實上確是如此。

華懋集團今日宣布成功完成一項總額達80億元的銀團貸款, 若在十多年前 就算有新聞報導 都係順便提下就算, 因那時在香港有點名氣的商家, 誰不持有逾百億元的預批銀團貸款? 但今時不同往日 要借80億元發展地產 談何容易! 這亦足見華懋在商界的地位及家當雄厚。

當年的新世界發展 兩次大比例供股都能輕易完成 股東權益不夠兩千億元 總負債高達3477億元 另加不列為負債的474億元永久債券,都仍有銀行願意貸款給它。至於近日減慢了出售資産的進度 或許是頭寸已過危險期, 集團不想太殘價出售核心資産, 這亦無可厚非 因靚資產賣一件少一件 將來就更難以翻本。 

致於四大財閥中的恒基地産,財政就相較新世界發展好得多。 去年底總資產為5312億元, 總負債1906億元, 負債比率35.8%。 加上不知中環地王是否已有充夠減值, 負責比率已屬偏高水平, 幸恒地並無發行永續債。至於負債中有662.1億元大股東借款及35.2億元同係公司貸款,並列為非流動負債 ,因此令流動比率有近3倍的安全水平。持有現金存款180億元, 再加上業績公佈後完成發行於2030年到期CD 集資80億元, 令現時現金高達260億元, 今年資金鏈應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窗口股估值偏低 2

恆生指數收報25538 升408點 成交額 3,330億元 超過3千億元大成交兼已全日最高位收市。就算係新手 都看得出牛仔獲進一步確認。大市明顯轉旺 但窗口股卻不升反跌 跑輸恒指 雖然前時4大窗口股股價已上升不少 但估值依然頗為偏低。

粵海投資屬省級窗口股 主要業務為水資源、能源項目投資以及道路、橋樑營運。上海實業屬上海市級窗口股 主要從事基建設施、房地產、消費品業務。北京控股主要從事公用事業 含管道天然氣及燃氣相關投資、啤酒及自來水處理。天津發展為綜合企業 包括供應自來水、電力、醫藥及提供港口服務。




2025年7月22日星期二

窗口股估值偏低

 恆生指數收報25,130升135點 成交額2,660億元。

京東集團(9618)繼發展內地外賣行業後 又斥資40億元買入佳寶食品超級市場70% (即整間公司估值57億元)。有了京東這個大靠山,前景自然可看高一線。但由於是私人公司,就算想買入也不行,況且筆者覺得買入價偏高,涉及投資相對于京東的規模只屬小菜一碟,影響有限。

上海實業(363)今天股價創了3年新高,同屬直轄市窗口股的天津發展(882) 亦值得調研,其業務涉及公用設施、醫藥、酒店及港口服務。現價報2.7元 市盈率5.28倍 股息率5.18% 市值近29億元。集團最大賣點為估值低 PB0.23倍。 資產表良好  負債比率21% 流動比率2.33倍 持有現金儲備63.8億元 是總資產28.7% 或集團總市值2.2倍。


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7月21日)

恆生指數收報24,952 升126點 成交額2,546億元。

迪生創建(113)私有化計劃失敗,股價曾急挫超過30%, 相對收購價大幅折讓。從樂觀方面看, 大股東都願出價7.2元私有化,足證迪生的確物有所值, 單持有32.75億元現金 已相當於總資產67%或市值1.71倍。負面因素係一年內不得重提私有化。

南非Naspers於上星期減持37.1萬股,平均每股作價516元,單日套現逾1.9億元,減持後 集團仍持有騰訊權益22.99%或21.08億股。這批股份 市值高達10961億元。

自巴菲持Warren Edward Buffet宣布退休,巴郡Berkshire Hathaway股價已下跌逾 12%,罕有跑輸標普 500 指數,將軍一去! 巴郡是投資公司,榮辱全賴領導層眼光。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擁有渣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及巴菲特, 兩位投資界的泰山北斗, 不幸的是前者已先遊, 後者快將退休。 巴郡前景實在令人憂心。   

2025年7月20日星期日

調研恒生銀行

恒生銀行(00011.HK) 今年上半年的業績 應在七月底公佈 大行預計盈利將因淨利息收入減少及信貸損失增加而下調。預計淨利潤將按年下降双位數字,盈利前景只屬一般。近期HIBOR一直低於正常水平,對存款充裕的大銀行反而不利。只好寄望於非利息收入增加,而期內股市交投暢旺確有利於股票佣金增加。恒生的市賬高達1.46倍 為同業之冠 假若末能維持增長 現價估值就有點偏高。

股民最憂心的是本港商業物業價值大幅下跌 而恒生或許是相關貨款主要銀行之一 較高的撇賬風險不少。恒生銀行確實是間優質銀行,但大環境如此 可說非戰之罪。

現價122.6元 市盈率13.1倍 股息率5.54% 市值2307億元。


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

外國在國內的投資情況

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報告。2023年 各國在大陸的投資情況:新加坡97.8億美元、荷蘭53.3億美元、日本38.8億美元、韓國35.1億美元、英國34.1億美元、美國33.6億元、德國19.2億美元、法國13.6億美元。而令筆者好奇的事開曼群島有35.1億美元、 維爾京群島68.5億元 這兩避稅國應屬代客泊車。

據美資大行高盛估計美國機構投資者目前持有約8,3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包括A股、H股和ADR,如果包括香港境內公司則約為9,600億美元。

近年中東油元正加大中、港兩地投資,阿布達比投資局投入22億美元買入蔚來2.94億普通股。卡達投資局以2億美元認購大金蝶軟件4.26%的股份 。早前以持有香港電燈 19.90%權益、卡塔爾航空公司則持有9.99% 國泰航空股票。

星加坡主權基金 淡馬錫控股向來重倉中、港兩地 累計投資額約591億美元 佔該基金資產18%。

來自韓國消息 該國公民約持有近54億美元中港股票。


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

酒店業寒冬期未過

香港酒店板塊不知何解 不論香港經濟如何 總是升就升得少 跌就跌到突。除了重建改用途外 正正經經做主業 已好難取得合理利潤 酒店好多利潤已是租金收入。傳媒、餐飲 加埋酒店業都係不沾手為佳。 廣告中的銀行存款利息 只係宣傳而矣 要看清條款  要收息不如買2手i bond、 外幣定期  甚至冒點風險 去買高息穩陣公用股。政、經大氣候 我般小人物無能為力。 但起碼要為自己守護好僅有血汗金錢 不要人講就信 堅持不懂不投資。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日本仔有好推介

恆生指數收報24,498 跌18點 成交額2,364億元。除了成交量尚算合格外 今日大市表現一般。各大券商對恒指目標預測: 大摩24,500點、高盛23000點、滙豐25,830點、花旗 25,500點、 中銀國際 25,830點、光大證券 25,000點、瑞銀 25,000點、 渣打25,700點、 耀才上望24000點。

籌完逾八百億以為起碼有兩、三年太平日子過 怎料又傳出要籌多百多億。真係[拾七], 看少隻算了。 至於地產板塊業績 真的難以樂觀 最多博減息升多小許而矣。租金收入不減已屬難能可貴 賣樓不蝕本 直頭要裝香還神。

日資大行野村國際列出港股首選(見圖)




邊個夠我笨?

股神名句: 炒股不要輸錢為第一規律、而第二規律就係不要忘記第一規律。但名句人人知 為何大部份股民都係輸多贏少?  這主因不外乎 明知在投資上第一大忌是眾地勿企 別人恐懼時進取。 但卻不去調研怎樣去衡量恐懼是來自大眾的無知 或真的有隻大蛤乸隨街跳。2).貪便宜兼數字盲 總覺得一元股價的公司跌至一仙 就以為超扺買 因跌了99% 而且港交所是不會容許少於一仙的股價成交。心理上又認一元股價的企業 比一百元股價便宜 所以送股拆細都視為好消息。 若然閣下真的相信這些數字遊戲 筆者都不便多言。當然股市又怎會有這麼蠢人? 實情是大部份人都知道這是音樂椅遊戲 只是自戀覺得比人精 會適時下車。同樣情況也發生在老千股身上 覺得大老千難做 退而求其次做個小老千都不錯。 一於來過邊個夠我蠢的遊戲? 通常這類老千股又有個暱稱叫做龐氏騙局合法板。

題外話: 又有人受騙帶億元債券去匯豐銀行變現 但筆者個人認為 這應不屬騙案 而屬於醫學上精神科問題。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港府5大收入

恆生指數24,517 跌72點 成交額2,589億元 雖只跌了0.29% 但大成交兼最低位收市 令股民怎能安心 但入得股場 預左啦! 

據聞機場航天城估值介乎150億至170億元之間,相對投資成本200億元。發展商新世界(017)或許錄得虧蝕15%-25%。假設能賣得出 對新世界是利多於幣 航天城現今仍未能提供收溢 皮費依然要付 還有年年億億聲的利息開支,倒不如早點止蝕,長痛不如短痛。

今年特區政府又有赤字已成定局 須要開源節流係人都知。 但知易行難 試看港府近幾年的主要收入 含利得稅、土地收入、印花稅、投資收溢及薪俸稅。那一項有大幅上調的空間? 約增加稅種 在現時經濟還境下 象用火水救火。 若問筆者有何解決方法 自問真的想不出 或許真係難為了波叔! 




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

憎人富貴厭人窮

恆生指數收報24,590 升386點 成交額2,884億元。大成交兼以全日最高位收市 有勢呀! 

耀才證券金(01428) 52周股價低高位1.45元-14.86元 還以為眼花 升了逾10倍! 今年4月大股東賣盤,將持有的50.55%股權賣予阿里系的螞蟻控股,每股作價3.28元,合共28.1億元。就因為接貨者是螞蟻控股,給市場無限憧憬,股價急升 今日收巿價報13.82元。港股機會常有 只是難已把掘到 或不夠能耐賺多些。散戶每喜蝕本就短線變長揸、獲利就長線變短炒。

人性好複雜 憎人富貴厭人窮也是常態 地產大好友湯文亮先生 前時贏得太易 戒心不足 終於出事。其實投資不是輸就是贏 勝敗也是家常便飯。湯生或許不想錦衣夜行 順景時於傳媒面前 口氣大了些。這亦是人之常情 非大奸大惡。但一般大眾對別人的成功並不會感到開心 相反別人慘過自己卻容易接受得多。這亦解釋到傳媒為何對湯生投資失誤這麼看重 因知這些報導能吸引到較多讀者。


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調研周生生集團

 周生生集團 上市編號:116 現價8.4元 PE 7倍 PB0.45倍 股息率6.07% 市值56.42億元。

財務狀況: 去年底持有現金及等同現金為13.36億元,未動用之銀行融資總額為61.83億元。股東權益124.3億元、淨資本負債比率為29.7%、流動比率為2.6倍、全屬合理水平。亦並無抵押資產,可見集團在金融機構中的商譽應不錯。加上去年動用約3千萬元 以每股平均價6.36元(今天8.4元) 購回了合共471.4萬股 隨後已註銷。亦顯示出管理層也覺得周生生的估值被低估。

主要業務包括製造及零售、鐘錶分銷及貴金屬批發,前景卻一般 一來競爭大 盈利有倒退跡象 至於剛結速的股票經紀業務也屬明智 割喉式的惡性競爭 快將令本地中、小行無處容身 早點結速少了個包袱也不壞。

重要資産:持有3,326,800股或0.26%港交所股份 去年底價值9.81億元 今天市值14.09億元 賬面增值4.28億元。單這項資產以相當於集團總市值約4份之1。

筆者個人評價: 主業前景頗難預測、涉及經濟環境不明朗、行業競爭、金價及外匯變動...等。同樣會左右業務的成績。至於賣點 估值較同業便宜 六福PB0.95倍 周大福更高至5.35倍、股息率吸引。持有港交所股權成本超低 沽出部份已對盈利增長甚有禆益。


外賣三國志

 外賣三國志正式上演 要收入不要利潤絕非營商之道 資本家怎會不知? 講來講去 無非想以本傷人 淘汱競爭對手 壟斷市場 然後.....。但他們無可能不知道外賣 並非利潤豐厚的行業 就算給你壟斷市場 加價太多 自然失客 因加得減 太出位易引起政府注意 一條反壟斷條例就要打回原型。但外賣三雄 絕非吳下阿蒙 位位都是在商場身經百戦的勝利者。何需我般散戶教爸爸行房 或許又係與大數據有關?

恆生指數收報24,203 升63點 成交額 2,103億元。特朗音喊打喊殺逼鮑威爾減息,就象個病人家屬逼醫生落重藥治病。若然下重藥冇問題,正常的醫生怎不早就做了。看來老飽鼎不到太耐 下次議息加25個點子機會率大增。這無擬對負債偏高的公司十分有利 尤其是磚頭幫 能否渡過這次經濟大調整 都頗為依賴減息的速度和減幅 用以舒緩持續下跌的地產市場。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周日閑話

看到新聞 又有金融機構出事 涉及人數有六位數字 金額高達逾百億元。又係龐氏騙局 以月息1%作餌+層壓式推銷的低級騙局 就能輕易成功 運作了這麼多年才出事 。說句刻薄話 莫非十多萬受騙者個腦是用來裝飾的? 可況受騙者主要為中產人士或中、小民企老闆 並非一般無知大眾。 後來有位乜乜專家解釋 不少受害者亦知是個騙局 只覺自己比別人聰慧 定能適時落車 一廂情願以為自己也成為騙局中的受益者。

好多年前和女友去看一套電影叫Terminator 由於有更吸引的事去辨 所以分心 都不知銀幕上套戲是幹甚麼? 只記得男主角超大隻 槍戰戲拍得不錯 多年後翻看 才知套氣是講述 人類犯賤去發展AI 怎科走火入魔 AI發展到有判斷能力 喧賓奪主去反人類。當時只覺套戲只是天馬行空 但現在愈想就愈驚!

