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8月23日星期六

財經日誌(8月23日)

恆基發展(00097.HK)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7.4億元,按年跌4.1%。虧損收窄至4,100萬元,加上2023年蝕7200萬元、2024年蝕1.25億元、即2個半財政年度合共蝕了2.38億元。這已相等於集團總市值約4成份額。令人奇怪的是股份在上個交易日曾急升20%,股價更創52週新高。

我曾不解為何如此多身經百戰的投機者會如此失策 在這次樓災中近乎一舖清袋? 莫非他們不懂得資金流的重要性及高槓杆的風險? 後來聴到其中有個大炒家訴說 它公司借6成都出事。一般大眾買樓自住都付3成作首期 相比之下 炒樓借6成 真的不算太高按揭而這麼多大炒家出事的主因 或許是因過去炒樓贏得太易 忘記投機第一戒律 量力而為。 

此外香港銀行最新的財報顯示 信貸減值額大增 其中匯豐83.5億元、恒生48億元、渣打26.2億元、東亞25.3億元、大新7.28億元。加埋都不夠200億元、只要樓價不再嚴重惡化、並無大不了。

 

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

煤氣增長期已過

放在十年前 要煤氣公司(0003.HK)有5%以上股息率  真係發夢冇咁早 一半就差不多。但又為何現今的煤氣公司股息率在5%以上任你買? 無他 因十年前的煤氣公司 例牌每年10送1紅股 股息卻不變  即變相年年股息加一成。但到了2021年送股卻減半 由過往10送1改為20送1 ; 期後更一股都不送。原因非管理層吝嗇 而係真的有心冇力。由2022年起每股派息0.35元 並盡力维持此水平 可惜力不從心 被逼年年派息率超過100% 長期派息過份進取 食息一族高興之餘 或許會擔心將來派送金額能否持續?

中華煤氣今年上半年集團營業額275.1億元,按年持平,股東應佔溢利按年降3%至29.6億元。 董事會宣布派發本年度中期股息維持每股12仙。 

財政情況: 總資產1624億元、借貸610億元、 現金84億元、淨資產689億元 、净借贷比率43% 看似偏高。但煤氣業務壞賬少 資金流強 頭寸問題有限。筆者個人評價 煤氣高峯期已過 前景稳定有餘 拓展卻有限。


2025年8月21日星期四

調研嘉華國際

嘉華國際(00173.HK) 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10.52億元,按年跌13.3%。純利1.14億元,按年跌25.9%;派送中期息2仙,按上年同期減半,涉及資金0.63億元。為了省卻這點[小錢],卻傷了一眾股民心 並不值得。或許老帥已先遊 少師接下帥印 一切以數據辦事 合理但是否合情 就見仁見智。

筆者個人認為嘉華國際屬二線地產股中的優質企業 財政良好 市賬率偏低 但並非全無風險 因主業房産建設及投資 前景實在一般。集團未來的榮辱 除賴於中、港兩地房產的復常情況外 如何處理那批銀娛股份也至關重要。  

財政情況: 負債比率為12%,負債總額134.37億元、現金儲備86.98億元,股東權益406.31億元。未來一年需償還36.2億元 以集團持有的現金 加上已簽約應佔銷售約為14億元,於今年6月30日,已簽約但未確認應佔銷售約為60億元,預計自下半年起入賬。再加上未提取之銀行貸款額度為187.07億元,資金鏈應該無問題。

*嘉華國際最貴重的資產是持有銀河娛樂1.62億股 以現價40.2元 市值65.1億元 已相等于嘉華現巿值的90.9%。可惜只能提供1.134億元股息貢獻。


港交所業績好 估值貴

 港交所(00388.HK) 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由於集團業務相當透明,業績好早就預計。近乎所有重要數據均相當正面。收入升34%、股東應佔溢利錄85.19億元,按年升39%,投資收益淨額增長16%,中期息增加38%至每股6元。至於大行報告 例牌自然是見好唱好。

但筆者卻覺得 今次牛市根基並不紮實 股市與經濟及政治處境背道異馳 牛市全賴北水撐場 與過往百家齊放 有點差距。港交所股價近期已升幅不少 或許須要整固一下才升過 更為踏實。以現價445元計 PE超過40倍 盈利增幅頗為波動 近5年成績顯示 曾試過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近20%。至於港交所市值高達5621億元 是否值得 那就見仁見智! 


