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永遠不用還本的債券

 恆生指數收報26,384 跌188點 成交額 2,176億元。大市成交縮減,或許連大户都弄不清形勢,看好看淡都不敢太盡,全日波幅僅279點。

債券一向視為風險較低的投資,風險會被理解為比股票低,最危險都係垃圾級債券而矣!  都話明你知是[垃圾],你都貪高息去買,若出了事 又能怪得誰? 但雷曼債券 利息又不高, 反而令大衆減低戒心,結果殺傷力比垃圾債更高,象雷曼般債可賣  但起碼要用非專業人士都看得明的詞句去介紹清楚,在相關單據顯眼位置 印上骷髏頭標誌,並附上免責聲明: 此債屬於劇毒級別,買後風險自負,是福是禍看你個人造化,與相關部門無關!

雷曼債已夠複雜,連專業人士都看不明,否則銀行怎會為那丁點佣金去冒損害商譽的風險! 香港真的不愧是國際金融中心,別的地區 大眾好難會遇上有關現代金融產品的瓜葛。雷曼毒債血跡未乾,永續債券又登場,其實它亦不是甚麽新事物,早已存在多時,只係新世界最近給它發行的永續債主多個選擇,可將持有的永續債換取將會新發行的永續債,但要高打折50%至53%。問題來了,有什么誘因 會令舊批永續債主願意減半票面值 去換新債這麼笨?  細節在於舊債講個信字 全冇擔保資產。新債卻有[維港文化匯]項目的現金流擔保, 能收到債息的機會甚高。

永續債在會計學上並不屬於負債, 而是列為之資本,除了可以永遠不續回外 ,亦可以不派債息,待環境許可時才派還債息,條件是要還清所有永續債息前,公司才能派送普通股股息。

筆者愚鈍不明白 不派股息對大股東/管理層有何約束力,不派息資金只會留在公司,大股東能控制的資產 反而更多。又有哪個商家 不明白控制權比擁有權更具價值,相反若條文改為未還清永續債息前,管理層不能取得薪俸 只能累積至還清所有永續債息後才能取回, 肯定會更為有效。

況且亦有前例,2008年AIG為求獲得政府出手相救,立約在未還清政府的欠債前, 高層花紅及薪金調整一律免問。由於政府對正下藥,利益歸於高層,高層自然上下一心 不出數年 AIG轉虧為盈 提早還清所有政府欠債。

溫馨提示: 以筆者的經濟知識 不能保證對上述關於永續債券的理解 是否正確 純粹個人看法而矣!


「畫餅」「憧憬」有何分別?

老闆一般都希望以低於市價水平的薪金去留住對公司有供獻的員工,最常用的辨法自然是「畫餅」,因完全不用成本。若你老闆常給你畫餅,從好的方面看 即表示閣下對公司仍有一定的貢獻,致於閣下是否繼續保持現狀,每個人的處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因冷暖只有自己最清楚。

其實在股票市場,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何嘗不是靠「畫餅」發達,不過叫法不同,稱之為「憧憬」。在職場上固然有「畫餅」但始終會有個限度,大不了都是收取低於市價水平的薪金。但上市公司的「憧憬」卻嚴重得多,一個美麗的「憧憬」又何止値千金,至於用什麼來衡量個[憧憬]是否美麗? 這方面亦相當客觀,越多人信的憧憬就越美麗!


肥水不流別人田

新世界發展於2023年11月成功以每股9.15元出售持有60.88%股權新創建(現以改名為周大福創建)給周大福企業,套現217.82億元,並承諾派送40億元特別股息。由於周大福企業持有新世界約45.2%股權,意味周大福可獲得18億元。購入成本降至每股8.459元。交易完成至今,新創建每股合共已派息3.04元(包括三次普通及兩次特別股息),每股成本進一步降至5.419元,以現價8.86元計 每股獲利3.441元或81.9億元*。果然肥水不流別人田!