 一個體弱的澳地利青年 去德國參軍 由於體格不合標 被安排去當傳訊兵 但好不幸 這位青年中了毒氣  眼睛受了傷 卻盲不了 康服後回到前線服役 在一次行動中 被一名英國士兵舉槍標準 但見這位衣衫襤褸 骨瘦如柴 連槍都無枝的轉令兵 審問了幾句 就放他離開。又有誰能料到 這名英國士兵因一時心軟 卻無意中害死數以百萬計的無辜性命 這位被放生的德國兵仔 叫阿道夫、希特拉。但也不能怪責那位英國下士 就算他當時真的開了槍 後世又怎知他曾挽救了逾七千萬條生命? 只怨天意難違!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內需具挽救經濟衰退能耐

香港特區政府發行1200億元債券  每年要償還相關債券利息、只係40餘億元  比「二元計劃」交通津貼所花的公帑還要少,不用大驚小怪。香港依然好富裕、 看下外遊人數?  銀行體系內總存款額17.6萬億元 、港股總市值42.7萬元、 MPF超過1.2萬億元。若然以平均人口比例計 持有美股金額 香港市民或許比美國公民還要多。世界早已變了 節衣宿食 有錢不用 實在累人害己 內需大增實在是挽救經衰退的靈丹妙藥。

香港特區擬發穩定幣交易牌照 相當明智 總好過虛擬幣般[冇王管]。穩定幣發行者起碼要有相關貨幣資産作儲備 而出了事都知道找誰算帳。但對銀行滙款業務 長線來說或許是災難性 因在交易成本方面跟本無法競爭。還有一個十分亮麗的憶憬 若他日以人民幣、港幣為單位穩定幣有大量交易。 這對中、港債券的需求必然大增。穩定幣若能提供預計的功能 。起碼能減輕對SWIFT的依賴。


調研嘉里建設

 以現價19.9元計 嘉里建設(0683)市值288.8億元 預測市盈率約9倍 PB0.28倍(NAV $71.18) 。24年底基礎溢利按年增加25%至39.73億元 主要由發展物業收入帶動。每股全年派息維持1.35元 需款約19.58億元 股息率6.78%。

財政情況:  負債與股東權比率為42%  屬偏高水平、流動比率為2.56倍。但流動資產中含434.8億元物業發展項目, 以現今樓市情況 能否順利速速套現 實屬未知之數。管理層亦明白地産整體還境不妥 未來兩年將重點放在減債方面  接下來有望推售元朗大棠路十八鄉二期項目、土瓜灣項目,以及已獲預售樓花同意書的康城項目。

至於集團融資支出 帳面為3.78億元 但加埋利息資本化的22.8億元 實際支出高達26.6億元。而集團最稳陣的收溢來自約40億元租金貢獻 至於賣樓利潤約為30億元 但恐業績波動。

綜合評估: 最大賣點自然資產折讓大、派息尚算吸引、 大股東作風王道兼財力雄厚。但現時整個地産板塊估值相當偏低 綜合條件比嘉里強的多得肯。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財經日誌(7月11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39 升111點 成交額3,239億元。港股底氣十足 在外圍政、經還境象夢又象花的情況 仍有此表現 已屬交到功課 可況又有大成交支持 不似虛火。股市刺激之處在於難以預測 甚至違反常理* 參與者多只爭朝歹 那怕明知是音樂椅甚至龐氏騙局 總以為自己會比人聰明 會識得落車? 

中原樓價指數按周微升0.09% 連升4周逾0.8% 起碼有止跌跡象 磚頭股價早已率先助慶 但買樓是常人最重要的決策之一 (或許只係僅次於娶妻生子)。不要受雜音影響 自己命運自己決定。聽見議作參考當然無問題 但先看[管問]有否利益衝突 往績如何 亦可逆線思為 例如中原施老闆某日唱衰樓價 可信程度就應加分。

*正為生存而戰的新世界發展近半年股價升了約25% 大幅跑贏現金滿瀉的信和置業13.1%升幅。  

沽出中國平安

滙豐控股股價創3年新高 靠的是不錯的業績、慷慨派息及不斷回購股份,筆者覺得友邦保險與其頗為相似。最高執行者同為一人、 同是國際大型金融集團 派息雖不及滙控多 卻勝在年年有加冇減 管理層同係專業人士 非靠血緣定職權。  

周大福創建計劃發行於2027年到期的8.5億元2.8%可換股債券,初始換股價為每股7.67元,較上個交易日(10日)收市價7.52元溢價約2%,淨集資約8.43億元。溢價這麼少 金額又不大 倒不如直接發行新股了事 避免財務結構簡單複雜化。

外圍鑊鑊新鮮 內圍亦好不到那裡 但股市表現卻剛巧相反。我般輸不起的偽中産都係謹慎為上 看討論區有年薪逾百萬者都出文申訴生活艱難 第一感覺是在晒命 看埋內容卻非離地 香港生活費的確趕英超美。

 剛收到股票行短訊 沽出中國平安成功 執番萬多元 計埋新鴻基 夠今個月生活費 今晚和內子去大家樂撐枱腳慶祝!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新地應承勢發CD

繼恒基地產(00012)建議發行80億元2030年到期可換股債券,年利率0.5%,初始換股價36元。本地四大地產商中 盤數最健康的長江實業(01113)亦承勢發行20億元中期票據,票面息率3.01-3.33%  屬近期企業票據息率最低的一批 為何這麼優待李氏家族? 當然非因李家兄弟生得叻仔 而是長實最不等錢用 (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額比率僅約為4%) 金融機構的DNA是你趆有能力還錢 它就越想借多些錢給你。剛成功獲銀團再融資882億元的新世界(00017) 有傳須加快出售資產減債。據估計直至去年底 集團於國內投資物業市值約500億元。 而傳出上海K11的出售意向價逾30億元。既然恒地都發CD、實力更強的新鴻基地產(00016) 大可照板煮糊 承大市仍資金充裕 也發CD吸取平錢 就算只用作減債 每年可節省利息就超過3億元。


四萬億美元新股王

昨日Nvidia (NVDA US)股價曾高見164.42美元,市值超過40118億美元,成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4萬億美元是甚麼概念? 是擁有逾2300家上市企業的港股總市值73.1%、18間滙豐銀行或香港持區政府過去超過1/2個世紀的收入總額!

港滙已多日處於7.84弱方 但港息卻象永垂不[起] 與美息差距越拉越闊 驚死班投機客不肯去做carry trade 筆者真的摸不著頭腦 攪甚麼呀! 

市場向來是高息主義者居多數 認為派息才是硬道理 亦是股價能否獲得合理估值的重要底氣之一。據美資大行高盛預計。今年中國上市公司將派發共計3萬億元人民幣股息及回購金額達到6千億元自身股份,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中資股份派高息 必然要受中央政府祝福 及順應國策才能成事。這對低殘的中、港股市 看來將獲益不淺!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恒地股價調整過大?

 恒基地產(00012.HK)計劃發行80億元2030年到期可換股債券,年利率0.5%。初始換股價36元,可兌換新股約2.22億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4.39%。消息公佈後 恒地股價曾調整超過一成 涉及資金約120億元,這已相較將發行可換股債券的金額高出一半,照理這消息應屬中性偏好,恒基地產是否跌多了?

看去年報表 持有現金179.2億元 足夠償還1年內到期債務 若今次發行CB成功 又多了80億元週轉 財政更為健康。現價報25.9元 、PE 19倍、股息率約7% 市值1256億元。

* 淨負債比率21.1% 應不計662億元大股東貸款。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

財經日誌(7月8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48 升260點 成交額2,132億元。港匯7.8493 仍係偏弱。

國泰君安(1788)在幾個交易天內 股價曾狂升了近5倍 涉及資金超過500億元。主因為正式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但有否研究過這類牌照將會派出多少個? 有甚麼潛在價值? 但對於現今真相不重要的年代 謹慎只會坐失良機 勸人不熟不做 或許會變成阻人發達。筆者亦無為只討未趣 甚至好心做壞事。約了舍弟去中環茶聚 看到恒基幅地王(中環海濱三號)已有不少建築物 又想起前時新聞報到有美資企業承租了22萬呎寫字樓 月租逾3千萬元。這對恆基地產 無疑是個正面消息。此交易創下中環核心區歷來最大單一辦公室租賃紀錄。




2025年7月7日星期一

外賣大決戰

2018年9月,美團(03690.HK)在本港上市 IPO價69元,2021年2月份,曾創下2萬7千億元市值*,每股超過340元的紀錄。當時美團全無基本因素支持 全靠有心人財技了得。記得沈大師好認真勸過股民 不要胡亂做空美團 因其背景甚強 無數[叻人]給他挾死 多過病死!  而[外賣王]的實力不用質擬 去年底持有逾980億元現金儲備 理論上應無懼外來挑戰。但不知何解 [外賣]又不是利潤率特高的行業。卻誘來不少響當當的競爭者。京東(9618.HK)已夠利害 更來多個 阿里巴巴(9988.HK)旗下[餓了麼] 而且排明車馬不計成本 爭奪市場份額。 這對消費者 甚至外賣從業員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但對美團、京東及阿里股東 卻剛巧相反。阿里健康早前發行CD 讓母企-阿里巴巴套現逾百億元現金 或許是用作鬥燒銀紙搶市場。

*市值排行第三 僅次於騰訊控股及阿里巴巴。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

調研中國平安(2318)

中國平安是全球最大保險企業之一 市值(A+H股)合只15071億元 金融機構 信譽及規模至為重要 這方面平保明顯達標。又與其說它為保險公司 但實質為一間綜合金融集團 業務涉及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 而相關業極且協同効應 這亦使中國平安較同業更具優勢。

過往集團的營運亦非一帆風順  例如早前的上海來福士廣場、華夏幸福不動產、北大方正重組及曾成為碧桂園第2大股東 都為集團帶來頗大負評。但股價近5年調整了38.5% 相信已有足夠反影。而據國內[雪球]文章顯示 今年初平保仍重倉大型內銀及滙控股票 這方面的隱藏利潤 或許數以百億元計。

股價/派息往績: 2004年中國平安H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IPO價5.165元(經10送10調整) 首年派息0.06575元。現價50.05元 去年派息2.7557元。

最新季績: 2025年第1季,中國平安用以衡量其持續性經營業務表現的指標—歸母營運利潤,實現2.43%的同比增長,其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歸母營運利潤 同比增長近5%。新業務價值率達成32.0%,有10.4個百分點的同比增長

中國平安H股(2318) 市盈率6.57倍 股息率5.56%(未計股息率)。

利益申報: 筆者持有中國平安H股權益。


2025年7月5日星期六

地產將成夕陽行業嗎?

 


近日地産股的負債問題再成熱話 新世界雖再融資成功 但只係增取到時間 不出三年又要再擔心過。最穏陣自然是信置、 長江象無心戀戰 樂觀看博佢套現分錢。新地雖四平八稳 但一切要看整體地產還境。新世界大到不能倒 才獲政、商支持 但次級的地産股就難說。筆者個人只對信置及嘉華有興趣 前者派息有保障、後者則博送銀娛股票。

信置(083) 現價8.73元 PB0.45倍 股息率6.64% 市值798億元。

嘉華(173) 現價2.02元 PB0.15倍 股息率4.45% 市值63.7億元。

*圖上負債比率未計永續債。 **恆地大股東貸款雖不用付息 但始終都要償還。

美元危機

美元被高估以經不是今時今日之事 聯邦政府年年入不敷出 赤字及外貿逆差巨額都嚇壞人 國債已超過36萬億美元 平均每位美國公民負債超過10萬美元。 其中大部份為近三屆總統任內累積得來 而且勢頭更有惡化跡象。

但美元霸權 將所有負面因素壓下。首先美刀是全球最重要通貨 幾乎所有央行都以美元的主要儲備 美國庫券規模、流通量及理論上無違約風險 再加上全球主要商品都用美元為貨幣單位報價 使它的霸權地位  更難找到競爭對手。加上全球GDP十強 除了中國和印度外 全是美國的小兄弟 雖然明知美元被高估 也不便太明顯去損害大當家的利益 就當交保護費吧!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靠借度日甚至輝霍 始終會有爆煲的一天 而這一天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某智者曽說: 長遠來説 大家都是死路一條 又何必想得太多? 這亦是人類邏輯往往互相矛盾之處 既然如此 又為何要攪還保? 全球每年花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去攪還保 有多少成績 筆者非專家 不便胡說。 但假若以同一筆錢去發展民生 這個世界肯定會在[短時間]內美好得多。 史前並無人類弄壞這個星球 但它也曾自毀過數次 火鳳凰 從新來過。 而且與大自然相比 人類的能力實在太渺少了。相對去阻止超級金融危機出現 以人類的能耐 就更有把握得多。

環保當然是對的 但切勿捨近求遠 下次超級金融危機爆發 幾乎可以斷定必先於環保大災難 但不要無知到認為金融災難只是銅錢多寡的小問題 因以人類的劣根性 遇到危難多會選擇以武力 甚至互相殘殺來解決問題。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

淺談友邦保險

據資料顯示: 2015年 友邦保險(1299)上市,在公開申請中,有兩名超級大戶,每人斥資57億元認購。兩張申請 涉及資金合共逾114億元。據悉這兩張「頂頭槌飛」的認購者全屬香港首席狙擊手及相關人士。

當年的招股價為19.68元。而今早有4手合共3.94億股,每股作價68元沽出,涉及資金約268億元。假設沽貨者真的是首度股壇狙擊手 這批貨共獲利190億元。還未計期內所收取的股息。

若然只是大戶個人的私人資產變動 那麼筆者個人認為現價的友邦保險69.15元 市盈率14.4倍 股息率2.53% 市值7350億元。若撇除股息率偏低外 已具投資價值。況且友邦巿值大 為恒指5大重秤成份股之一 有心人要舞高弄低大市 又怎少得友邦股份的參與?

