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九置稳健有餘 進取不足

九龍倉置業(1997)公布,今年中期核心純利按年微跌0.13%至31.19億元,每股核心純利為1.03元;派第一次中期息0.66元,按年增3.125%。核心溢利主要來自投資物業租金收入53.71億元。

財政情況: 負債總額為347億元、銀行存款及現金14億元,財務支出8.53億元,股東權益1852億元 負債淨額與總權益比率17.6%,屬稳健水平。

估值合理: 持有2172.1億元投資物業 租金化作年計為4.89% 並無偏高感覺。

以現價23.38元計 市值709.8億 市賬率0.37倍 股息率5.3%。但物業投資前景不妙 難有高速增長動力,在此困難時刻 亦可理解。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調研太古公司

 太古公司 上市編號:A股019、B股087。市值合共877.28億元。

主要資産83.3%太古地產 市值1010億元、45%國泰航空價值304.8億元合共1314.8億元或太古公司總市值近1.5倍。其他資產含全資擁有港機工程、汽水實業、貿易及醫療保健業務權益。若撇取太古地產的份額 太古公司本身的負債淨額約284.8億元、財政頗為健康。

太古公司在管理方面尚算良好 可惜最重要地産及航空業務 前景實在一般 大環境如此 也無可奈何 至於中期息則象徵式微增至A股1.3元 B股0.26。

以B股現價12.2元計 市盈率19.9倍 股息率5.5% 筆者個人認為太古公司並無特別吸引之處 屬[持有]評級。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

挾公仔

恆生指數收報24,910 升8點 成交額2,152億元。兩萬五得而復失 全日波幅不夠兩百點 港滙7.849 港、美息差這麼闊 金融機構若不做carry trade 怎對股東交待? 當然並非絕無風險, 一旦聯繫滙率突然脫勾 就死得人多! 

在港交所上市的國際銀行只有兩間 滙豐控股及渣打集團 而筆者向來較喜歡前 了解較深、情意結較強、規模効益較大、估值較平、股息率較高。但股價走勢就話給筆者知, 後者更受股民垂青。或許是渣打銀行在中、港的地產相關壞賬 比例上低於匯豐,還有在穩定幣概念上 強於滙豐。

晚上和家人聚餐 家姐好有心 老媽走後 常常找機會一聚 我般最年輕B嫂都半百歲 長兄八十都快到 自然會更珍惜家人相聚時間 一圍十人 吃了些曾普通菜式  埋單都要千八元 相熟的侍應已不多 大部份是新臉孔 生意卻一般。

不過也有收獲 挾公仔挾到這個(有圖) 侄女話可能值兩百元!





收息之選 置富房託

置富房託 上市編號: 778 上半年收益 8.545億元 減少2%,物業收入淨額 6.126億元 減少3.2%,可供分派予基金單位持有人之收益為3.771億元 增加 2.1%,每基金單位分派為18.41仙 微增1.0%。收入少 派息增 主因為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多了1.40億元至1.52億元 及發行約1119萬個新基金單位,作價4550萬元 用以支付集團的管理費所至。基金所持有的物業估值為372.77億元 、資產負債比率26.2%、 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 12.67元、市賬率0.41倍、股息率化作年計為7.05%。以執筆時5.22元計 市值106.9億元。

筆者個人意見: 主業無寸進 亦應無再大跌風險 投資價值屬中規中矩。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調研中電控股

黑雨都開市 港交所都算勤力 受到負面影響的人預計不會多 原本不用上班卻要上 但相信會有加班費補償。就以買/賣雙方各付0.1%計算 假設今天有2千億元成交額 政府就能多收4億元印花稅 當然實際沒有這麼多 因傳統的投資者 今天買了想買的股票 明天就不會再買。

中電控股中期業績又係老規則 冇驚冇喜 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假若某日中電股價調整至63元以下 股息率5% 。筆者個人認為已具買入後 過戶取實物放在保險箱的條件 因長線可省卻不少代收股息費 尤其是中電一年派四次息。

財政情況: 集團的淨負債 對總資本比率為35%,負債佔總負債 48%,這還未計及38.72億元永久債券 有偏高感覺 。但中電的現金流強勁兼穏定 來自營運的資金利息倍數為 8 倍,若有須要再融資應不成問題。

前景: 中電控股平均80%利潤來自香港特區的九龍及新界 雖發展飽和 難有大幅增長 但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至2033年底才屆滿 期間利潤無憂*。而中電大股東一向和中央關係良好 加上中電比港燈淨電收費便宜 他日續約的機會率 顯然會較香港電力為高。

*准許回報率8% 還有一個26.38億元的電費穩定基金。

 

2025年8月4日星期一

全球5大巨無霸

中電控股出了一份中規中矩的半年業績報告,收入按年跌2.8% 純利跌5.5%,股息則維持上年水平。中電是一間穩陣公用企業 宜持有長線收息。可惜現價只得4.65% 吸引力有限。

最球市值最大的5大超級巨企 市值合共15.72萬億美元或佔全球股市總市值11.3%、足夠香港特區政府超過150年的總開支或買下73間匯豐銀行。5大巨無霸 清一色屬科技企業。 數到市值排名最前的非科技股 以是排名第7的沙地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市值1.55萬美元。

 

個體戶切勿與同業鬥平

 作為一個消費者 站在利益立場 固然歡迎消費市場有競爭 但作為消市費市場的個體戶小老板 這樣做就十分愚蠢。你平到等冇利潤激敗同街的幾個同行 要花費多少血汗和金錢? 等你壟斷生意後加番價 不出數月肯定又會有幾個新勇士和你鬥平。我家附近一條街內就有幾間燒味店就是如此 不斷有結業的燒味店 和新開張的。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般]割喉式鬥平大減價。結果如何也不用筆者多言。

鬥平大減價 也是大財團的慣常營運方式 晤通財團不曉得以本傷人 最終弄至害己害人的道理嗎? 此言差矣! 財大氣粗的大財團 有與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耐 成本已較個體戶便宜好多 此外還有不少隱藏得益 例如大數據的收集 資金流的裨益 應付帳期愈長 得益就夠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