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永遠不用還本的債券

 恆生指數收報26,384 跌188點 成交額 2,176億元。大市成交縮減,或許連大户都弄不清形勢,看好看淡都不敢太盡,全日波幅僅279點。

債券一向視為風險較低的投資,風險會被理解為比股票低,最危險都係垃圾級債券而矣!  都話明你知是[垃圾],你都貪高息去買,若出了事 又能怪得誰? 但雷曼債券 利息又不高, 反而令大衆減低戒心,結果殺傷力比垃圾債更高,象雷曼般債可賣  但起碼要用非專業人士都看得明的詞句去介紹清楚,在相關單據顯眼位置 印上骷髏頭標誌,並附上免責聲明: 此債屬於劇毒級別,買後風險自負,是福是禍看你個人造化,與相關部門無關!

雷曼債已夠複雜,連專業人士都看不明,否則銀行怎會為那丁點佣金去冒損害商譽的風險! 香港真的不愧是國際金融中心,別的地區 大眾好難會遇上有關現代金融產品的瓜葛。雷曼毒債血跡未乾,永續債券又登場,其實它亦不是甚麽新事物,早已存在多時,只係新世界最近給它發行的永續債主多個選擇,可將持有的永續債換取將會新發行的永續債,但要高打折50%至53%。問題來了,有什么誘因 會令舊批永續債主願意減半票面值 去換新債這麼笨?  細節在於舊債講個信字 全冇擔保資產。新債卻有[維港文化匯]項目的現金流擔保, 能收到債息的機會甚高。

永續債在會計學上並不屬於負債, 而是列為之資本,除了可以永遠不續回外 ,亦可以不派債息,待環境許可時才派還債息,條件是要還清所有永續債息前,公司才能派送普通股股息。

筆者愚鈍不明白 不派股息對大股東/管理層有何約束力,不派息資金只會留在公司,大股東能控制的資產 反而更多。又有哪個商家 不明白控制權比擁有權更具價值,相反若條文改為未還清永續債息前,管理層不能取得薪俸 只能累積至還清所有永續債息後才能取回, 肯定會更為有效。

況且亦有前例,2008年AIG為求獲得政府出手相救,立約在未還清政府的欠債前, 高層花紅及薪金調整一律免問。由於政府對正下藥,利益歸於高層,高層自然上下一心 不出數年 AIG轉虧為盈 提早還清所有政府欠債。

溫馨提示: 以筆者的經濟知識 不能保證對上述關於永續債券的理解 是否正確 純粹個人看法而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