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

調研恆基地產

現價27.32億元 巿盈率21倍 股息率6.58% 市值1322億元。

恆基地產(00012.HK)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收入95.52億元,按年跌18.8%。基礎盈利為30.48億元,按年減少44%。中期股息維持0.5元(涉及金額24.21億元)。盈利大減原因包括期內賣樓毛利率由去年近30%急挫至8.5%, 賣樓利潤更大減77%至3.44億元。融資成本增加3.85億元至12.05億元。

財政情況: 總債務為840.15億元、淨借貸為674.15億,借貸比率為 21.1%,看似並無變動,實質又係大股東繼續[夠義氣]以零息借多77.08億元給恆基,令股東貸款增至739.23億元。

還債能力: 集團於一年內到期債項為113.64億元,一年後至二年內144.56億元。現持有現金166億元,未入賬之自佔本港物業合約銷售總額約為104.24億元。當中約77.56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今年下半年入賬。每年逾60億元規模的租金收入及約27億元來自煤氣公司的穏定股息貢獻, 頂計集團的資金鏈不會較大的問題。當然恆地的最強底氣就是李兆基家族的強力支持。

況且恆地資産變現的能力超強 可套現的資產主要包括: 1) 賬面值2738億元的投資物業。 2) 842.34億元的發展中物業、土儲及存貨。3) 47.15億元金融資產。4) 上巿聯營/附屬 煤氣公司、陽光房託、恆基發展、香港小輪及美麗華酒店。 恆地所佔權益市值合共近600億元。還有受限制存款13.4億元。

能否維持派息水平: 要維持全年每股派息1.8元、涉及金額87.1億元  大股東李氏家族可收到63.4億元股息。一為神功 二為弟子 管理層又可樂而不為?

 

冠君房託 每年跌去多一些

近5年香港甲級商廈有多傷 看冠君房託(02778.HK)的業績就一清二楚。

2020年租金收益總額為26.33億元、接著年年跌了多一些、跌至2024年底為21.85億元。分派總額亦一樣由14.76億元跌至8.62億元。每基金單位分派就更傷由24.96仙 跌至14.22仙 就算不計通脹 虧損都相多明顯。物業組合總值及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 同樣一年比一年差。前者由673.1億元跌至601億元 後者則由8.61元跌至7.16元。幸資產負債比率就變動不大 五年間介乎22.5-23.7%徘徊。

據最新發表的今年上半年(年初至六月底)成績表 租金收益總額為10.29億元、分派總額4.28億元 每基金單位分派7.01仙 資產負債比率創近年新高至24.5%。所有財務顯示冠君業績依然在尋底 前景一般 改善跡象不大明顯。

買得房託多為收息客 令持貨者失望的是冠君房託於2006年以5.1元上市 十九年後的今天股價跌了60%。

現價報2.04元 巿值124.6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6.79元 股息率(化作年計)為6.87%。 

 

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調研路勁基建

路勁(1098.HK)發盈利警告,預期截至6月底止中期應占虧損19億-21億元,一間市值5.4億的上市公司,半年就蝕了公司的幾倍市值! 去年底公司仍持有42.74億元現金 股東權益高達108.15億元,每股資產淨值14.43元,市帳低至0.05倍,當然「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公司近兩年(2023-24年)合共虧損逾80億元,預計今年都難以樂觀。

財政方面: 直至去年底 淨權益負債比率55% (另有71.2億元永續債未計) 銀行及其他貸款162.27億元 其中今、明兩年要償還35.5億元。2-5年後要還82.8億元。財務風險頗高。

集團原本是一家從事投資及營運收費公路的先行者,在公路業務幹得有聲有色,又有第二大股東佔集團27%的深圳控股關顧,理應值得看高一線,可惜路勁對中國房產業嚴重誤判 損失慘重 大傷元氣! 賴以起家的收費公路業務,只淨下位於印尼的項目。


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8月18日)

恆生指數收報25,176 跌93點 成交額3,127億元。

港股7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額2629億元,按年大幅上升1.67倍。今年首7個月港股平均每日成交2437億元,按年上升1.24倍。新市公司53間,按年增加33%,集資金額1279億元,按年大升6.11倍,計及配股等,總集資金額就有3318億元,按年上升近3倍。截至7月底,本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44萬9千億元,按年上升44%。看過上術數據 你猜最大得益是那間上市公司? 猜到也不用告訴我 若估不到筆者勸你都係不好再炒股。真心勸導 並無揶揄之意。

據傳長江系有意出售UK Rail全部權 作價280億元,預計長實(1113)及電能(0006)可分別直接套現56億元、28億元。長和(0001)及長建(1038)可分別間接套現159.2億元、192億元。數云云港商中 賺錢能力 誠哥真的無人能及 輕描淡寫又多了幾百億元現金作彈藥。何況大劉都話 弱市時的一元 相較旺市的購買力 相距甚大。

 2024年8月 腾訊股價382元 今日收市587元 一年升了205元 期內股王升至480元時 曾出現散戶勝利大逃亡 當時股價已在短時間內升了逾百元 出現幾百個散戶沽盤套現也屬人之常情 但在投資市場上 群衆永遠是弱視者 在近500元仍敢去接貨者 肯定並非吳下阿蒙啦!


