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1年10月24日星期日

小心驶得萬年船

民營內房企業普遍有個特質 狂借 槓桿這麼高 風險自然大 更火上加油是融資成本高 租金收入比例低 極為依賴賣樓收入 一遇逆景 資金鏈就易出問題。筆者假設 香港大地產發展商 亦按內房的經營手法 會變成怎樣?  本港地產商融資成本2-3% 比內房成本平兩倍多 而香港賣樓毛利率等閑都有30-40% 加上稅率低 多大槓杆何足懼?  況且港房租金收入高 有需要時將投資物業套現也不難 整幢甲級商廈太大額難出售? 拆開賣又如何? 可惜香港地產財閥 早已賺夠上岸 多點風險都不願冒! 當然小心驶得萬年船 僅愼些也非壞事。

2 則留言:

  1. 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地產商也很進取(冒險),之後小地產商死了,大的發財了才變得小心。
    最記得信和九七年天價投地,到金融風暴時差點反艇,之後各大地產商都更加小心了,但亦變得更保守,而沒有新進的本地地產商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本地房產大孖沙又太過保守 尤其是信和!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