利益申報: 執筆時 筆者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判斷純為個人推測 資料主要來自星島頭條。 

後記: 友邦賣家是科威特投資局。

財經日誌(7月4日)

昨天友邦保險(01299.HK)才回購401.82萬股,每股作價介乎70.65-72.4元,涉資約2.88億元。但今早股價卻曾跌了近5% 低見68.6元。主因為今早市前錄得超大手交易,4手合共3.94億股,每股造價68元,較前收市價低6%,合共涉資268.19億元。這以較自普通決議案通過(2025年5月23日)至今,公司累計購回9,425萬股為多。筆者有點衝動於68元以下 買些作貨底。

阿里巴巴(09988.HK)宣布發行逾120億元發零息CB轉換股債券 轉換價相當於每股阿里健康(00241.HK)6.23元,較其昨日(3日)收市價溢價37.8%。正面看換股溢價高 接貨者明顯看好阿里健康 負面看阿里巴巴是減持阿里健康 而非阿里健康發新股作發展。

早年騰訊控股(00700.HK)分派美團持股,主要股東的Naspers共獲分2.58億股美團(3690.HK.) 以市價121.7元計,貨值314億元。Naspers已公佈不排除會減持美團股份。

個市好小小 套現行動就湧現,真掃慶!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沽出新鴻基(086)

恆生指數收報24,069 跌151點 剛巧把昨天的升幅全數報消 成交額 2,312億元。

匯豐控股(0005)宣布,計劃以約2.6億英鎊 出售英國人壽保險業務 該公司去年稅後盈利為0.26億英鎊,PE 10倍賣出壽險資產 尚算不過不失 局勢混亂 精簡業務 套現27.8億元也合理 消息屬中性。預計整項交易於2026年初完成。收到差餉單比上季多了500元。按計劃沽清新鴻基(0086) 執番一萬多幫補家計。 據聞新世界逾882億元再融資終於攪妥 現又輪到英皇國際陷166億元違約 負債高兼具風險的上市公司 還有不少 例如麗新、九建及遠東發展。 友人問我對IPO有何看法? 我想或許象玩盲盒心態去抽一手也無壞。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財經日誌(7月2日)

返郷過了三天農村生活 很捨意 擇了兩個大東瓜 親自做了兩個東瓜盅。 二、三十人都夠吃。 麗枝樹、芒果 村內都長滿好多 條邨大家都相識 所以任擇無妨 家家都有車 出市區才一句鐘好方便。 但最大問題是村內工作職位有限 找工作不易。

見新鴻基明天大有可能到價 若賣得出淨袋一皮 都係落盤試下 賣出幫補一下今次渡假錢 親友在中山以二千五百人仔租出一個百二平的小區單位  我想去八卦下都不方便 因租客已入住。

恆指收報24,221 升150點 成交額2,402億元。本港地產股終於受到合理些的估值 尤其四大財閥旗下的磚頭上市企業 勢頭都不錯 頭三隻筆者冇意見。但新世界卻只因借到錢還債而上升 就真的有點牽強! 還有想不到 騰訊控股的南非大股東Naspers 當年分到的2.58億股美團 原來連一股都未沽 管理層公開唱淡美團前景 不排除會減持 該批貨市值324億元。



 


2025年6月29日星期日

寶勝國際具私有化慨念

寶勝國際(3813) 現價0.53元 PE5.25倍 PB0.3倍 股息率11.3% 市值28.2億元或人民幣25.7億元。寳勝2008年上市,IPO價3.05元 ,2018年大股東提私有化,每股2.03元,未有成功。若現時再提私有化,會省卻大筆資金 單靠寶勝本身資金已綽綽有餘 吸引力超大  。

於去年底 寶勝持有現金及存款達27.03億元 (人民幣、下同) 這已相等於集團市值的105.4%。銀行借貸總額為0.39億元 淨現金26.64億元  資產負債比率為0.4% 財政相當良好。

*大股東裕元工業佔寶勝62.55% 。


新鴻基地產 (負債編)

香港地產股的榮辱 全賴樓價復甦 至於何時才重見家鄉 筆者都好想知道 新地是行業龍頭 管理水平不用質疑 但若整體環境欠佳 就算誠哥肯出山 都無大作用。

新鴻基地產的債務情況:


  

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

新鴻基地産 (資產编)

新世界發展(017)逾850億元香港史上最大額單一融資項目 據聞已辨妥 最起碼新世界短時間內不會執笠。但由於大部份屬再融資 而非減債 前景仍難以樂觀。最要命的是集團不少新建成的貴重收租物業 預計租金收入會比預期為差距甚大。賣樓成績又一般 能速套現的資產賣少見少 確實令投資者擔心。家兄亦持有017股份權益 好彩只得一萬股。

地産業不景氣 相信也不用筆者多言 就拿龍頭-新鴻基地產(016)作調研 最貴重資産自然是收租物業 佔集團有形資產價值超過一半 以其每年租金逾200億元 顯示出估值並無水份、至於次項重要資產 發展中物業、土地儲備及農地 撇帳是否足夠 就不得而知。集團的速動變現資產及可動用融資貸款起碼有三、四百億元 象同業新世界發展般出現的資金鏈問題 理應不會在新地身上發生。市場亦早已表態 一年間新地股價升了30%。


 

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

物業 Vs 地產股

 


一年前(2024年6月)中原物業指數報143.38 今日報136.13 跌5.1%。相反全港9大地產股價 除了新世界發展外 餘下8隻全都跑贏中原物業指數 其中新鴻基地產、太古地産、領展房託、恒基地產更屬大幅跑贏超過三成以上。住宅物業指數 跑輸地産股股價 實屬罕見。至於淨租金收入相對大部份地產股股息收溢 相差更以倍計!

恆生指數收報24,284 跌41點 成交額2,751億元。



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

財經日誌(6月26日)

恆生指數收報24,325 跌149點 成交額 2,617億元。近期累升逾1200點 調整150點 亦好正常。幾日前國泰君安(01788.HK)股價才開始喪升 今日就輪到中旅香港(0308.HK) 股價曾飆升逾140%。 不敢阻人發達 記得識上車 同時也要記得識車呀! 今日HIBOR升番 港滙又處7.849 。先前大地產商(新地、長實及恆地 股價靜雞雞爬上52週偏高水平 今日平均微調約2% 也可接收。 

AEON信貸財務(00900.HK)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17.59億元,按年升8.4%。純利4億元,按年升2.1%;每股盈利95.63仙。派末期息25仙,上年同期派24仙。全年派息合共49仙,以現價7.16元計 PE1.3倍 股息率6.84% 市值約40億元。

AEON是筆者投資組合的常客 大約在6元才買入 有8%高息支撐。該財仔股綜合條件不錯 可惜規模少兼交投疏落 買/賣不易。 


抽水

市旺 企業把握機會吸取資金  1).順豐擬配售7000萬股新H股,配售價為每股42.15元,配售所得款項總額為29.5億元及擬同步發行29.5億元於2026年到期的零息有擔保可換股債券,初始轉換價為每股H股48.47元,悉數轉換將可轉換為約6085.9萬股H股,渉及資金29.5億元。3).眾安在綫配售2.15億股新股,每股配售價18.25元,配股抽水約39億元。4).君聖泰醫藥,擬配售6000萬股新股,配售價2.21元,集資1.32億港元。5).最大單為建設銀行行向財政部發A股集資1100億元。另會計師行德勤港今年IPO集資額可達2000億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吸水是一大功能 看數據顯示 抽取資金已達正常水平。

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

獅子銀行滿血復活

滙豐控股(0005.HK)去年全年多賺6.5%、今年首季按年卻跌25%。但大行一至認為勝於預期 將評估由[一般]升格至[良好] 加上慷慨派息兼幾百億元回購 匯控股價就由52週低位升了56.3% 至今日收報95.6元。以往績計 PE9.8倍 股息率7.08% 市值16714億元。

至於是否升過籠就見仁見智 首先市場預計今年仍有減息的可能 銀行息差會收窄。 內房、港房的壞賬是否須要有較大的撥備仍未得知。 而其上市附屬恒生銀行(00011.HK)的相關壞帳 亦須列於匯豐的資產表內 去年派息每股約6.8元 其中1.64元為特別股息 今年應該不會再有得派 撇取特別息 股息率將降至5.14%。吸引力大減 當然滙控股價仍有一個優勢。它是恆指成份股中 三大重秤成員之一  有心人要將大市舞高弄低 怎能少了滙控的參與? 

國泰君安(01788.HK)股價單日大升近2倍 成交額163億元 壯家好猛 並非乾炒。但其股東人數不多 敢膽高追者更少 看來得益者有限。相反匯豐控股(0005.HK)的股價 每天升了多一些 股價低調升破3年新高 據Grok資料估計 獅子銀行的股東人數為港股之冠。合理推斷 5號仔股價應未升完  受惠者人數或許數以萬人計。

 恆生指數收報24,474 升了近300點 成交額2,678億元。


GDP


用GDP去衡量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 未必百分百準確 但起碼是最具認受性的一種方程式。作為1980年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經濟起飛已威脅到美國的龍頭地位,美國當然不會視若無睹,一條廣場協議 就結束日本經濟起飛後快速竄升之勢,逐漸演變為緩慢增長、停止增長乃至嚴重衰退。當年日、美GDP比例 仍低於現今中、美。看來筆者祈望大家能和氣生財 只屬一廂情願而矣!

恆生指數中午收報24,362升185點。今早焦點股應是國泰君安(01788.HK) 獲批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股價曾升逾倍。


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

財經日誌(6月24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77 升487點 成交額2,404億元。港元定期存款這麼低息 除可轉做美元定期外 還可以在港交所買入二手i bond。兩伊衝突有緩和跡象 港股乘勢而上 論估值 港股確實遍低 若信心復常 應仍有上升空間。可況自己人持重貨 大行估計近年北水淨流入逾1.2萬億元。 外資想攪事都無籌碼 或許見做低不成 索性做好 有錢齊齊賺 何必一定要參與零和遊戲。新股潮都末熱 就給你冷靜下 今晚2隻新股暗盤均報跌。切勿殺雞取卵呀! 拜託! 港股兩極化 賣公仔 PE近百倍 市值超過3千億 都仍有大把人高追、相反資產大折讓 股息七、八厘的高息股優質股 卻無人問津! 比特幣已夠神奇、現又來個穩定幣。現今好象仍不缺發達機會 可惜有些錢 筆者真係無本事賺! 


2025年6月23日星期一

調研大家樂集團

大家樂(00341)公布全年度收入減少 1.4%至 8,568.3 百萬元,股東應佔溢利2.33億元,同比跌29.57%,末期息25仙,連同中期息15仙,全年派息40仙,同比減少29.82% 怎看都是一份差勁的業績。收入微減 股東溢利卻大跌近3成 主因為毛利率下調1%至10.4% 不要小看那1%,涉及金額就高達85.68百萬元。

財務狀況良好 截至今年3月底 現金約 1,054 百萬元,可動用銀行信貸額為 813 百萬元。集團於同日的流動比率為 0.8。集團的借貸為 305 百萬元,並無負債比率。

現價6.8元 市盈率16.9倍 股息率5.88% 市值39.44億元。

香港飲食業前景的確令投資者擔心 筆者個人認為整個板塊都吸引力不大。



2025年6月22日星期日

郭家私有化國浩之心不死?