港鐵其實是地産股

筆者調研香港鐵路(00066.HK)的投資價值 喜歡將其業務分為2部份 車務運輸及地產相關業務。

香港車務營運是集團的主要業務 含本地鐵路、高速鐵路、輕鐵及巴士等服務 受惠於車費有約3%調升 相關業務上半年收入高達115.09億元 但EBIT僅得0.98億元 近乎白做! 就算將車站服務中的電訊及廣告收入加上 收入只是增加7.87億元。 運輸壟斷地位好看不好賺 或許只有[官股]才願去幹? 前景亦一般 未來多條幹線先後落成 但能否提供利潤 也不大樂觀。

港鐵最重要的盈利來源 並非來自車務營運 而係來自地産相關業務 今年上半年租金收入達43.34億元(物業租金25億元、車站零售商舖收入18.34億元) 投資物業規模甚至大過長江實業 至於賣樓EBITA就有21.01億元 物業管理就有1.57億元收入。若將港鐵的地產相關業務分拆 規模及利潤 絕對不弱於本地藍籌地產股。至於內地及國際業務 上半年EBIT就有7.97億元 由於筆者對這部份業務不大了解 就不作詳述了。

財政情況: 總負債921.7億元 現金儲備567.96億元 淨負債397.2億元 淨負債權益比率18.8%。計劃投放約1,400億元發展新鐵路項目 2023年至2027年間投放650億元維修、提升及更新鐵路資產 未來資本開支會好大 須高度運用財技籌集資金 至於管理層希望維持派息稳定政策 相信股民亦不會懷疑 但有心都要有力 每年派息要維持每股1.31元 需款超過80億元。港鐵主業如雞肋 物業巿道如何也不用多說 未來資本開支強勁 要維持派息並非易事。


2025年8月17日星期日

調研長江實業

長江實業(01113.HK)上半年度業績:  中期息0.39元 真係相當保守 難怪擁躉有微言。

主業 物業銷售的毛利率急跌15.2%至24%。連長江賣樓成績都如此 別的地產商又會好到那裡? 說句公道話 今時今日賣樓仍有二成多賺 長實都算好叻仔。但須留意香港區的銷售額為28.03億元 毛利率僅2.6%  你話多牙煙!  幸今年內銷售確認預期約有229億元 就算得個做字 起碼都有大量資金回流! 其他地產相關業務 包括收租、物管、酒店及房託都算中規中矩 起碼全部都有利潤貢獻。至於集團的副業:英式酒館及基建實用資產 就似妹仔大過主人婆 兩者合共佔長江總收入66.7%、總收益50.1%。 

長實較大部份同業優勝之處 自然係盤數健康好多,持有現金儲備330億元 淨負債為214 億元。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額比率約僅5%*。加上在商界的江湖地位 流動資金強勁 若然有需要安排融資 理應絕無問題。

*未計永久債券79.3億元。




守業有何難?

常聽到有些不合理的名句  明明冇邏輯 但聽得多就會入腦 亂噏都以為係秘笈! [創業難 守業更難] 就是其中之一。前者本人十分認同 後者則十分有保留。守業並非難 前人搭好晒個台 只要接掌者上台後 不要過份自信  要明白自己除了是條幸運精蟲外 別的未必比一般常人強。

大眾多認同守業難 全因用隻耳去分析 甚麼富不過三代之類。 所以就將守業定性為好難 卻不去研究真相 富不過三代主因並非守業難 而係要找一個不好大喜功的傳人會好難。含著金銷匙出世 幾十歲都不識寫個[窮]字的富二代 以為畢業於名校 人際關係強 在老爸的公司[由低做起]就叫歷練 想不出事都難啦!  

筆者自問有守業之才 奈何先父卻無留下丁點家業給我守 實在可惜。

 

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銅鑼灣大業主

希慎興業(00014.HK)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營業額及經常性基本溢利分別按年上升 2.2%至17.3億元及1.2%至10.31億元。股東權益651.8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63.5元% 同樣減少1.2%。上述數據變化不大 在此艱難環境 尚算交到功課。

但有點須加注意,期內債務總額增加20.77億元升至287.96億元, 財務支出2.89億元, 期間實際利率為3.8%,比去年同期減少60個點子 但財務支出卻增加0.76億元。可見借貸不減反增。還有不列作負債的永續債券增加了4.81億至99.18億元 所付債息為2.54億元 是同期財務支出的87.8% 並非小數目。淨債務/權益比率為32.9%、淨利息償付率7.5倍、持有的現金及銀行結存總值約33.48億元及5.84億元有評級債券。管理預計未來五年,透過物業發展的資金回流高達80億元。