*只計涉及向新世界購入的60.88%權益。 **叧有0.35元末期息及十送一紅股 今個星期四(11月20日)才除淨。


2025年11月16日星期日

股神動向

巴郡投資組(2005年9月30日)共有41只股票,價值2673億美元。首5大重磅股包括:

蘋果佔22.69%、美國運通18.84%、美國銀行10.96%、可口可樂9.92%、 西方石油7.09%。投資高度集中 頭5大持股,總市值就佔去整個投資組合69.5%。

值得一提 巴郡大幅減持蘋果股份 雖則如此 蘋果依舊是巴郡最大的股票持倉 總值607億美元。 期內增持谷歌股份,令它成為巴郡的第十大持倉股票。 

至於投資日本5大商社,包括三菱商事、丸紅、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及住友商事股份,持股總額已達到235億美元或佔去整個投資組合8.79%。

巴郡現金儲備進一步升至3,817億美元*, 罕有哋金額高出集團引以為傲的股票投資,連續12季成為股票淨賣出方,仍未有回購股份,以過去3年計,減持規模已累計達1,840億美元。

*巴郡將現金儲備中約1,920億美元投入息率超過5.4厘的美國國債,單計每年利息收入已近200億美元。此外,還持有短期國債應付賬款約230億美元,資產流動性極強。

我想不用[畫公仔畫出腸]大眾也知道股神現今好像有點恐懼似的!


電訊盈科財技了得

電訊盈科(008)股價在上一個交易天 收報6.04元。3年前(2022年11月14日)電盈股價3.28元、全年盈利1.56億元 市盈率171.1倍、每股派息38.04仙、股息率11.59%、派息率誇張至1855%! 更令人稱奇 這並非特殊情況 而係常態。

近3年業績只有1年屬正數 如此差勁業績記錄 股價不跌反升 期間每股升了2.76元或84.1%,當然又係受到高息的誘惑 三年累計收了七次派息合共1.2431元。涉及金額96.2億元,但期內集團開虧損合共10.58億元。令筆者感到有點疑惑,派息的錢從何而來? 個人認為應該是財技傑作,否則怎能由零息轉為高息期,電盈的超高派息政策 象全冇影響似的。

最新財政情況 直至今年6月底 債務總額572.7億元 另有永久債券55.9億元 現金儲備23.3億元 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為57%。資金鏈的底氣 除了來自業務正常現金流外,還持有可用作流動資金管理及投資的銀行信貸合共為597.6億元,其中220.9億元仍未提取。

電訊盈科現價6.04元 股息率6.33% 盈利欠奉 市值467.5億元。筆者擔心電盈某一天會像香港寬頻般 突然減派股息。況且集團的市帳率亦相當嚇人 因此在電盈股價突破4.5元後 就不敢[高追]。 結果又係因誤判而走失機會。 

 

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

港股派息慷慨

恆生指數昨日收報26,572 跌500點 成交額2328億元。

前期港股低殘 主因之一自然是缺乏資金投入,撤出的資金卻明顯增加,外資大鑼大鼓減持港股: 南非Naspers減持腾訊、日本SoftBank沽出阿里、美國巴郡沽出比亞迪....。加上淡友推波助瀾 令港股一度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大型股票市場。

幸中央發現形勢不妙,終於出手 透過港股通流入大量資金,2014年11月以來,北水淨流入達到5萬億元的紀錄。單計年初至今,內地投資者循港股通淨買入金額突破1.3萬億元。北水已成為香港股票市場最為舉足輕重的新勢力,同時亦從外資手裏 取回話語權。

跟據資料顯示2005年第三季香港股息派發總額高達733億元(注要只係季息),若這批股息資金,部份能重新投入市場,肯定對港股的前景甚有裨益!

去年全年股息派送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公司 包括:匯豐控股 總派息金額為1164億元、騰訊控股411.5億元、阿里巴巴372.6億元、中銀香港210.2億元、友邦保險184.3億元、中信股份172.7億元、恆生銀行127.3億元、港交所117.5億元、新鴻基地產108.6億元....。此外中資國企(H股) 派息亦相當慷慨,但由於涉及股息稅 較為複雜 就此略過! 


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

騰訊控股季績良好

騰訊控股(00700.HK)公布第三季業績,總收入增加15%,以一間市值超過7500億美元的國際級企業*來說,收入仍有双位數增長 已屬交到功課,更令股東雀躍的是毛利率高達56%,羨慕死班香港地產發展商,經調整利潤增加18%至726億元(人民幣、下同)。

財務情況:  直至今年9月底,持有總現金為4,933億元,可迅速變現的上市公司股票(不包括附屬公司)價值8008億元, 再加上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及再融資能力。筆者實在想不出未來會有什麼發展大計,能令騰訊的管理層會為資金問題擔憂! 

近乎所有大行,對騰訊第三季業績均表示滿意,並提升目標價: 其中滙豐最為看好目標價為780元(港幣、下同)、高盛770元、瑞銀760元、野村757元、花旗735元、中銀710元、大摩700元、細摩685元。今日收市價為641元。

*全球市值排第15位。 **期內以約211億元 回購3,536萬股 可見頭寸相當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