2012年國浩集團(00053)大股東郭氏家族提出作價88元私有化,結果計劃告吹。2018年再以135元私有化 又失敗。現價國浩66.3元 PB0.35倍 市值218億元。大股東現持股高達85.28% 街貨只值32億元。就算不計通脹 現價的國浩比起前兩次私有化的作價分別折讓24.7%及50.9%。第2大股東Elliott亦已將9.72%持股於去年沽清。再加上近年,地球村天災人禍不斷 股市難以合理價估值 這無疑有利大股東重提私有化 成功的機會理應更高。

 特朗普再辱罵鮑威爾不減息 恐嚇要炒他魷魚! 若能炒早已炒了 鮑威爾明年6月任期才滿 到時的美國總統是否仍是特朗普也說不定。中午恆生指數收報23,530 升292點。港匯7.8492 不似有大量資金流入。


2025年6月21日星期六

調研旭日企業

旭日企業(393)主要業務包括金融投資、服裝零售及出口,以及室內設計及裝修工程。等業務。現價報1.29元 市盈率31.7倍 股息率7.6% 市值19.4億元。

去年底公司持有投資組合*價值17.15億元。淨現金12.01億元。提供穩定的股息、債息及利息收入。還有室內設計及裝修工程 業績貢獻為3663萬元、出口業務1772萬元、零售加盟及其他業務為937萬元。

財政情況: 流動比率2.32倍、無銀行借款、財政情况良好。去年回購1333萬股 渉及資金1295萬元。

私有化概念: 大股東持有近7成權益 街貨約值5.82億元 就算加上溢價 大股東不用花分文 單靠旭日企業本身現金已綽綽有餘。

過往派息紀錄: 2019-2022年 每股派息6仙、2023年派6.8仙、2024年派9.8仙。  

*主要為持有建行1億11萬股H股、工行1億2796萬股H股、中行7282萬股H股及中銀香港26.2萬股 價值合共約16.75億元 期間已收股息1.63億元。


2025年6月20日星期五

恒生高息股ETF

承存款利息急調 恒生高息ETF(3466)吉星高照 短時間內 規模急速擴大。3466最具吸引力之處是月月派息 開正食息一族須求。近3個月派息為0.09元、0.1元及0.1元。以此推段。 現價16.38元計 股息率約7.08% 基於是月月派息 每年股息率 實際上高於7.08%。

3466追蹤指數為恒生高息股30指數。但筆者對於該指數不少重磅股(看圖) 並不了解 或有點保留。還有每手400股 約6552元 假設每月派息0.1元 每手派息40元。而一般股票行代收股息費0.05% (最低收費20-30元)。




買入新鴻基

新鴻基(086)現價3.1元 市值61.1億元 大股東佔73.5% 街貨只值16.2億元 PB0.28倍 有私有化憧憬。集團過去連續6年 不論盈利多少 一律每年每股派息0.26元 以現價計 股息率8.36% 已具吸引力。 利益申報: 本人今早買入新鴻基股票。

東方表行集團(00398) 公布3月止財政年度業績,收益34.5億元,按年下降5.2%。錄得純利2億元,倒退20%,每股盈利0.4114元。末期息0.167元(含特別息0.125元)。連同已派送中期息0.246元,每年合共派0.403元 以現價3.52元計 股息率11.4% 仍相當吸引。

集團派息相當慷慨 但並不穩定 財務情況相當良好 持有8.36億元元銀行及現金結餘,資產負債比率為零。雞蛋裡挑骨頭 集團PB0.96倍 派息率近100% 全無滾存利潤再發展。


2025年6月19日星期四

本港電訊股

本港六大電訊股都屬高息股 其中綜合條件最四平八稳 應屬數碼通 因其巿盈率及股息率 較為合理兼經常性。

派息最有保障是和記電訊 因管理層承諾 每年每股派息不會少於$0.0749 涉及資金約3.6億元 去年底和電持有現金36.9億元 足夠10年派息。

電訊盈科及香港電訊 這對孖寶 本來有點擔心其負債高兼派息太進取 經歷加息期考驗 又好象影響不大。 但筆者對於電訊盈科 冇盈利 超高PB 始終有點保留。

香港寬頻現價4.95元 比中國移動收購價每股5.075元 只溢價2.52% 除非博提高收購價 否則吸引力不大。

至於有近8%股息率的中信國際電訊 作為長缐收息 也不錯呀!




Billy感言

近日好象做甚麼都不愉意 好易動氣 怕母虎記仇 又不敢找她出氣 醫生早已話我知 血清素偏低 會比常人多愁善感 除了吃藥 還要多做帶氧運動及晒多些太陽。看KOL視頻 清一色負能量 但卻從無認真教你解決的方法 我小時香港社會生活水平好差 但媽媽卻不知何解喜看苦情氣 (張活遊、白燕) 一路抹眼淚一路看 在日常生活中日日都上演 還看不夠嗎? 莫非這是"圍爐取暖"的改良板 見到大家同樣慘 就會好過些?

曾聽Talk show主持人話 最喜愛的演員是Robert De Niro,他為演好《的士司機》角色 就真的去紐約做了半年的士司機、後來為了演好電影《蠻牛》的拳手一角 就真的參與職業拳擊訓練,最出位是後來接了部中年婚外情出軋戲,他亦敢於為藝術而犧牲 真的去包了個小三 。記憶中 好象憑這部電影的演出 獲得當年最佳男主角獎 要成功就要有付出 的確有其道理。 

相對在香港做演員就輕鬆得多 有次頒獎典禮 司儀問最佳女配角 怎樣才能象她般段練出好演技 她的答覆更令人無可質疑 不用判練 她在片中演一個窮人 而在現實生活中她確實好窮。


2025年6月18日星期三

財經日誌(6月18日)

恆生指數收報23,710 跌269點 成交額 1,819億元。伊、以又開片 世界秩序或許只比二戰前夕時好丁點而矣。港股都算有底氣 調整度亦可接受 成交額減少 顯示沽售壓力不大。新股海天味業暗盤價38.2元 升1.9元 或5.234% 每手帳面賺190元。近月收到股息、債息合共8千餘元+就算計埋年金 都低於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 阿B以後再不敢以中產自居。飽威爾究竟以老闆的意向或按經濟數據辦事 好快就會有答案 筆者估計息口都係不加不減 至於會後扮鷹或扮鴿 就天曉得! 滙豐投資管理預計2025年全年累計有1.4萬億元 較2024年大增74% 是港股主要資金流入來源。投資者儍不儍就不知 但天真就可以肯定 試看泡泡瑪特的股價 在此環境仍有興趣玩公仔 服未!


2025年6月17日星期二

發CB對港鐵更有利

恆生指數收報23,980 跌80點 兩萬四得而復失 成交額2021億元。定期存款又回復可恥的利率 資金部份走去抽新股 筆者也有參與 但剛收到通知 海天味業抽不中。

港鐵公司(066)宣布 成功為發行的30億美元次級永續債券 。港鐵商譽仍相當好 超額認購4.3倍。債券分為兩期,5.5年内不可贖回的15億美元永續債券,票息為4.875%,以及10.5年内不可贖回的15億美元永續債券,票息為5.625%。以此計算,港鐵每年要為兩期的證券支付約1.575億美元。

但筆者卻有點不解,以現今港鐵的質素 向銀行港元貸款 4%以下利息應不難成事 為何要選擇利息成本更高的美元永續債,況且港鐵收入以港元為主,借貸以港元為貨幣單位更為合理。港鐵未來資本好大亦不是秘密,承勢集資確有需要 但債券利息高達4.875%及5.625%,倒不如向中國平安看齊 以CB代永續債 這對地鐵更為合適。平保那批CB 年利率僅為0.875厘,換股價格溢價20%-25% 以具吸引力。 港鐵現價PB0.93倍 他日若真的到價即以PB 1.1-1.16倍換股 對現有股東並不蝕底 好處當然是每年省回利息開支 數以億元計 到時會否到價都無所為。最起碼期間有助港鐵的派息能力。何況一提到永續債 投資者就會聯想起新世界發展。 


大家樂現價吸引力不足

內子是價格專家 專貪便宜 為了貪少許憂惠 常叫筆者去購物 因我有長者卡 只為省十元八塊 要個老伴騰來腾去 值得嗎? 不去也可以 但要冒上調家用的風險! 所以我愈來愈知米貴。經過大家樂見廣告 59元一隻燒鴨 買了一隻試下 吃完後感 傳統燒味店怎和大家樂競爭呀? 晤通大家樂自己養埋鴨? 

大家樂(341)公佈全年業績 全年做了85.68億元生意 按年微跌1.4%。剔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25.2%。營業額相約 基礎盈利跌了25% 主因是年內毛利率減少1% 不要少看僅1% 那已相等於少了8568萬元溢利或總溢利約1/3。明顯為爭客 價格戰實在難免。以現價7.1元 市值41.18億元 市盈率17.7倍 股息率5.63%。

集團年內的財務狀況保持穩健。截今年3月底 持有現金約10.54億元,可動用銀行信貸額為 8.13億元, 流動比率為 0.8,現金比率為 0.6,並無負債比率。

筆者個人評論: 現價吸引力有限。

2025年6月16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6月16日)

有了比特幣的教訓 筆者不敢勸人勿買穩定弊 阻人發達。 但你要自問是否真的了解才好可買 這起碼對得起自己的血汗錢 祝你好運! 有3個板塊不宜沾手 1).航空股 三十年前去英國的機票和現在相差不大。2).中式酒樓上市公司。3).酒店股。上網看下有關板塊的長線走勢 便知筆者所言非虛。恆生指數收報24,061 升168點 成交額2,292億元。大小矛盾理論 花旗國外憂內患一齊來 照計它們應該不得閑找香港麻煩掛。港股由年初至今持續跑贏美股、日股等,主要動力肯定來自北水 據估計涉及資金逾萬億元。


經濟日報股息吸引

經濟日報(423) 現價0.76元 股息率10.5% 市值3.28億元。

最大賣點: 1).今年3月底持有淨現金4.59億元 相等於公司市值近1.4倍。2).管理層作風良好 值得信賴。 3).末期息0.05元 相等于現價6.57% 今年8月才除淨。 

負面因素: 紙媒是夕陽行業 前景難已樂觀 同業信報才估值0.7億元。

個人意見: 有貨若不太重磅 就無為沽 因財務良好 股息率吸引 若冇貨又倉位低 適量買些作收息也不壞。 

2025年6月15日星期日

週日閑談

很難想象都到了21世紀20年代 人類依然死性不改 野蠻兼嗜血成性! 週圍戰雲密佈 仇仇恨恨 不知待那日才可終!  港人真的應該感恩 煩來煩去同係錢的問題。花旗國王大壽 理應普天同慶 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老人家或許真的想學曹操 不能名垂千古 也要....。美股杜指跌了逾700點 作為美皇特朗普Ⅹ世生日賀禮。

看youtubeN年前 香港有間化驗所 收了一筆預訂疫苖訂金 卻因某種原因 到期卻無疫苖 雖願退回訂金 但僱客卻非常不滿 報警求助。這亦可諒解 落了訂金又無貨 況且這不僅是金錢問題 更與健康有關 實在嬲得有理。

但筆者會從另一角去看這案件 首先被罵的 九成是被冤枉者 打工仔未必有能力控制到運輸時間 自己無錯 但要為五斗米折腰 亦甚少打工仔末試過。厚道點 不要學魯迅筆下的阿Q般 有事要出氣就找些最弱小的來作目標。 既然打工識員也是受害人 是否應該找高層算帳會合理些? 但有否想過疫苖和清水 普通人能分得出嗎? 況且打了疫苖某些人依然會無抗體也是基本醫學常識。 僱客們亦應對化驗所老闆的品格加分 試想他寕願給僱客痛罵兼被傳媒唱衰間診所 都不肯以水代疫苖 單為此都值得多點包容啦! 或許有網友會揶揄筆者扮厚道 但經驗話我知 嬲人對方未必有損失 而自己就肯定先受害。


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

美元應否貶值?

美元是地球村主要通貨 其優勢包括流通量大 應受性高 為國際主要商品報價的貨幣單位 愛屋及烏 無違約風險的美國國庫券 亦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産兼最受應許的貸抵押品。加上美國本土被侵略的機會甚微 美元順理成章成為資金被難所。世界一有甚麼風吹草動 資金就會涌美元資產市場 基於種種原因 美元便會不知不覺地被高估了真實價值。  

美國歷屆政府就象個二世祖 有一張無限額的信用卡 為了繼續维持地球最強的威威形象 揮霍無度 懶理入不敷支  年年赤字  政府及國民皆陶醉於先用未來錢 全國GDP有近70%來自消費 ,貿易年年巨額逆差 去年就高達9200億美元。負債更累積至36.5萬億美元 單利息開支就高達1.13萬億元(平均利率為3.32%)、國防預算開支為1.01萬億美元 相等於全球國防開支最多的國家(第2至第10位)的總和還要多。莫非怕外星人入侵 居安思危 而預先準備? 在年年入不敷支的情況下 上兩項開支均破了歷史記錄。

理論上 美元應該有序貶值才付合全人類利益 問題是快將有六萬多億美元債到期 在此時貶值 再融資成本便會大幅增加 每加0.25% 利息便要多付912億美元。 


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

高息科技股- 網龍網絡

網龍網絡(777) 現價10.04元,市盈率16.1倍,股息率8.96% 市值53.34億元。主業為網絡、手機遊戲開發,軟件服務 應屬科技股 或許亦是這板塊 股息率最高之一。

要有高息派 需具2個條件 1).管理層要有與小股東共富貴的[高尚]品格。2).公司有能力派送高息。前者依過往紀錄來看 應該無問題 但將來會否改正歸邪 就只有天曉得。後者亦應無難度 直至去年底公司持有現金儲備41.8億元 要維持往息每股0.9元 需款約4.77億元 加上經營現金流強勁(去年為12億元) 料今年派息理應不少於去年。


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

假如我有2千萬

今天經濟日報 有自稱擁2000萬身家的網民 勸年輕人別買收息股 閣下又有何看法? 筆者就只看過標題 並無詳細看過內容 就粗略說下己見。假設那2000萬元家當是年輕人自己白手興家得來 當然別買收息股 既然有能力年紀輕輕就賺到第一桶金 就勿辜負上天給你的[財]幹 應在自己最有把握的那種金錢遊戲裡繼續發展。 當然有點家當後 保守點也合理 若以前是[博老命]式投機 現應改為[博半命]就較為稳妥。而且要清楚自己能輸得起多少? 一舖清袋的投資 往往是受到[勝利病]所害 最佳例證是近期不少上了年紀 在商界身經百戰的[百億級]富豪都出事 就知筆者所言非虛。因在他們幾十年的炒樓歷程間 任何謹慎行為 事後都會後悔 久而久知[勝利病]就會深入骨髓 警覺性及判斷力都會失効。當然錢和命都係自己的 不要人講就信 事後好的就多謝都冇句 錯就埋怨別人害你 相信不少過早勸親友 樓價高勿心急買樓的網友 都曾償過好心做壞事的不快經歷!

又假設那2000萬是[不勞而獲]得來的 例如中6合彩或遺產之類 我就勸你不要投資 候10年及20年的美帝國庫券調整至5%以上就買下 現時10年期報4.41%、20年期報4.91%。 除時都會到價。2000萬本金 債息5% 年收100萬債息還免稅 港人家庭平均每月收入才3萬元 還未計稅 你的個人月入就等如一般家庭2.76倍 就算香港生活水平這麼高 你的生活質素肯定也會不差到那裡 加上無失業或前路茫茫的壓迫感。人生勝利組都會給于你加入會員的合格評級。但為何不買短期或30年期的債券呢? 因短期債債息較低 而且快到期 怕自己手痕過早用埋老本 30年又太長 分分鐘未收回本金就走人 10年及20年就最理想 因到時做人處世都會較成熟 起碼腦筍都閂埋啦! 