以現價15.4元 股息率7.01% 市脹率0.24倍 巿值僅158.1億元 不夠在中區買幢象樣些的商廈。

個人評價: 負債率仍可接受 現金流強 有減息憧憬 未來榮辱 主要依賴高級商廈的租金變動情況 若能維持現有派息水平 股息率已具吸引力。


調研長和實業 2

長和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營業額2406.6億元 無大變動 基本純利113.21億元升10.9% 中期息增至71仙或3% 好過冇啦! 以昨天收市價51.45元計 總市值僅1970億元。

想極都不明解 長和近10年來都未聞 在重大投資上有嚴重誤判 地產爆煲又不近乎絲毫無損 只因長江系所有地産相關資產 全集中於系內叧一上市姊妹公司- 長江實業內。長和(00001.HK)本身甚少沾手地產項目 較重秤的只有甚具重建價值的香港船塢地皮。

而長和本身直接擁有的優質資産,或許多到連誠哥父子都未必記得清 負債又低(淨負債比率14.7%),但成間公司市值卻不夠2千億元。難免令擁蠆摸不著頭腦 真想問句 大、細超人 你們攪甚麼呀?

長和較顯眼的資産還有佔75%屈臣氏零售集團 價值1320億元、19.06億股長江基建股票 價值1021億元、加拿大Cenovus Energy 17.1% 價值360億元。上述3項資產合共價值2701億元 或相等於長和總巿值約137%。

集團近幾年的重大交易 包括以916億元賣出歐洲鐵塔業務,Northumbrian Water25%股權價格約80.7億元、出售UK Rails簽訂協議 項目企業價值280億元,長和間接持有超過一半權。原本計劃出售UK Power Network 管理層 厭1589億元 未到價而不賣、至於將大部分港口資產以1482億元 出售給由貝萊德主導的投資集團,交易雖然告吹 但亦反影出外資對該項資産的估值 就算賣不成又如何? 相關港口資産 半年收入就有235.9億元 EBITDA 87.2億元。近日出售UK Rails簽訂協議 項目企業價值280億元。長和預期約有10億元溢利、至於預計將全資擁有3英國電訊與Vodafone英國合併為一間新公司VodafoneThree,長和佔49% 及收回138億元現金。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

調研長和實業

由青年變成長者 不斷聽人說 投資方面切勿與李嘉誠對著幹 那麼與他同坐一條船 應該不會差到那裡啦! 但試看李氏家族上市旗艦-長江和黃(上市編號: 001) 近十年的股價表現 確實令其擁蠆大失所望! 自2025分拆上市至今 股價大幅跑輸恆指之餘 集團主力資產 不論在地域或板塊上 全都非處重災區 地產相關權益 比例甚少。堂堂位列亞洲區 數一數二的著名綜合企業 股市旺或淡 股價都如此弱雞 真係摸不著頭腦 價值投資法業對[零零壹]來說 完全失効。

利申: 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2025年8月14日星期四

長江基建估值偏貴

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  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203.59億元,按年升6.6%。純利43.48億元,按年升0.9%;每股盈利1.73元。派中期息73仙,上年同期派72仙。集團最吸引之處是收入、利潤都相當穩定 派息又得到鉅少特別關愛 上市28年股息年年有價無減。

1996年長建招股價為12.65元,現價54.3元 連同期間每股派息共43.74元,升值6.75倍,亦是同期間表現最佳的長江系股票。

長江基建之財務根基持續雄厚,今年6月底於持有現金47億元,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維持10.6%的穩健水平,另有98.85億元永續債未計在內。長江基建獲標準普爾繼續授予「A╱穩定」之信貸評級。

現價54.3元 市盈率16.8倍 股息率4.75% 市值1368億元。

筆者個人評論: 長建是優質公司 但最大缺點是市賬率(PB1.09倍)過高  股息率偏低。 

調研電能實業

電能實業 上市編號: 006  上半年業績 : 收入3.52億元,按年跌22.5%。純利30.42億元,按年升1.2%  中期息維持78仙。純利是收入8.6倍 超過逾千億元市值的公司 僱員人數僅為 16人 好明顯電能只是一間控股公司 近乎所有負債都歸聯營公司賬內 因此集團之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為2%。 若按透視基準攤佔國際投資組合的負債淨額,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則為46%。

筆者認為這份業績屬中規中矩 合理推斷 管理層有能力維持全年派息每股2.82元 以現價51.75元計 股息率5.45% 市值1120億元。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港燈投資價值

港燈電力投資 上市編號: 2638  今年上半年EBITDA為39.79億元 而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0.01億元 按上年同期比分別輕微減少0.1億元及增加0.54億元。每股份合訂單位維持派送0.1594元 涉及金額14.08億元 與上年相同。

財務情況: 淨負債為513.41億元,淨負債對淨總資本比率為51%,以港燈的收入穩定及現金流強勁,出現頭寸問題不大。標準普爾維持穩定的A- 級信貸評級 若有須要 融資易於反掌。

