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十年代起 基於香港高地價政策 衍生到股市也出現{象以齒焚身}的現象。
最早一單應是1972年10月{置牛大戰} 置地公司垂涎的當然不是牛奶公司的奶牛 而是其位於薄扶林那幅大型牛場 後來發展成共有27座 4328個住宅單位的{置富花園}。1978年長江實業欲收購九龍倉 後由於種種因由而放棄 船王包玉剛接盤 目的非為經營貨倉或碼頭生意 而係位於尖沙咀的海港城一系列的商廈群。 1979年長江實業收購和記黃埔 將黃埔船塢重建成{黄埔花園} 共88座 10285個住宅單位。到了八十年代相關的收購更趨白熱化。中巴、九巴先後被地産商看中 前者收購失敗 後者新鴻基地產成了最大股東 並將荔枝角車廠發展成{曼克頓山}。1985年和記黃埔收購香港電燈 將鴨脷洲發電廠重建為{海怡半島}。九十年代生力啤酒將深圳廠房重建為{碧堤半島} 脫去象齒 不去冒被收購的風險*
*李嘉誠曾是生力啤酒的重要股東之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