2025年6月11日星期三

調研上海實業

上海實業 上市编號: 00363 以現價12.46元計,市盈率4.82倍,股息率7.54%,市值135.4億元,堂堂國家第一大城市窗口企業,估值竟如此低殘,或許是市場先生又偷懶,忽略了這隻實力股。而市場對綜合性企業 向來都有點保留 但折讓那麼大(PB僅0.28倍)的確有點那過! 

財務情況: 股東權益475.7億元,總負債594.9億元、持有銀行結存及短期投資285.1億元、淨負債比率為65.12% 屬偏高水平 利息覆蓋倍數為4.4倍。

集團內具有穩定收入及利潤的業務不少,旗下3條收費公路 合共提供20.3億元收入及10.8億元利潤,盈利率53%。大橋、水務、清潔能源等業務利潤約6.86億元。而佔有20%權益的上海醫藥年度收入近3000億元 利潤9.5億元 利潤率0.3% 符合為人民服務精神幸仍可為集團貢獻約1.9億元。全資持有的南洋煙草 全年錄得營業額21.82億元,比增長20.2%;淨利潤5.60億元,同比增長86%,但煙草對健康的影響頗大,不宜過份發展。表現最差的自然是地產業務 年度做了151.5億元生意 卻虧損2.36億元,至於內房是甚麼處境 也不用筆者多言。

個人認為上海實業以上海為基地 先天已有優勢 身為國企 若有須要融資 定較民企為優。集團最大憂慮自然是地產業務 好象仍未見到曙光。至於派息 近5年都尚算穩定 派息率約30% 大有改善空間

買入中國平安(2318)

美國內憂外患愈演愈烈 花旗大總統那有牌和膽量 向國家叫陣 關稅戰結果多是雷聲大雨點 既然看好後市 當然要買些貨。今天買入平安保險(2318) 買入原因: 1).估值太低 PE6倍、股息>6%。2).今年首季季績 整體利潤表現大致維持穩定,主要得益壽險及健康險的業務表現良好,新業務價值增長強勁。財險分部從業務面來看,收入微增,仍有改善空間。銀行業務受息差縮小影響、利潤有所減少 可説是非戦之罪。綜合各條件 筆者認為已具吸引力。再加上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份 包括滙豐控股15.02億股、建設銀行H股120.39億股股、工商銀行H股130.24億股及9.94億股郵储银行H股. 單計持有以上4大銀行股的市值 合共高達3175億元。而近年大型銀行的股價走勢相當亮麗 合理推斷平保的投資利潤 都不會差到那裡。


拆息低、港匯弱?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似有若無,港滙指數卻高達7.848,港、美息差愈拉愈闊,套息活動不增才怪,有聯繫滙率掛勾保障 用港元做carry trade比用日元風險低得多 日元套息交易规模高達萬億美元,若部份份額被港元分去,以港元規模 是禍是福亦難料。銀行同業拆息跌 即有錢無人借,銀行水浸。寧德時代已上市完成 照計這部份熱錢應已匯走 那麼港元為何滙價這麼弱 相反港息卻這麼低? 筆者未夠班 想極也不明。 用港元做Carry trade 這麼著數 擁有大量港元存款的銀行 優勢相當明顯。溫馨提示: 熱錢流動之速 好多時連専家都甚拿捏 何況我般戸。


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

政府債券

定期存款利息突然跌到母親都認不出,至於廣告話XX銀行有多少利息優惠,看埋細節後 發覺銀行可能悶得肯,找我般小存戸來消遣! 

但香港特區政府給我們多一個選擇 在可持續債券計劃和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成功定價約270億港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涵蓋港元、人民幣、美元及歐元。雖申請只接受機構性投資者參與,但這批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預計在2025年6月10日交收,並於香港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或許我們可候價買入作核心收息工具。

在2025年6月2日舉行網上路演後,這批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在2025年6月3日定價。有關的收益率如下:1).15億港元的30年期基建債券為3.85%;2).40億人民幣的20年期綠色債券為2.60%;3).40億人民幣的30年期基建債券為2.70%;4).10億美元的5年期綠色債券為4.151%;5).10億歐元的8年期綠色債券為3.155%。


017 Vs 101

網友Bismarck提示 除了新世界發展(017)外, 恒隆地産(101)長線都好傷, 恒隆給筆者的印象 是大股東作風王道 並無欺負小股東的紀錄, 翻查年報 最遠到2011年度 至現今共13年 期間年年均有股息派送 (由0.52-0.78元之間) 每股共收了9.63元。13年間股東權益升了近2成 每股資產淨值升4.8%。當然就算撇算取通賬 長線投資恒隆也屬欠佳。但說句公道話 這麼多年(2011年至今)年年經礎溢利均為正數 從未向股東申手要錢 有息派兼派息率尚算合理 評價絕非新世界可比。  

新世界的供股次數之多,的確嚇怕不少投資者,自2004起,公司便3度供股集資。2004年「5供2」集資約60億元;至2011年「2供1」集資約123億元;最近一次為2014年「3供1」資約140億元。合共抽水約323億元。相對017的最新市值才123億元! 還有可見將來仍要為生存而戰 短期內要恢復派息的機會率甚微。




2025年6月9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6月9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81升388點  成交額2,458億元 不出所料 今天全日成交額尚算不錯 起码不是乾升。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 今日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再跌至0.559%,再創52周新低。以市場H按H+1.3%計,今日計實際按息再降至1.86%,跌穿2厘,創2022年6月後新低水平,與5月初巿場按息仍以封頂息3.5%計,按息減幅已達1.64厘,30年期計,每月減幅高達19%,接近兩成,供樓負擔大幅減輕。但筆者則認為 切勿過份樂觀 雖知銀行同業拆息超波動,而10年美國庫都有4.48%  港元與美刀是掛勾的。況且若由有利益衝突者演釋 可信賴情度例牌要扣些分。

Billy閑話

恆生指數中午收市報24,033 升240點 半日成交額1,518億元 全日成交額機乎可以肯定會超過2,103億元 即上月份每日平均成交金額。 兩個月前恒指曾低至19828點 至今升了4200點或21.8% 而且有成交額支持 並不似塘水滾塘魚。近日港匯指數在7.84徘徊 無明顯資金流入跡象 真不知何解? 和兩個月前相比  內、外圍政經環境亦無太大改善 筆者真的摸不著頭腦。

一個是美國總統 另一個是全球首富 但處事方式如細佬仔玩泥沙 將國家大事如同遊戲 公事私辦 全無誠信 明目張膽 官商勾結。 令大衆恐懼之處 並非兩位人中龍鳳的品格行為  而係他們做到這麼明顯 連掩飾下都厭多此一舉 賴得去做 但卻仍有這麼多擁蠆。 筆者真覺得人類越來越反智! 

幸好我今年都67歲 亦具備做隱士的基本條件 總之事不關己 己不勞心 有餘力就幫下弱小 非逼不得矣都不會傷害別人 要待己待人都同樣包容 無能力做個偉人 都起碼做過合格的人 好頭好尾行埋北圈 然後就去睡過好好長眠! 


2025年6月8日星期日

周日閑話

剛看到一位農村姑娘的talk show 她家好窮 一家六口只有一部電單車 一部摩托坐六個人 安全帽就一頂都無 鄰人覺得象耍特技 卻不知她們一家感情相當好 就算[走]都要一齊。親友都有閑言說她老爸做乜都無計劃 其實還用講 大家都知啦! 否則怎會這麼窮都去超生?  她又說幸父母和一般農村家庭有異 好重女輕男 父母首先生了三個女 然後才生佢弟弟出來。從來都只有體罰她們三姊妹 因想她們成才 但對弟弟就一下都未打過 或許是對兒子不大重視掛! 她二姐因不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道理 錯怪父母偏心而離家出走 她和大姐就幫二姐收拾行李 二姐問她們還有甚麼想和她說 她就鼓起勇氣對二姐說 可否不帶埋條牛仔衭走......。不知為何 我看完後好有感覺 但一點都不覺得好笑!

2025年6月7日星期六

房産信託基金

房託基金最吸引投資者之處自然是可分配的資金 最少要派送90%或以上。在港最為人知的5隻房託基金 均自上市以來 都未試過無息派。而調研房託亦簡單得多 看其資産質數、資產折讓多寡、出租率、基金派送息率及留意租務趨勢 應以足夠。致於負債情況 由於有法例規定 全都處合理水平。致於派息 來年仍有個位數減幅的壓力。而相關的憂慮 股價亦已有所反影。在一個合理的高息組合中 房託基金怎能缺席?



樓本位

李澤鉅:過去歷史話我們知 邊個賭香港長期差都錯 但他説的是[歷史]並非將來 香港經濟最大的憂患是實行[樓本位]政策太耐了。 種種難預計到 甚至陰差陽錯的複雜因素 令本地經濟全面傾斜至地產相關業務。全港九成以上富豪 致富都係靠磚頭。這樣的經濟結構有好大問題誰不知? 但要糾正 談何容易! 筆者就係這樣的一個人 發覺問題 思考問題 卻不懂解決問題 最後只會留下問題!

筆者好難理解 在香港紮根幾十年的大財閥家族 竟會在自己專業上摔得一大跤 如此狠揹。 財閥家族更有棄車保師的意思。銀行不賣賬 集團要高息發債籌錢 以是個嚴重的警號 羅馬不是一日做成 千多億元淨負債亦非在一朝一夕就能累積得到 集團那批CFO 獨立非執懂、財務顧問在這段時間攪甚麼? 莫非為了家和 老豆不想罵個仔 細佬 細妹不便質疑阿哥的盲目進取 忠義兩難存!

 

2025年6月6日星期五

醫療保險

年輕時見親友一段不愉快的投保經驗 加上年輕力壯 所以對買醫療保險有點保留 踏入中年 手頭有點積蓄 就不大擔憂老了無錢看病 再加上仍未肯定是否在港終老 因此就更加無買醫療保險的誘因。

早前陪伴長輩到公立醫院復診 預約2pm 因須先量血壓體高體重 就提前一小時到醫院 大堂 滿是病人排隊待電梯 真要一讚醫院員工秤職 不用十多分鐘 只有四部電梯 但也能把病人迅速送上診療樓層。

很快就做完體檢 看時間才約1.40pm。但最失敗就是待醫生 足足超過2小時 病人多醫生少 待病要等長些時間可諒解 但預約明明能預計到人流的經錄 將2pm的改為4pm 就能化解病人的輪候時間 在大數據時代 又有何困難? 加埋取藥足足化了整個下午 若要工作者 就非要請假不可。但有點真要讚下公立醫療人員 專業和愛心 尤其是對一些低端病人無禮的包容。

至於對香港整體醫潦的評價: 私營的真的很有水準 我半年前五十肩發炎 看專科預約待了3天 看完醫生 一天後就去做磁力共振  幾天後看報告打了一針及吃藥就好了 連物理治療都係自己在家做就0K 。 但磁力共振收費已5千元 加埋2次診金合共成8千多結帳 。醫療券凊空都不夠找數 不過政府再加了5百元醫療券給我 不過這些錢 真心希望不須用到 。與十幾年前相較 公立醫院輪候時間愈來愈長 若然我現在後生二十年 一定買醫保 因看情況 二十年後的公立醫療 好有可能會大減津貼兼論候時間更長 這亦無可奈何 亦屬非戦之罪 象前局楊醫生所言 錢從可來?  


和氣生財

恆生指數收報 23,792 跌114點 成交額 2,356億元。

額1,566億港元李嘉誠向來以投資眼光獨到、長袖善舞,在政商界很吃得開見稱。無可能不明白 和氣生財 富不與官爭的道理 真不明解他老人家 對今次貨櫃碼頭交易事件會處理得如此失水準 可惜覆水難收 就算勉強套現到都由背脊骨落。

筆者作為小股東見議 賣不成倒不如分拆33%權益作上市 套現幾百億港元 令長和盤數[師]些 另33%分給長和原有股東代替股息派送  再可省多幾十億港元。若真的如此  貨櫃碼頭控制權依然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上 長和將佔餘下的34% 母公司地位不變 貨櫃碼頭的債務又不用合併在財務表上 令長和盤數更[師]些!