在保障利潤合約到期前 加上信託契約第 14.1(c) 條細則酌情決定的調整可供分派收入。 港燈未來的派息已有保障 合理推斷每年應不少於0.3203元 亦由於過往派息率已相當進取 未來要有較象樣些加派 並不容易。以現價6.23元計 股息率5.14%,*相對3個月美金存款都有4.2%及十年國庫券4.29% 與風險度衡量 少於1%差距 吸引力實在一般。 

*港燈投資的擁蠆 應與定期存款及國庫券的買家是同一批人 長線看港燈的保障利潤合約是否能維持現今的8%已是個疑問 至於是否續約 以大股東與中央的關係 難說風險有限 而存款及國債風險就低得多 一來特區政府有80萬元以下擔保 二來港匯仍在7.8492弱方水平 除非脫勾 否則無得輸。


自住物業

恒指走勢與本港經濟背道而馳 無他 只因港交所上市公司 早以中資股馬首是瞻 所有大型上市的本地地產商市值加埋都不夠買半隻騰訊控股。與友人討論買樓問題 友人堅持看淡樓市 絕不置業。 筆者也不看好投資物業 但只要量力而為 自住也可考慮  貴又不敢高追 平又不敢低買 那麼永遠都做不成業主 除非你已決定移民 否則居住依然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我做過租合 業主象外國移民官般審視我的財政情況 差不多連人品都要評級是否達標 加租之餘又怕不續約 年年都有可能要搬家 麻煩得肯 所以除非逼得已 或能賺到的金額超吸引 否則自住樓最好不要賣!

銀河娛樂剛宣佈今年10月底派送股息每股0.7元 連同6月以派送的0.5元股息 全年合共派息1.2元 相較2024年增加50%。嘉華國際持有1.62億銀河股票 今年可收取股息1.944億元 以執筆時每股39.1元計 該批股票市值63.34億元(佔嘉華總市值82%)股息率為3.07% 資產配設並不合理。


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

恒生實力雄厚

恆生銀行 上市編號:011 現價114.7元 市盈率12.3倍 股息率5.92% 市值2158億元 總資産高達18216.8億元 為香港4大銀行之一 以它的規模及聲譽 對香港來說 肯定屬於[大到不能倒]的級數。近期不少傳聞對恒生銀行不利 筆者夫婦對恒生有極大情義結 執筆時 雖並無持有恒生銀行股票 但仍頗為關注該行的情況。

香港正處經濟不景的嚴峻期 加上恒生上半年息差收窄16個點子至1.67% 半年淨利息收入為143.4億元 減少6%。幸淨服務費收入31.47億元上升23% 彌補了近半利息收入的減幅。值得一提的是股票紀紀收入 半年大增52% 比耀才證券高出甚多 在行業割喉式競爭下 有此成績 值得一讚。 炒房收入淨額 亦為銀行利潤貢獻不少 急增280%至78.94億元。

主要比率: 普通股權⼀級資本比率為21.3%,⼀級資本比率為23.3%,總資本率為24.9% 全都大幅高於國際最低要求。同業及客戶存款12999.9億元、客戶貸款8033.5億元、貸款/存款比率61.8% 仍有改善空間。

上市超過半個世紀的恆生銀行 年年都錄得盈利及有股息派送 近5年盈利(105.7-176.8億元)合共746億元。上市至今不計股息 股價升了超過200倍 可見恒生底字有多厚 最近又計劃增加30億元回購股份。

預期信貸損失為48.61億元,有明顯的增幅 主要為香港商業房地產風險的提撥增加 這方面受到質疑最多,普遍認為撥備不足。但恒生在這方面素來保守 2024年下半年則有港幣4.45億元的淨回撥。

筆者個人認為恒生在最差的情況 只屬賺多賺少問題。 恒生若受[曾參殺人]般遙言影響而股價下跌 或許正是撈貨的良機。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調研陽光房産信託

恆生指數收報24,906 升48點 成交額2,009億元。

陽光房産信託 股票編號: 435  公佈上半業績 收益、物業收入淨額、物業估值、每基金單位資産淨值 均有低單位數下調。派息則維持每基金單位9.1仙。 以現價2.36元 化作年計 股息率為7.88% 已具吸引力 市值41億元。市賬率0.32倍 派息率93.8% 資產負債比率27.4% 利息償付比率2.9倍 屬健康水平。以目前環境 房產信託基金的租收業務 難會有明顯增長 只好寄望減息 有助減輕利息開支。

筆者個人意見: 仍有減租及出租率上升風險 待股價調整至2.27元或以下 股息率8%以上才考慮也不遲呀!

