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

碧桂園的教訓


2013年尾回內地探親,沿途各地都見碧桂園(2007)的樓盤,內地親友也在新會市購了一個單位,聽聞銷情不錯,返港後研究資料,發覺大股東又在增持,公司所有數據都頗為正面,一向不願執輸的我即以$4.7買入3萬股,怎知買入後股價持續尋低,2014年還要供股,我當然不會再投入新資金,連供股權都賣埋,直到2016年初終要止蝕離場,埋單虧損3萬多,真失敗!
但今天碧桂園收市價$13.10,當日若不止蝕,今天賺28多萬元,若加埋蝕去的3萬多,一來一回成30多萬元。炒股就是這樣,一念之差,結果就差天共地。
最失敗的就是我到現在也不知錯在那裏,當年入貨價比大股東增持價更低,有用家口裨支持,盤數又靚仔。其後股價走勢大轉弱,我當然不會增資供股,跌破止蝕位即走也是投資者應有的態度。
這次股票蝕本的原因是甚麼,至今我仍未弄清,對我來說也是罕見,又望各方高人指教一下!

免責聲明 :本文章純屬個人網誌,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决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17 則留言:

  1. 非常值得借鏡的經驗, 問題會否出現止蝕的原因不是因為基本面轉差, 只是為止而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業績乏善可陳,走勢圖很差,發高息美元債,又供股,加上是民企.我無覺當時止蝕有問題.

      刪除
    2. 但事後孔明當知是很錯呀!但現我仍不知錯在那?

      刪除
    3. 輸錢無問題,但豈馬應輸在那處錯掛!

      刪除
    4. 你操作手法是非常短時間,根本沒花多少時間去了解內部操作,供股背後為何,當時內房的大環境。

      刪除
    5. 林兄說得對,我無將碧桂園放在重點投資,無太認真研究清楚就下注,這可能是失敗原因之一,但還有一點是我可能的確對國情了解吾深,又對民企有偏見

      刪除
    6. 我在當初就堅持深挖,去了解,去認識行業跟出席股東會交流發問一些不了解地方,發電郵公司建議。
      後來重倉持有4年,最高回報達3倍,後來分幾次套現了60%資金。留著利潤跟管理層一起前進。

      刪除
    7. 恭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對的

      刪除
  2. 你觀點系冇錯,數字都冇問題。只要問題系外資控盤,佢地只從資產負債表出發,把內房是預售期房,要等待交房才能把數字轉正,都當作看不見一樣來打分數。
    而現在正正是有滬深通打開市場,國內投資者較懂內情或懂中國政策。從當初的超低估就開始買進,要拿點定價權,令外資不能利用以前大資金優勢佔便宜。

    回覆刪除
  3. 我不認為這是billy兄分析有誤的問題,反而是信心的問題
    面對基本因素良好,自己又有信心的投資,重錘出擊才可以有可觀回報,等於大部分人在樓市上賺得比騰訊多一樣,有信心並且重錘才是致勝關鍵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坦白講就算這個世界出現多十隻八隻融創騰訊這類倍升股,大部分人都賺不了大錢的,因為賺錢的要訣不在於那個資產升幾多而在於你夠膽買幾多,即使你看好內房,你也不會用買樓般的投資額投資內房啊

      刪除
    2. 反而像樓,像領展一類的東西才讓更多人賺大錢,畢竟這些夠穩陣可以重手出擊,所以我對於這些錢賺不了不感可惜,你也毋須戒懷:)

      刪除
    3. 升得慢不重要,最重要是數量,買得重買得多才是重點!當然要買的東西自然要有極高安全性了

      刪除
    4. 這也是hutchison capital放棄了科技股份集中買收息股的原因,防守股的倉位是可以比其他人高很多而不失安全性的

      刪除
    5. 炒股輸錢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但總要知輸在何因?少兄說得對,碧桂園應輸在信心和暸解。

      刪除
    6. 回顧我賺錢最多的公司,都不是幾倍升幅之股,而全是來自重注之股,敢膽重注則來自信心和暸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