滙豐主席杜嘉祺宣布 2025年底前退休 並重投友邦保險 被委任為獨立非執行主席。杜嘉祺在匯豐任職期間表現如何 股民有目共睹 今次吃回頭草 對於友邦 消息頗為正面。與此相反的是特朗普 同樣是吃回頭草 怎料全世界都視為負面消息。人家一諾千金* 他就更勁  一罵千(億)金 近日僅一罵特斯拉老闆 股價急跌14.3% 涉及資金1500億美元。


2025年6月5日星期四

恒基地產有異動

 恆基地產(012)高開升7% 頗為罕見 莫非有好消息跟尾? 今日除淨 排除了為收高息而買入 大股東是殷實商家 持貨約73% 又無將股票昨為抵押 除了私有化 並無增持誘因。恒地有大股東貸款6百多億元 始終都要還 即未來適當時刻 恒地會少了一大筆生財資金。至於大股東私有化的機會也不大  假設溢價30% 涉及資金約420億元 四叔家族雖富有 但早已借了6百多億給恆地 若再動用4百多億將其私有化 這對李氏家族來說 風險不低 亦無此必要 加上恆地未來的資本開支亦不輕 合理推斷 大股東私有化機會甚微 當然世事無絕對。執筆時恆地報24.85元 市盈率19.1倍 股息率7.24% 市值1203億元。    

2025年6月4日星期三

Big Three

恆生指數收報23,654 升141點 成交額2,126億元。

老鮑終顯出士大夫氣節 敬酒不飲飲佛酒 不肯减息 諒老特不敢炒他尤魚。但30年期美債殖利率逼近5%水平,怕做代罰羔羊的花旗財爺 馬上炒冷飯 執行QE輕量板。回購100億美元國債,但成効有多大 確實難以樂觀。好明顯債務問題才是花旗國的死穴。而國際媒體亦為特朗普起了個新名詞TACO 揶揄他聲大夾冇準 總是臨陣退縮。或許這也並非壞事 他老人家敵人滿天下 煩都煩死 應不能專心找我們麻煩。

據資料顯: 全球3大巨企NVIDIA、Microsoft、 Apple Inc.市值合共77.4萬億元(9.93萬億美元),這以相等於美國GDP34.5%、中國GDP的53.5%及德國GDP216%。


淺研中國平安

香港對國家最大貢獻之一是對外集資功能,單計年初至今 記憶中較大單的集資個案就有小米集團(1810)以53.25元定價配股集資426億元。比亞迪(1211)以每股335.2元配售1.298億股H股,集資淨額達433.8億元。寧德時代(03750) 招股集資310億元。

最新一單是中國平安(2318)公布,擬發行117.65億元於2030年到期的零息可轉換債券,每股H股初始轉換價為55.02元,相較現價溢價約18.45%......。即5年後的換股成本約等於現價升足40%以上 才會産生有債換股合理利潤 理論上利潤無上限 最大損失為4年的利息收溢。

中國平安A股+B股市值合共超過一萬四千億元 更貴為全國保險龍頭。以現價H股45.8元計 PE6.01倍 股息率為6.07% 綜合因素衡量 實在有點偏低感覺。平保持有大量A股權益 稱之為A股榮辱寒暑片也不為過。此外集團的內含值及新增壽險價值(首季按年上升34.91%) 表現不錯 值得慢慢候位累積待吃大茶飯。

*平保更是罕有A股較H股有約20%的折讓的內資企業。


2025年6月3日星期二

成也地産 敗也地産

前老闆曾對筆者說 香港最賺錢生意是地產 雖然不健康 象塘水滾塘魚 但投資就係為賺錢 亦係成功與失敗的量化証書 其他的都不重要 。其後發展就不用筆者多言 在香港只要你具能耐坐貨 長線投資物業 就成了港人致富的不二法門。小超人都說 歷史話給我們知 過往香港物業的長線淡友 無一幸免 全成輸家 。

香港政府收入靠賣地 銀行信賃最佳抵押品是物業 港人致富靠炒樓。六百萬元個車位都有人買 地區好一點的house 要有個比浴缸大些私人泳池仔 售價無一億 都要八、九千萬。 至於黃金地段的甲級商廈 一幢的價值就夠買條航空母艦......。香港地產神話已深入大衆的骨髓 這個超過半個世紀的超大經濟泡沫 一旦爆破 真不知何去何從。

有富二代 曾揶揄港人 有咁耐風流就有咁耐折墮 若然這番[金石良言]出自一位草根市民 相信大眾還可以接受 但講者是位不吃人間煙火的藍血人 此言論就變得甚為不妥。若然風流過 才折墮 還算有丁點道理。 但不少市民 並無因過往物業價格喪升而風流過 相反折墮就跟足* 祈望大人物慎言 不要加速社會仇富心態蔓延!

*樓價升固然不夠錢做業主 樓價跌就難揾食。


2025年6月2日星期一

見過鬼 怕黑了

 朗廷酒店2013年上市,當時招股價為5元。並於2020年「2供1」,供股價為0.95元,集資約10.2億元。2024年3月大股東鷹君集團擬私有化朗廷酒店,股價急升至0.82元,相較擬私有化消息公佈前 股價0.58元大升41%。同年6月鷹君放棄提私有化計劃 朗廷股價急瀉38%, 一度低見0.58元,打回原形。一年後的今天 股價報0.47元。貪息高者作長線投資者,以近乎血本無歸,或許比買新世界好丁點掛! 本人亦曾是郎廷小股東 買入原因是貪高息、資産折讓大及博私有化  結果又係誤判 幸識得止蝕, 損失不大。坦白講 個人覺得朗廷酒店現已跌至[執笠價] 但見過鬼 怕黑了。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

週日閑談

28℃都熱成這樣 一出商場頭到暈 話晒星期日 食店大都要待位 不如回家看下書 上下網更舒適。或許個市真係好難測 財經雜誌都無乜好看 電視台正談論代溝問題 專家都話好難解決 既然難解決 就無為花時間去解決啦! 誰大誰惡誰正確 靠你時你的廢話都變真理 若然相反 你懂的 不用筆者多言。花旗國教育水平這麼高 他們的大總統都話 no card no say 才是真理 你話他痴線 但痴線都做到世界領袖 我般正常人卻一事無成 就更慚愧。 

我有個精明長輩 老伴先遊 又無兒無女 前時悶到有空就打電話給我訴苦。不知何因 突然開竅 四處話給人知 自己有幾多家當 又無子女 將來走後與其益政府 倒不如益對佢最好的後輩 或許真係一言驚醒夢中人 雖怎看都不似富人 但一層早已供滿的舊樓 保守計都值四、五百萬啦! 這招真有効 過市過節 必有後輩寒暄問暖 飲茶灌水也不用找數。但天意弄人 完全無先兆下就走了 原來香港法例 若無立遺囑 又無配偶子女 就只會以血緣來分配遺産 加拿大一班N年都無現過身的血緣親戚 就突然出現...。

凡人煩人 後生煩經濟 老了煩健康。驗身報告: 3高齊晒 老花 耳鳴 體力衰退 連不乘電梯行樓梯回家都不行了。咖啡都戒埋 每天還要飲老婆特制的疏菜汁 含青瓜、西芹、白苦瓜、紅蘿蔔 實在好難飲 後加上雪梨或蘋果 才好些。致於有何効益: 好似話能解百毒 起死回生掛。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

命運共同體

曾聽過有位智者說過 若你欠銀行5百萬 你會好危險 有甚麼風吹草動 銀行馬上拉人封艇 但假若你欠銀行五百億 你會好安全 因你已經成功將銀行家綁上同一條船 你傷風 它也會感冒 新世界發展的借貸淨額超過一千億元 其中相當部份屬無抵押借款。

無抵押都借到這麼多錢? 新世界大股東是本地四大財閥之一 鄭裕彤家族。香港政、經界有誰不給鄭家三分面 銀行水浸時 同業拆息都無肉食 最保守的做法是借款給一些[一定]有錢還的財閥。新世界發展是鄭家的上市旗艦 集團地標式物業隨處可見 好景時想借錢給新世界的金融機構可能多到要排隊 為求做多點生意 銀行那敢附加苛刻的貸款的條件 在不久前 四大地産商  有那間要用資產抵押借錢 那間沒有銀行早早預批的一大筆備用貸款? 但時移勢易 銀行就算更進取都不敢鬆手貸款  否則那會有這麼多的百億級富豪要去財仔高息貸款 。 而新世界再融資 大把份債主都是旺景時借下無抵品貸款給它的同一批銀團 現要重組債務 怎可能不要加些保障 基於命運共同體 香港政、商界亦不能給新世界有執笠的風險!

新世界危險期已過?

新世界發展(017)剛公佈最新消息 2024/25財年至今賣樓合約銷售額達248億元。這以比UBS早前計算集團今年要賣樓240億元以上才能正常運作為多 即是提早達標 消息算屬正面。直至去年底集團持有現金儲備218.5億元 淨負債1246.3億元  一年內到期債項為322億元 另有354.4億元永續債 永續券有權不贖 但要多付利息 。

集團正與銀團商議875億元貸款再融資 擬以集團最值錢的家當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維港文化匯)作抵押,看來順利完成的機會頗高,至於再融資利息為港元同業拆息(Hibor)加105個基點。比一般物業新造按揭利率H+1.3%略低。顯示金融界業對集團的評級 比想象中為佳。持有貴重物業在市旺時的確是企業身份象徵 但遇著弱市 就會變成有價無市  試想若新世界要在合理價錢下沽出Victoria Dockside (市場估值880億元 這已足夠買下整間信和置業*)。以今時今日的香港經濟環境 要找到買家接貨 肯定殊非易事。

*信和置業 上市编號:083 市值725億元 為本港五大地産商之一 持有460億元淨現金 一個年租收35億元的投資物業組合 賬面值153億元的發展及待售物業 連續多年 每年派息超過50億元....。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

比亞迪 任重道遠

兩個多月前內地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1211)輕鬆配售1.18億股股票,集資逾4百億元。可見投資對比亞迪商譽信心十足及看好前景。事實上比亞迪不僅有14人民作後循 又獲中央扶持 相對PE>200倍的同業Tesla 比亞迪PE才26.6倍 實在便宜得多 去年盈利超過400億元。比不少仍處燒銀紙階段 賣一架蝕一架的車企來說 比亞迪賣車毛利率為19.4% 每輛車利潤平均為10270元 確實把其他電動車企比下去。

但近日只因一個傳聞 就令這間萬億元級的巨企 市值蒸發了幾百億元 涉及金額竟和兩個多月集資相約。管理層須即時解釋 但市場象不大滿意 現今投資信心虛弱 望比亞迪能嚴肅處理 詳細闢謠 使投資者放心。 要建立一間大企業有資金就行 但要建立一個品牌就困難得多 現今地球村 電動車行內 能與Tesla爭一日之長短就只有比亞迪 要為國人爭氣 要令巴菲特過早沽出比亞迪股份而後悔呀! 


股市 樓市

據港交所公佈直至上月底 在本港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38.8萬億元,但撇取大股東長線持有及互相持股 權益重曡,街外流通的股票市值,肯定並沒有想象中多,只要動用三、數萬億元資金 加上槓桿及在主場作戰 要控制個市 只要做旺個場 贏面肯定大得多。況且國際熱錢基因又認錢不認人 勢必參與 那麼贏夠了套現 亦不怕缺接貨客 若想殺雞取些卵  長食長有 適當時又可挾死班投機者 先賺一筆 以戰養戰 想深層些 要維持港股秩序 阿爺確實有心有力。 

致於比港股更具價值的樓市 形勢就複雜得多 試想有財團要在短期內套現逾千億元物業 難度有多高? 住宅還好些 始終有需求 而且多數以單位來出售 由低至數百萬高至數億元 始終都有一定的客源 過去多得有辣招押陣 炒家近乎絕跡 加上有租金作底氣 住宅樓價調整 仍處於可控範圍 至低限度 只要你條件足 仍不懼銀行不批准你的自住樓按。

但非住宅物業 包括寫字樓、酒店、商場、地舖、工商廈、車位...。簡直近乎災難性 work from home+政治爭抝 對原本租金貴絕天下的本港寫字樓的影響也不用多說 電商興起 對商場的影響 相較寫字樓也好不到那裡 視象會議對酒店....。屋漏兼逢連夜雨 在香港住宅只要肯減租 要租出也不難 多少都有點租金幫補 至於商業物業 若無生意 極端些情況下 大幅減租都未必有人要 各類皮費的累積 就足令其其業主壓力爆煲! 

香港貴重商廈市場 傳統是[自己人]的天下 外資參與的情度似有若無 假設九倉置業計劃想以合理的價格*沽售旗下銅鑼灣時代廣場套現 天曉得去那裡才可找到買家? 相對平均每天逾2千億元成交額的股票市場 要套現就容易多了! 

近期地產市場最令人擔憂的自然是新世界的債務重組問題 因若它真的出事  對香港整個物業市場的影響 真的不敢想象。 幸新世界的資金缺囗 只是約數百億元 只要各方友好財團出點微力 再加點政府支援 要解決新世界的財困 並無太大難度!

*去年底銅鑼灣時代廣場估值437.5億元 相較其年租收22.7億元 毛租金率5.18% 估值絕無偏高感。


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

港股榮辱靠北水

近期香港股市成交額大增,恆指在高位徘徊,理應得力於有大量資金流入市場。據資料顯示,國內公募基金是入市大戶之一,持有港股連續 5季增長。市值超過4400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124%。其中持有騰訊控股市值高達850億元、阿里巴巴507億元、小米集團320 億元、超過100億元的就有中國移動、美團、中海石油、中芯國際...等等。

國內支援港股的金融機構又何只公募基金、應還有實力更強的國家隊如中央匯金、當然若有需要 國內大型保險公司也不會抽手傍觀。 冰山一角看冰山 單從公開資料顯示 平安保險持有的滙豐控股權益 市值就超過1300億元。


萬邦股息勝於定存

萬邦投資(168)的主要資產為於中環萬邦行及金利商業大廈,出租率分別約為92.0%及86.0%。半年毛租金收入8194萬元 相對賬面值66.1億元 化作年計 毛租金收益率為2.47% 賬面值象有點偏高估值感覺 幸租金收入及出租率都有輕微增長。以現價60.65元計 股息率5.6% PB0.22倍 市值15.16億元。綜合評估只能說不過不失 冇貨者並無買入必然 已持貨的可繼續持有 因其收入及派息穩定 財務表良好 既然早前購入多志在收息 而其股息率亦倍於一般定期存款 就無為轉來轉去。

題外話: 據聞大富豪夜總會將於下月14日重新開幕,對於筆者來說是我那一代人的回憶,但我從未光顧過 不知用回憶來形容是否洽當。坦白講 年輕時就算想去見識下都無錢,更怕遭人白眼。現今年齡已到阿爺級  那還有興致去懷舊 有餘錢都用來買多手藍籌股養老啦! 或許他日荔園遊樂場再現 我會更感興趣些。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小米快將變大米

筆者對於小米集團(1810)素來有保留 一來集團股息欠奉 二來厭其不務正業 參與競爭激烈的電動車業務。 但剛發表的今年首季業績 結果勝於預期 經調整淨利潤亦按年增長64.46%,達到106.75億元(人民幣、下同)。大行評論亦一面倒看好。

主業手機xAIoT收入增22.8%、毛利增25.4%、毛利率增50個點子至22.8%。而新增的智能電動車及AI等創新業務已能提供43.05億元毛利 佔集團總毛利的27.5%。 毛利率增84個點子至23.2%。 而業績虧損收窄至5億元 看來這部份業務 快將會轉虧為盈。

筆者個人認為小米前景亮麗 財務健康 早前批股集資約426億元(港元、下同) 使流動資金更為充足 財務更為健康  利於發展 值得適量買入。現價報51.75元 仍略低於早前配股價53.35元 市值達13427億元 有心人要造市 被動ETF要持有 使其交易暢旺 便於大戶買賣。


財經日誌(5月28日)

 

近期上市的10隻新股 首日上市表現 8升2跌 但怎看都不似新股熱潮重現 還要加把勁!