匯賢表現傷盡股民心

匯賢產業信託 上市編號:87001 是長江集團分拆內地房地產信託基金,亦是香港首隻以人民幣(下同) 計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產品。2011年4月11日開始公開招股,集資金額¥104.8億元,招股價¥5.24定價,同年4月29日上市。上市首年每股派息¥0.1467  去年派息¥0.0027 下跌99.8% 現價¥ 0.52 較上市價大跌超過90%。

財務狀況: 總債務金額57.59億元 銀行結餘及持有之現金為32.3億元 債務對資產總值比率為17.0%。上半年的利息開支1.19億元。 

買得房託 主要為收息 匯賢產業 掛長江招牌 上市時有北京地標商廈作收租 自然吸收到不少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垂青 但表現卻如此 真令人失望。

2025年8月10日星期日

四両博千斤

林氏家族以兩、三億元資金 就控制了整個麗新集團合共四間上市公司 總資產逾七百億元。集團市賬率平到你不信 亦曾誘來狙擊手試圖挑戰其對集團的控制權 結果自然無功而還。林生財技了得 調研後發覺又係批股 供股那一招。現代投資者真幸福 要甚麼資訊 一上網便知。

恒基地產未來租金收入增加有保障: 恆地旗下一個全新樓盤 轉賣為租 但租客必須為大學現有學生 租金低於市價 據聞首個相關項目 每月可提供200萬租金收入 而較早前恆基持有的中區新海濱地王 獲美資機構預租22萬呎,月租3000萬,創中環最大單一寫字樓租務紀錄。而去年入伙的The Henderson出租率已超過八成,今年2月美資對冲基金大手租The Henderson 涉5.5萬呎寫字樓面積 料月租660萬。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調研中移動

中移動(941)公佈上半年的業績。營運收入為(人民幣、下同) 5,438億元 ,微跌0.55%。 EBITDA為1,860億 元,同比增長2.0% 。股東應佔利潤為842億元,同比增長5.0%。移動客戶數為10.05億戶,已佔中國人口超過70%,對於一間規模這麼大 佔有率如此高的電訊企業來說,業績已算交出功課。

集團的傳統業務提供穏定的現金流及利潤,新業務則提供高速增長的憧憬,移動雲入增至561億元,同比增長11.3%,5G專網收入增長57.8%至61億元,並且低空經濟平臺中標佔比達38%,服務的智能網聯汽車超過6,900萬輛。當然亦有潮流最勁 的AI概念, 或許上述新業務將會成為集團未來的溢利增長引掣。財政情況良好,負債/資產比率32.6%、持有現金及存款2515.7意元。自由現金流為255億元。

宣佈派發中期股息每股2.75(港元 下同),同 比增長5.8%。以中移動H股(000941.HK)現價86.9元計 巿盈率12.6倍 股息率5.85%(含稅)。筆者評價: 中移動是優質股 相信不用質疑 但現價股息率稍遜 吸引力不足 宜候位吸納。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穩陣的收息股之 和記電訊

要選最穩陣的收息股 和記電訊 (215) 三甲必入。原因如下: 管理層曾承諾 除非有心儀投資 否則每年每股股息不會少於7.49仙。最大風險自然是管理層反口 甚至擺明要錢不要臉 將資金高價派入[自己人]資產。 但這非李家作風。剛公佈的中期業績顯示 和電的EBIT及股東應佔溢利 都由負數變為正數 但涉及的資金卻細眉細眼 僅逾6百萬元而矣! 相信股民最關心是公司須有心维持派息水平 但都要有力才行。直至今年6月底 和電持有現金及存款為 37.54 億元 (足夠未來10年派息) 比去年12月底還多出7500萬元。以現價1.11元計 股息率6.74% 並不大吸引 筆者待股價調整至0.93元或股息率升至8%以上 才會考慮入貨。


九置稳健有餘 進取不足

九龍倉置業(1997)公布,今年中期核心純利按年微跌0.13%至31.19億元,每股核心純利為1.03元;派第一次中期息0.66元,按年增3.125%。核心溢利主要來自投資物業租金收入53.71億元。

財政情況: 負債總額為347億元、銀行存款及現金14億元,財務支出8.53億元,股東權益1852億元 負債淨額與總權益比率17.6%,屬稳健水平。

估值合理: 持有2172.1億元投資物業 租金化作年計為4.89% 並無偏高感覺。

以現價23.38元計 市值709.8億 市賬率0.37倍 股息率5.3%。但物業投資前景不妙 難有高速增長動力,在此困難時刻 亦可理解。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調研太古公司

 太古公司 上市編號:A股019、B股087。市值合共877.28億元。

主要資産83.3%太古地產 市值1010億元、45%國泰航空價值304.8億元合共1314.8億元或太古公司總市值近1.5倍。其他資產含全資擁有港機工程、汽水實業、貿易及醫療保健業務權益。若撇取太古地產的份額 太古公司本身的負債淨額約284.8億元、財政頗為健康。

太古公司在管理方面尚算良好 可惜最重要地産及航空業務 前景實在一般 大環境如此 也無可奈何 至於中期息則象徵式微增至A股1.3元 B股0.26。

以B股現價12.2元計 市盈率19.9倍 股息率5.5% 筆者個人認為太古公司並無特別吸引之處 屬[持有]評級。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

挾公仔

恆生指數收報24,910 升8點 成交額2,152億元。兩萬五得而復失 全日波幅不夠兩百點 港滙7.849 港、美息差這麼闊 金融機構若不做carry trade 怎對股東交待? 當然並非絕無風險, 一旦聯繫滙率突然脫勾 就死得人多! 

