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10月19日星期日

先賢之言 自相矛盾?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脫毛鳳凰不如雞。

英雄出少年,薑越老越辣。

兔子不吃窩邊草,近水樓台先得月。

好馬不吃回頭草,浪子回頭金不換。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百無一用是書生。

宰相肚裏能撐船,有仇不報非君子。

退一步海闊天空,狹路相逢勇者勝。

車到山前必有路,不撞南牆不回頭。

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

筆者總覺得先賢之言 象有點自相矛盾 又正如常聽到財演教導我般老散跌穿乜線就要止蝕 另一些財演就叫承低吸納,不知信誰才正確! 後來才找到正確答案 條條大路通羅馬 選一條自己最熟悉的路去行,就算結果差強人意,起碼都算對自己有所交待。  

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

怡和計劃私有化文華酒店

怡和集團表示,計劃私有化文華東方酒店,交易涉及後者估值約42億美元。目前文華酒店股東權益27.6億美元 即怡和溢價52.1%提出收購。怡和持有88.04%文華酒店股權,只需動用約5.02億美元,便能完成今次收購行動。文華酒店持有1.54億元現金再加上以約9.23億美元向阿里巴巴出售銅鑼灣港島壹號中心多層樓面的資金入帳,怡和或許不用分文,就能完成此項收購。

文華2024年業績。總收入增長13%,達21億美元,酒店管理費增長15%,主要得益于每間可出租客房收入的強勁增長。然而,2024年稅後基本利潤為7500萬美元,較2023年下降8%,主要是一次性住宅品牌費用降低所致。

根據文華東方網站,集團在全球27個地區運營43家酒店、12家品牌住宅和26家别墅。


各國/地區股王

記憶中匯豐控股高峰時,佔港股總市值約16% 以算誇張。 但相較臺積電/佔臺股總市值高達42.6%, 只係小巫見大巫,全球股王NVIDIA佔美股約6.6%。此外現任日本股王是豐田汽車、韓國-三星電子、法國-LV、馬來西亞-Malayan Banking Berhad、星加坡-DBS Bank、 泰國-Delta Electronics 、澳洲-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紐西蘭-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Corp、印度- Reliance Industries Ltd、德國SAP SE、意大利-裕信银行、英國-AstraZeneca plc.

*港股ADR預計恆指下周一高開580點 報25,828點。

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

財經日誌(10月17日)

恆生指數收報25,247 跌641點 成交額3,146億元 88隻藍籌中78隻下跌!

截至6月底,香港強積金總資產創下歷史新高,達到約1.43萬億元,即479萬名強積金成員的平均帳戶結餘約29.82萬元。今年第二季強積金資金淨流入估算約110億元,為2019年以來同期最低,以上半年計,資金淨流入約229億元,亦較過去5年同期平均約270億元低約15%。這亦昰地球村內大部份國家/地區的常態,人口增長緩慢,長者比例急速上升,取錢的人多 供疑的人少。香港的強積金大部份由私營金融機構營運,優點是大大減輕特區政府對未來退休者的負擔。

至於未來股市走勢 真的難以預計,重點是地球上兩位最強元首,半個月後談判後的結果。

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等待買入香港電訊機會

恆生指數收報25,888 跌22點 成交額2,754億元。

政治和經濟就像一個連體嬰 或許除了上帝 冇人能把它們分開。中、美爭拗相信連瞎子都看得出。 美國政府隨便找個理由去恐嚇電訊盈科及香港電訊 有可能禁止他們在美國的營運 但據美資大行摩根士丹利表示:美國市場僅佔香港電訊收入約1%!

有否記得當年山姆大叔找中移動及中海油麻煩 給了我們一個低位入貨的良機。 筆者正密切注視香港電訊的股價走勢 若調整至9.96元以下 就會率先購入1萬股作貨底。

香港電訊現價11.17元 市盈率16.7倍 股息率7.05% 市值846.6億元。

派息才是硬道理

2024年派息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 :

匯豐控股1168億元、騰訊控股411.9億元、中銀香港210.3億元、中信股份172.7億元、恆生銀行127.5億元、港交所117.4億元、新鴻基地產108.6億元、東方海外105.7億元、友邦保險105億元、華潤置地100.9億元、萬洲國際87.2億元、恒基地產87.1億元、長和實業84.3億元、港鐵81.5億元、中電控股79.5億元、領展房托70.4億元、中國海外66.4億元、渣打銀行65.9億元、煤氣公司65.3億元、長江基建65億元、長江實業60.9億元。

*由于H股涉及A股估值和股息稅問題 計算較為複雜 就此略過。


2025年10月15日星期三

3萬億美元巨企最新成員

恆生指數收報25,910 升469點 成交額3,158億港元 終止了七連跌!

新股軒竹生物 兩公婆都抽不中 暗盤價升了超過一倍! 執筆時ADR恆指比例指數25,752跌158點。

網友講述科技業最佳收購案例為Google收購Android 2005年初始成本 僅5千萬美元,2024年貢獻估計達400-1,000億美元 真利害! 接著於2006年Google又以16.5億美元收購视频平台YouTube 在過去四個季度創造了500億美元的综合廣億告和訂阅收入,單靠這兩項超成功大deal, Google在科技七雄之位 理應相當鞏固。GOOG現價248美元 市盈率26.4倍 市值3萬億美元。

全球只有4間上市企業市值高於3萬億美元 包括:NVDA, MSFT, APPL 及G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