穆迪、標普及惠譽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3大評級機構給于香港的評級分別為 穆迪「Aa3」評級,並將評級展望從「負面」上調至「穩定」; 標普亦維持香港「AA+」評級,評級展望繼續「穩定」; 惠譽亦維持對本港「AA-」評級及「穩定」展望。而上述評級機構均不約而同對美國主權評級降級,足見其的確公事公辦,具一定的公信力。

哈佛大學是全球最著名的大學之一,桃李滿天下。出過8位美國總統,無數國際具影響力的猛人,諾貝爾獎得主就有超過逾百個。收到的回贈款額為所有全球大學中之冠,可見哈佛是全球校友忠誠度甚高。而哈佛校訓是「真理」(Veritas),這明顯有違現今政府的行事作風。受到針對亦屬正常不過,對於一個把全人類視作敵人的花旗執政政府,它多了一個如此有份量的反對者 合理推斷 地球邨重回正軋的時間應不會太久吧!


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

領展業績勝預期

領展房產信託基金(00823)截至今年3月底年度,可分派總額增長4.6%至70.25億元,雖有點非經常收益成份*,但尚算是正面消息。作為股東當然最關注是每基金單位分派, 按年升3.7%至272.34仙,(末期每基金單位分派137.45仙)。作為房託基金 在現今的經濟環境,仍能增派股息,相信股民都會收貨。

財政情況: 淨負債比率21.5% 平均借貸成本3.6% 優於同業平均數,期間動用逾5億元回購約1,700萬個基金單位,可見其頭寸起碼不緊張,結數時持有可動用資金87億元。若然要於雞蛋裡挑骨頭,期內一般及行政開支大增19.5%**。

執筆時報41元 股息率6.64% 市值1058億元。

筆者個人評論: 現價已有吸引力 應屬行業中首選,末期息1.3745元 相等於現價3.35%,下月18日才除淨。 

*上海七寶領展廣場的全年貢獻。**主因為非經常性長期獎勵計劃調整、顧問及法律費用,以及收購開支有所增加。


2025年5月26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5月26日)

有財經雜誌財務分析員 建議退休人士 將部份買開直債的資金 撥出1/3金額去買債基 槓桿有年息12%!  世上那有這麼大隻蛤乸隨街跳 不用說自然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產品。問題是買得小 舉例十萬元 月計才收一千元債息 交管理費都不夠 又何必多此一舉 若買一球 每月收一萬元債息  的確對家計開支 會有不錯的貢獻 問題是對於一般退休者 輸十萬或許會肉痛 但假若輸成百萬 就不只是肉痛這麼簡單了!

恆生指數收報23,282 跌318點 成交額2,235億元。

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

淺談港交所

股神名句:不要令自己虧本 這和母親是女人一樣 誰不知? 問題是知易行難 否則股場怎會輸家總比贏家多。一買就升當然無問題 但一買就跌又怎辦? 不願輸是人性 心理上總認為一日未賣 都未算輸 守得雲開終能見月明 。相信有此想法的股民非少數 甚至可算常態。假若我們難以刻復此常態 最低限度是要挑選一些有能力跌了 也能翻生的好股。港股中亦有不少這類股份。例如:港交所(388) 筆者初踏進股場時 四會總成額才2億元 而近期成交額平均總有2千億元以上 四會早於86年合併為港交所。

好多人都關注香港旅遊業的不景氣 實際它只佔本港GDP的0.4% 香港的經濟支柱 始終是金融業。而香港雖號稱為國際金融中心 實質偏重於股票市場。而港交所作為港股金融板塊中最具吸引力之公司 質素理應不會受到大眾質疑 既然目標已找到 剩下的就係時機 因好股都要能在好價買入時才有用。但PE>37倍 市值近半萬億元的港交所 現價總給投資者有偏高的感覺!  既然認定港交所是優質股 剩下的就是耐心靜待好價時買入。

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

汗少收入多

天下無免費午餐和不勞而獲 前者我的確認同 而對後者卻甚有保留。經歷話我知 最辛苦的工作 收入及社會地位九成都不會高 甚至個人尊嚴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視 相反最高收入的那一羣 通常社會稱之為高端人士。 反而份工多數會舒服得多。有資料顯示:  地球村最高瑞的一族 通常有個共通點 當面對一組冰冷的數目字 有著強烈的感覺 能將之作為正確分析未來環境變動的重要工具。坦白講 好多人都認為這羣組人流汗少收入多  甚不公平! 但筆者認為我們好難改變地球村內個別人士的見解  但要改變自己的看法卻容易得多。


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

財經日誌(5月23日)

恆生指數收報23,601 升57點 成交額2,036億元。

阿里影業(1060)改了個名爲“大麥娛樂”加上個AI、雲計算概念 股價就曾急升17% 收市升幅收窄至8.5%。新世界發展(017)早已說明不會派息,今年首季中港物業銷售額逾百億元 但頭寸依然緊張每隔一段時間仍要為再融資而煩腦,難得股價仍可反彈近7%。相反盤數靚到無朋友 穩定的股息率高於7% 兼持有460億元閑資 要做定期存款的信和置業(083) 股價郤弱勢得肯 港股真難以捉模。特朗普做了百多日總統 日日有新攪作 今次係命令哈佛不准收外國學生。聯想集團(00992.HK)全年度純利升36.9%至13.84億美元 末期息增至30.5港仙 純利及股息均有增加。但外資大行話低於它們預期 麥格理將目標價降至14.1元、大摩降至11.4元、細摩13.4元、里昂11元。幸四大行均維持[買入]評級。聯想今日收報9.5元。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

美元地位 真的不能動遙?

下個月到期的美國國庫券高達6.5萬億美元 資料顯2015年6月的十年期債息約2.35% 而今早的同期債券為4.59% 即高了224個點子。 6.5萬億美元債再融資就要多付1527.5萬美元利息。而近日拍賣160億美元20年期債 中標息率為5.04% 好明顯大眾已對美債的信心開始有點保留。 美國債務上限又快到 雖然國會99%會通過 但大衆絕非儍子 越印越多的美刀 遲早變廢紙。 以前忍讓一大原因是當交保護費。但山姆大叔表態話叫西歐小弟們 以後自己食自己。若他日小弟們重整軍備完成 不與山姆大叔爭奪軍火市場 甚至搶地盆已算念舊情。 而要再捱義意借錢給花旗輝霍 合理推斷真的機會不大。政治不是請客食飯 無對錯 只有勝負 國與國之間更不會有永遠朋友 只會有利益。 問人借錢還這麼囂張 只因有救于你作保穮 他日自強不息 回復戰力 還會逆來順受嗎?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

被動指數基金

對於新手或隔山買牛的股民來說 被動ETF應是不錯的選擇: 

看好港股自然可買盈富基金(2800)。

SPDR道瓊工業平均指數ETF 交易所代碼:DIA。

看好納指可買ONEQ。

看好科技七巨企可買MAGS。

VOO是以追蹤美國標普500指數,該指數代表美國的500家大型企業,基本上涵蓋美國各行產的大型企業。


財經日誌(5月21日)

收回一批綠債(4252)本金 這批債券曾破百元面值 但持至到期 3年債息合共7.5% 惟有自我安慰 起碼跑贏通脹。大型新股寧德時代(3750)上市數天 股價累升近3成 市場預計其加入藍籌俱樂部只是時間問題。恆指藉著關稅有90天休戰期炒上 實在有點牽強 況且由52週低位計 反彈已逾7千點 或許稍為休整再升過 底子會更為紮實。港鐵(066)管理層宣稱 有機會再啟動以股代息計劃 事實上確有此需要 因未來資本開支好大 理論上以股代息每年最多可省卻超過80億元現金支出。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

新世界確令擁蠆失望

 一個物業每月能收到1.5萬元租金 開價500萬元出售 應該不難找到買家 但一個物業 每月租金能收到1.5億元 要500億元出售 卻並不容易。這亦是新世界發展現今正處的困境。它的資産十分豐厚 但大件的難找到買家 細件的賣出幫助有限。

集團持有合共約1,553萬平方呎待更改用途之應佔農地土地面積,而去年特區政府收回部份新界農地補償每呎1070元 理論上集團所持的農地價值166.1億元。發展中物業、待售物業及存貨 合共賬面值825.1億元。但最終能套回多少資金減債 實在難以樂觀。惟有祈望難船都會有三斤釘。

集團負債淨額1246.3億元 今年到期322億元 明年約330億元 還有逾90億元應付賬及金額不祥但快將到期的永續債(永續債理論上無到期日 但或許會有細則到某段時間要贖回 否則要加付利息)。去年底集團持有220億元現金儲備 明顯頭寸好緊 單靠營業現金流以不足應付。 變買資産、再融資 實在所難免。可惜集團想要個合理價錢才沽出資産套現 的機會不大 買家都不是善長人翁 怎會不承病取命 銀行落雨收傘也屬正常商業行為! 據聞集團已將最核心資產 位於尖沙咀的Victoria Dockside作為再融資抵押品。 

*筆者對新世界特別上心 幾年前曾是倉內最重枰的股票。 




財經日誌(5月20日)

香港同業拆息Hibor大跌 照計對負債偏重的地產商十分有利 但看它們的股價表現卻一般。 筆者認為 主因是買家信心早已不足 稍為貴重些的物業 都難找到財團接貨 而正常的住宅銷售 就算叫好也不叫座 不大幅减價 都難以找到買家。

阿里影業(01060)全年純利3.64億人幣 按年升27.7%。 阿里健康純利14.3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2.1%。集團旗下在新加坡註冊的螞蟻國際去年收入接近30億美元,並且已經是連續兩年錄得調整後盈利。加上阿里巴巴本身的季績不錯 有息派兼大幅回購股份 而寄以厚望的「雲端+AI」進展業務良好 或許會為投資者帶來驚喜也說不定。

友人留言抽中寧德時代(3750)兼沽埋 獲利逾3千元 筆者並無申請 只能待人高興。


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

香港年金

不少KOL財經分析員 揶揄政府年金[揾笨] 因分配金額化作年計僅為6.12% 而且已收取的年金會在本金扣除。若你中途上了天堂 你的繼承人就只可領取本金的餘額 另加5%利息。若閣下長命超過82歲 你的繼承人就全無任何得益! 說句公道話 政府年金並非投資而是保險 正如橙與蘋雖同屬水果 但難作直接比較。

但所為親生仔不如近身錢 年金應是最佳的近身錢 因不怕自己因一時誤判而出事。就以城中名人[何伯]為例 他那400萬[棺材本]若買了年金 每月穩袋20400元 就不至弄到家嘈屋閉 有損和氣啦! 更重要的是理論上 買了4球年金 應不再要擔憂臨尾那幾年! 


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

美國國庫券

不知是否有熱錢流入 令本港銀行拆息偏低 若特區政府現時發債應會更受歡迎 況且有200億港元綠債快將到期。

而隨著美國有6.5萬億美元的國債 在下個月面臨到期潮,到時銀根變成怎樣 也難以預料 。美國債表面上 外資只持有約90495億美元或總額約25.1%。但天曉得美資金融機構所持的美國庫券 有多少份額只是代客泊車。美元至今仍是地球邨首席通貨 美國債好自然會成為各式各樣金融對冲的扺押品。可惜美國債的最大底氣只靠個[信]字。大眾對于這項本以為[神性不可尋犯]的金融工具 亦開始有點疑問! 黄金、瑞士幣、甚至虛疑貨幣的飆升 就知筆者所言 並非全無根據!

繼標準普爾(2011年調降)與惠譽(2023年調降)之後,穆迪也在兩天前 調降美國國債信用評級,失去 AAA 評等,惠譽是歐資暫且不說 但標準普爾及穆迪都屬美國公司 而它倆[公事公辦]式評論 可信性自然會高些!  