在港交所上市的國際銀行只有兩間 滙豐控股及渣打集團 而筆者向來較喜歡前 了解較深、情意結較強、規模効益較大、估值較平、股息率較高。但股價走勢就話給筆者知, 後者更受股民垂青。或許是渣打銀行在中、港的地產相關壞賬 比例上低於匯豐,還有在穩定幣概念上 強於滙豐。

晚上和家人聚餐 家姐好有心 老媽走後 常常找機會一聚 我般最年輕B嫂都半百歲 長兄八十都快到 自然會更珍惜家人相聚時間 一圍十人 吃了些曾普通菜式  埋單都要千八元 相熟的侍應已不多 大部份是新臉孔 生意卻一般。

不過也有收獲 挾公仔挾到這個(有圖) 侄女話可能值兩百元!





收息之選 置富房託

置富房託 上市編號: 778 上半年收益 8.545億元 減少2%,物業收入淨額 6.126億元 減少3.2%,可供分派予基金單位持有人之收益為3.771億元 增加 2.1%,每基金單位分派為18.41仙 微增1.0%。收入少 派息增 主因為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多了1.40億元至1.52億元 及發行約1119萬個新基金單位,作價4550萬元 用以支付集團的管理費所至。基金所持有的物業估值為372.77億元 、資產負債比率26.2%、 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 12.67元、市賬率0.41倍、股息率化作年計為7.05%。以執筆時5.22元計 市值106.9億元。

筆者個人意見: 主業無寸進 亦應無再大跌風險 投資價值屬中規中矩。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調研中電控股

黑雨都開市 港交所都算勤力 受到負面影響的人預計不會多 原本不用上班卻要上 但相信會有加班費補償。就以買/賣雙方各付0.1%計算 假設今天有2千億元成交額 政府就能多收4億元印花稅 當然實際沒有這麼多 因傳統的投資者 今天買了想買的股票 明天就不會再買。

中電控股中期業績又係老規則 冇驚冇喜 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假若某日中電股價調整至63元以下 股息率5% 。筆者個人認為已具買入後 過戶取實物放在保險箱的條件 因長線可省卻不少代收股息費 尤其是中電一年派四次息。

財政情況: 集團的淨負債 對總資本比率為35%,負債佔總負債 48%,這還未計及38.72億元永久債券 有偏高感覺 。但中電的現金流強勁兼穏定 來自營運的資金利息倍數為 8 倍,若有須要再融資應不成問題。

前景: 中電控股平均80%利潤來自香港特區的九龍及新界 雖發展飽和 難有大幅增長 但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至2033年底才屆滿 期間利潤無憂*。而中電大股東一向和中央關係良好 加上中電比港燈淨電收費便宜 他日續約的機會率 顯然會較香港電力為高。

*准許回報率8% 還有一個26.38億元的電費穩定基金。

 

2025年8月4日星期一

全球5大巨無霸

中電控股出了一份中規中矩的半年業績報告,收入按年跌2.8% 純利跌5.5%,股息則維持上年水平。中電是一間穩陣公用企業 宜持有長線收息。可惜現價只得4.65% 吸引力有限。

最球市值最大的5大超級巨企 市值合共15.72萬億美元或佔全球股市總市值11.3%、足夠香港特區政府超過150年的總開支或買下73間匯豐銀行。5大巨無霸 清一色屬科技企業。 數到市值排名最前的非科技股 以是排名第7的沙地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市值1.55萬美元。

 

個體戶切勿與同業鬥平

 作為一個消費者 站在利益立場 固然歡迎消費市場有競爭 但作為消市費市場的個體戶小老板 這樣做就十分愚蠢。你平到等冇利潤激敗同街的幾個同行 要花費多少血汗和金錢? 等你壟斷生意後加番價 不出數月肯定又會有幾個新勇士和你鬥平。我家附近一條街內就有幾間燒味店就是如此 不斷有結業的燒味店 和新開張的。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般]割喉式鬥平大減價。結果如何也不用筆者多言。

鬥平大減價 也是大財團的慣常營運方式 晤通財團不曉得以本傷人 最終弄至害己害人的道理嗎? 此言差矣! 財大氣粗的大財團 有與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耐 成本已較個體戶便宜好多 此外還有不少隱藏得益 例如大數據的收集 資金流的裨益 應付帳期愈長 得益就夠愈大。


2025年8月3日星期日

電訊盈科息誘股東

電訊盈科(008)最大賣點是派息慷慨 近幾年不論賺蝕 股息都有增冇減 慷慨到你晤信。近5年有3年虧損 派息比利潤還多 最利害是2022年 派息率高達1855% !  今年中期息維持9.97仙 涉及資金7.5億元 但同期股東應佔虧損為4.45億元! 那麼派息的錢從可而來? 主要是來自上市附屬香港電訊的中期股息派送約14.45億元。而OTT業務及免費電視的EBITDA均屬正數 前者為3.46億元 後者0.47億元。

財政情況: 債務總額為572.73億元、現金及存款23.29億元、持有可用作流動資金管理及投資的銀行信貸合共為597.61億元,其中220.93億元仍未提取。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為57%,屬偏高水平 但[8號仔]的負債又何時低過?

現價5.62元 股息率6.8% PB27.1倍 市值435億元。

筆者個人認為電訊盈科估值實在太貴 年年派息多次利潤 毫無累積溢利 而股息率只與香港電訊相差僅58個點子 本人就寕要仔不要娘! 


2025年8月2日星期六

無行過 同樣要還😂

今次樓災對香港五大發展商固然有影響 但除了新世界外 餘下的只屬賺多賺少問題 離ICU還有好大距離。最傷的應是那班公司仍未上市的炒家 因過往錢太易賺 心太紅兼缺乏安全意識 融資時要加上私人擔保 利息亦貴得多 這麼明顯的警號 卻視而不見 結果一舖凊袋。投資鐵律 不要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 有那個投資不知 但知易行難呀!

當然食得鹹魚抵得渴 出得嚟行,就預咗要還。最無辜者 就是根本無行過 也同樣要還! 這除了揾食更難外 不少人身家大有可能回到剛畢業時,政府于地産相關的收入*大減 民生福利不減才怪。

壞消息太多 講些正面的 2025上半年,外匯基金在錄得1944億元的投資收入,今年6月底止,外匯基金的總資產為42,971億元,若化作年計 回報率為9.04% 實在不錯呀!

*除了賣地及更改土地用途的收入外、利得稅、物業稅、印花稅會受到樓災的影響。


調研恒隆地產

恒隆地產(101)主業為物業租賃 上半年收入為46.78億元 其中內地佔68.1%、香港31.8%。預計仍有低單位數下調。持有待售物業138.52億元及發展中物業261.37億元 若能以平手賣出 可收回本金逾400億元 已足夠償還淨負債額的83.6%。

財政情況: 淨債項股權比率 33.5% 、債項股權比率 38.3% 屬稍為偏高水平。借貸總額547.6億元 1年內需償還 64.07億元 第2年為95.6億元。手上持有69.05億元現金存款、備用銀行承諾信貸金額的未提取結餘為港幣 217.53 億元 中期票據的未提取結餘為188.26 億元 即可動資金474.84億元  今年上半年的利息保障倍數為 3.1 倍。況且恒隆地產的資產均無抵押予任何第三方。足證集團的商譽良好 連借錢都不用抵押。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機會甚低。

集團每年主要支出: 直接成本及費用支出約34億元、行政費6億元、利息支出10億元(隨著賣樓資金回流 這方面的支出 有望大幅減少)、派息26億元、恆隆主要支出單靠每年約90-100億元租金收入 以足以應付。 加上酒店及物管等收溢 應能營運正常。

恆隆地産股東權益1331億元 每股資產淨值26.6元 現價7.93元 市盈率17倍 股息率6.55% 市值396.6億元。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香港電訊業績中性偏好

香港電訊(6823)最吸引之處是派息慷慨 年年股息都有增無減。但派息率超過100% 全無保留盈利 零息時代當然無大問題 擔心利息恢復常態 必會影響派息能力 但事實證明 筆者再次杞人憂天!

香港電訊公佈今年中期業績 半年收入173.22億元、純利20.7億元 兩者同樣升4% ,EBITDA 上升超過3%至63.8億元,而經調整資金流提升3%至25.62億元,派中期息33.8仙,上年同期32.92仙。

財政情況: 融資成本淨額8.85億元 比上年同期下調19%。總債務434.33億元、現金儲備19.4億元 債務比率37% 另有159.73億元仍未提取銀行信貸 整體財務有輕微惡化 幸仍處合理水平 論收息前景 電訊業的稳陣度應比金融、地產業為佳 與公用類相近。

現價12.72元 市盈率19倍 股息率6.19% 市值964億元 適合成為收息股組合內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