2025年5月17日星期六

港股 VS 台股

港股總市值達38.8萬億元,10大重磅股 包括市值4.66萬億元的騰訊(佔港股總市值12%)、阿里巴巴 2.35萬億元、中移動 1.77萬億元、建設銀行1.66萬元、匯控1.6萬億元、小米集團 1.32萬億元、美團8028億元、友邦保險 7058億元、網易6019億元、比亞迪 5331億元。

台股總市值達18.1萬億元 其中台積電一股獨大佔36.8%或6.69萬億元、 鴻海5675億元、聯發科 5653億元、富邦金2894億元、廣達2746億元、中華電2627億元、台達電2491億元、國泰金 2389億元、中信金2134億元、日月光投控1679億元。


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

航運股不宜高追

 恆生指數23,345 跌108點 成交額1,907億元。藍籌俱樂部增添兩成員 美的集團(300)、中通快递(2057),成份股数目将由83增加至85

航運股真係估佢晤到 一係不發市 發市當十年。役情後復常 2021-22年 僅兩年時間 行業平均賺到超過正常時期數倍的利潤。在港上市的太平洋航運(2343)期內派息相等於股價55.4%、東方海外(316)派了89.8%、最誇張是海豐船務(1308) 派了163.9%。還以為關稅問題會使整個行業會由盛轉衰 怎料因貿易戰休戰期 地球村都急於儲貨 望能捱過這次人為的寒冬。 因而令到航運業反常般暢旺 但有點須注意 這次旺潮是有時間性的 一旦到期 特朗普真的抽重稅 對航運業肯定屬災難性。

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

阿里巴巴今季業績

阿里巴巴(9988)公布截至3月底的2025財年第4季度業績,期內收入2,364.5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7%,列帳純利123.82億億元,按年增279%;經調整純利298.47億元,按年增22%。管理層未來會繼續聚焦核心業務 這方面筆者有點保留 因電商業競爭空前激烈,阿里雖貴為行業龍頭 但望所佔份額更上一層樓 並不容易。至於未來吃粥吃飯 全賴AI+雲業務的發展前景如何。 從正面方向看 這部門大有可能成為集團未來盈利的新增長引擎。集團持有30%的蚂蟻金服 旗下公司收購香港耀才證券  將來發展成绩如何? 實在難料。 但集團2025財年已回購119億美元股份,使到流通股淨減少 5.1% 的確有利支持股價 而計劃每股派息0.25美元 相對現價128.9港元 股息率僅1.5% 吸引力有限。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騰訊季績良好

股王騰訊 上市編號:700。公佈今年首季業績 總收入為1800.22億元(人民幣 下同) 按上年同期增13%,三大業務包括增值服務、營銷服務及金融科技企業服務 分別增長17% 20%、5%。毛利則增20% 至1000億元 毛利率由53% 增至56%。經調整利潤613.29億元,按年增22%,有此季績 股民理應收貨啦!*

財政情況: 於今年3月底 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包括上市附屬公司權益)約6,534億元,非上市公司賬面值3,379億元。季內利息收入37億元,財務成本約39億。持有現金儲備、定期存款及受限制現金 合共3412億元 再加上強勁的自然現金流 騰訊盤數屬健康水平。

騰訊現報521元(港幣 下同) 市盈率23.4倍 巿值47875億元 以腾訊的綜合條件 現價已屬合理 但近52週股價已升幅不少 筆者認為只宜候位買入。

*期內動用約171億港元 購回合共4298萬股集團本身股份 並已註銷。否則騰訊今季的利潤表現應該更加亮麗。


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Billy雜談

今天恆生指數收報23,108 跌441點 成交額2,198億港元。

京東健康(06618)首季經營盈利增119.8%,京東物流(02618)同期收入增加11.5%至47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6.10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大升89.4%。京東集團(09618)旗下兩大上市附屬公司業績都不錯。 京東集團成績自然不會差到那裡。今年首季經營利潤同比增31.46%至117億元人民幣,經調整經營利潤率同比增0.8個百分點至4.9%;經調整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44%至128億元人民幣。

做人真係好化學 聽到David Webb的不幸消息 內心真的傷感 對Mr. Webb有好感 不是因曾看過他作為[聖誕禮物]的文章 賺過幾萬元。 而係他那份樂於和別人分享自己投資心得的善意。或許有此善意的股民不少 報價機前總有幾個在身傍 但要找位具David Webb投資功力的 卻十分罕有 祈望好人會有好報。

去調景嶺探朋友 在香港住了幾十年 都係第一次去 環境不錯 尤其係間馬會的裝修 比我區的投注站靚得多。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關稅糾紛有望解決

中、美關稅糾紛終於迎來較正面消息,美國將原本4月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從34%修改,其中24%暫停90天實施,只保留了10%對等關稅。至於中國,將4月3日反制美國的34%修改,其中24%的關稅暫停90天實施,只保留了10%反制關稅。其後的中美互相反制措施亦停止執行。協議是否公平 留待相關專家解說 總之和氣生財 大家都有碗安樂茶飯吃 就最為重要。恆生指數收報23,549升681點成交額3,224億元 有大成交支持 升勢給投資者的印象也踏實些。 

近期領展房託股價靜靜升了不少 現價41.15元(半年高位)可惜仍略低於兩年前的供股價44.2% 市值1062億元 千億級企業名譽失而復得 股息率有6.38% 以領展的質素 已具吸引力。有傳政府會考慮將較新的屋村商場注入領展套現 舒緩財赤。但筆者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大行一致看好小米集團

筆者對小米集團(01810)向來有點保留 覺得其不務正業 遍要去參與發展競爭空前激烈的電動車市場。但看各大行的研究報告 卻近乎一面倒[看好]。

1)匯豐環球認為由於電動車盈利能力改善,預期今年首季再創佳績。股價應有力升至73.5元。2)大摩同時認為人工智慧物聯網和智能手機部門正看到積極的勢頭。目標價由上調至62元。3)細摩則覺得小米核心硬件業務將在未來幾季持續加速增長,有利股價。初期電動車的銷售向好,成為股價短期的催化劑。4)交銀國際首予小米集團 給于[買入]評級,認為作為中國科技產業核的心先鋒,對貿易不確定因素的直接敞口較小,長期看好公司股價,近期股價回調或提供買入機會。5)富瑞發表報告亦看好小米 ,認為是中國科技股首選,目標價維持 63.25 元。

這麼多大行看好 ,筆者也不敢堅持[眾人皆醉我獨醒], 況且早前小米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8億股,每股價格為53.25元 募集約425億元,發展資金十分充裕。但PE近半百倍兼無股息派送  不是筆者那坏茶。小米現價51.35元 市值13325億元 鑑於早前股價已升幅頗大(52週內升了2.34倍) 不見高追。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

恒地股價異常

上星期四(5月8日)恆基地産(00012.HK)曾低至22.5元  5月9日就升至24.25元或7.7%。一間上市公司在兩個交易天升超過7% 並非罕見。但在並無特別搶眼球的消息下 向來沉悶的恆地股價有此波動 的確罕見 恆地雖為藍籌股 但所佔指數份額有限 大戶不會用恆地作為造市工具。

恆地近期商業行動: 與新地合作發展[南首]迄今累沽256伙,套現約13.2億元。全資擁有[利奧坊.壹隅]迄今累沽577伙,套現約38.4億元。另外,佔18% 啟德海灣半島[天瀧]開售迄今累沽127伙,套現約51.3億元,佔76.4%九龍城[南首]迄今累沽256伙,套現約13.2億元.....。而2025年首季主要樓盤登記銷售金額 恆基地産有31.3億元。

今年1月中,由於美麗華酒店股東反對 嘉賓大廈交易閣置 令母公司恆基地套現31.2億元的計劃告吹,幸涉及金額相較恆基的規模來衡量 並無甚麼大不了。但中環地王的發展項目 正處施工期 未來資本開支甚重。

大行評論: 花旗目標價由24元上調至25.6元。美銀目標價由22.7元上調至26.7元。

筆者個人看法: 恒地要維持派息水平 (每股1.8元)需款87.15億元 大股東李兆基家族是最大受益者 獲分配63.1億元。 除非逼不得已  管理層應不會減派股息。而恆地的經常性收入強勁 近90億元租金收入+煤氣公司27.1億元股息貢獻 令派息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底氣。而主業物業銷售 前兩年合共超過400億元營業額 利盈率22% 就算樓價仍下調 集團有不少發展土地是以農地更改用途 及重建舊樓所得 成本仍會較同業為低。

考慮到本港(HIBOR)長期利率有下調趨勢, 利於中、下價住宅物業銷售,有助舒緩投資者對集團物業發展利潤的憂慮。加上管理層兩位少爺 早已接任 對創辦人李兆基於今年3月1日逝世 對集團營運的影響 理應有限。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

美元霸權

烏克蘭中央銀行總裁Andriy Pyshnyi向路透社表示,烏國正開始考慮與美元脫鉤,改由歐元代替。不要小看這個微不足道的消息 就象兩千年前 陳勝、吳廣帶著9百人去對抗戰無不勝的大秦帝國似的 秦王那會為此事上心。同樣 若幾年前聽到烏幣與美刀脫鉤 有人關注才出奇。但政治一日都厭長 地球村對美元霸權愈來愈不滿 廉價將產品賣給美國 賺到血汗錢再借回給山姆大叔 好讓他多些資金繼續輝霍 反被說成佔了美國的便宜?非地球村全人類反智 只是障礙形勢比人強  敢怒不敢言而矣! 但世事無絕對 把口不敢說 就用行動去表達。十年黃金變難銅 不動聲色再度成為成為各國央行儲備新寵兒。 連向來被商界視作為泰山不斗的Warren Buffett 和 Bill Gates 都認為比特幣是個騙局 但近日比特幣的價值 卻升破十萬美元夢幻關口。 筆者個人認為金融市場如此反常 主因是大眾對於美元霸權的地位 越來越有所保留及不滿!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財經日誌(5月8日)

飽威爾暗示通脹或許會受關稅影響而急升 過早減息並不明智。老飽確有士大夫風骨 不輕易向上司低頭。病人逼醫生開重藥治病 外行管內行 這方面特朗普的確演釋得淋漓盡致。

花旗總統不滿別國產品太過便宜 搶去美國人不少工作位置 要加關稅作為懲罰! 那麼港府也可因財赤增設庸人稅  因理論上外庸姐姐也搶去不少港女的就業機會 幸大眾都比特朗普正常 知悉庸人姐姐對香港的貢獻 五千多元工資就可釋放出一位香港女士投身社會工作 她們當中應有不少屬高端人士 政府要栽盤她們成才 每人最低也要花費七位數字的公敞 明白事理 或許這亦是香港在軟實力的優勢。

恆生指數收報22,775 升84點 成交額1,858億元。 內、外圍環境並不樂觀 連巴菲特都大幅套現 增持現金 莫非閣下覺得投資眼光勝過一代股神?

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財經日誌(5月7日)

中央出手救市 人行降準0.5個百分點,料釋放一萬億人民幣 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降住房貸款,5年期首套房利率降0.25厘兼放寬險資參與股市投資。國家外滙管理局亦助慶 公布截至2025年4月低,內地外滙儲備為3.28萬億美元,較上月增加升410億美元,升幅為1.27% 繼續保持全球外儲一哥地立。再加上外資流入 利好消息一出 港股今早曾升逾500點。但不竟仍有不少潛在隱憂 股民適量減磅 恆生指數收報22691 微升29點 成交額2400億元。今早內房板塊有顯注升幅 風險愈高就升得逾多 炒味好濃 但收市前就回調不少 市場都好理性 明白某幾隻太重債的內房 就算再多些幫助都難以復常。近期上市的新股 走勢不錯 累積升幅由6.8%-112% [看圖]。 明天上市的滬上阿姨(2589) 剛開出暗盤 最多升66% 一手帳面最多賺逾2000元。或許有心人想造旺過新股市場 去迎接巨企寧德時代IPO。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財經日誌(5月6日)

恆生指數收報22,662 升158點 成交額 2,133億元 全日波幅不夠300點 好、淡友都不敢輕舉妄動。 

外匯基金公報今年首季成績利潤為672億元(其中債券佔406億元、港股164億元、其他股票投資虧損28億元、外匯季內投資收入130億元)。與98年政府打洋鱷所賺到的金額相約 。但當年的600億 已足夠起條西鐵屯門線。香港真係福地 單一季的投資收益 已大大舒緩財赤的影響。近期正面消息除了有熱錢流入外 新地的大型住宅計劃 SIERRA SEA 初部推出624伙已順利售清 套現逾30億元* 而新地的股價也即時反影 巿值升了35.2億元。

*整個項目逾9800伙   **雖有30億元現金回流 但利潤就難以樂觀。


Berkshire Beyond Buffett 2

股神巴菲特在投資旗艦巴郡的股東會上宣布年底退休,消息傳出後,巴郡B股價一度下調6.7%。一間已投資股票成名的企業,PB高達1.78倍,已有點不合理,明顯高估的份額是基於股神的威望,沒有巴菲特的巴郡,好難相象股價應調整多少才合理。筆者預計 要投資者回恢信心, 巴郡新舵手阿貝爾,起碼要花一段時間交出成績,才能恢復股民對Berkshire Beyond Buffett的投資信心。

金管局再注資605億元,單次注資再破紀錄。為捍衛香港聯繫匯率,金管局近日已三度注資共1,166億元,銀行體系結餘將升至1,613億元。大戸大鑼大鼓買入港元, 的確令投資者有點憧憬。幸股民尚算克制 港股只微升小許 創新高的全屬具實力的高息股。



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全球最強通貨

 美國國債已突破36萬億美元 每年利息支出約為1.12萬億美元 佔美政府總收入的22.7%。美國2024貿易逆差達9200億美元。2025年度財赤料約1.86萬億美元。美國外滙儲備僅2442億美元  全球排第13位 而排第12位的星加坡有3767億美元 排首位是中國32090億美元。假設美國政府是一間私人企業 它的債務評級大有可能低過恒大 發行新債有人買才怪 若向金融機構再融資 成功的機會或許比中六合彩更難。或許它的最強底氣只是印鈔機効率高及 In God We Trust 而矣!  而美元此時此刻正是全球最強的通貨 真的令人擔憂。

題外話: 真想知此時此刻 仍有多少港人敢去烏克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