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7月22日星期二

窗口股估值偏低

 恆生指數收報25,130升135點 成交額2,660億元。

京東集團(9618)繼發展內地外賣行業後 又斥資40億元買入佳寶食品超級市場70% (即整間公司估值57億元)。有了京東這個大靠山,前景自然可看高一線。但由於是私人公司,就算想買入也不行,況且筆者覺得買入價偏高,涉及投資相對于京東的規模只屬小菜一碟,影響有限。

上海實業(363)今天股價創了3年新高,同屬直轄市窗口股的天津發展(882) 亦值得調研,其業務涉及公用設施、醫藥、酒店及港口服務。現價報2.7元 市盈率5.28倍 股息率5.18% 市值近29億元。集團最大賣點為估值低 PB0.23倍。 資產表良好  負債比率21% 流動比率2.33倍 持有現金儲備63.8億元 是總資產28.7% 或集團總市值2.2倍。


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財經日誌(7月21日)

恆生指數收報24,952 升126點 成交額2,546億元。

迪生創建(113)私有化計劃失敗,股價曾急挫超過30%, 相對收購價大幅折讓。從樂觀方面看, 大股東都願出價7.2元私有化,足證迪生的確物有所值, 單持有32.75億元現金 已相當於總資產67%或市值1.71倍。負面因素係一年內不得重提私有化。

南非Naspers於上星期減持37.1萬股,平均每股作價516元,單日套現逾1.9億元,減持後 集團仍持有騰訊權益22.99%或21.08億股。這批股份 市值高達10961億元。

自巴菲持Warren Edward Buffet宣布退休,巴郡Berkshire Hathaway股價已下跌逾 12%,罕有跑輸標普 500 指數,將軍一去! 巴郡是投資公司,榮辱全賴領導層眼光。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擁有渣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及巴菲特, 兩位投資界的泰山北斗, 不幸的是前者已先遊, 後者快將退休。 巴郡前景實在令人憂心。   

2025年7月20日星期日

調研恒生銀行

恒生銀行(00011.HK) 今年上半年的業績 應在七月底公佈 大行預計盈利將因淨利息收入減少及信貸損失增加而下調。預計淨利潤將按年下降双位數字,盈利前景只屬一般。近期HIBOR一直低於正常水平,對存款充裕的大銀行反而不利。只好寄望於非利息收入增加,而期內股市交投暢旺確有利於股票佣金增加。恒生的市賬高達1.46倍 為同業之冠 假若末能維持增長 現價估值就有點偏高。

股民最憂心的是本港商業物業價值大幅下跌 而恒生或許是相關貨款主要銀行之一 較高的撇賬風險不少。恒生銀行確實是間優質銀行,但大環境如此 可說非戰之罪。

現價122.6元 市盈率13.1倍 股息率5.54% 市值2307億元。


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

外國在國內的投資情況

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報告。2023年 各國在大陸的投資情況:新加坡97.8億美元、荷蘭53.3億美元、日本38.8億美元、韓國35.1億美元、英國34.1億美元、美國33.6億元、德國19.2億美元、法國13.6億美元。而令筆者好奇的事開曼群島有35.1億美元、 維爾京群島68.5億元 這兩避稅國應屬代客泊車。

據美資大行高盛估計美國機構投資者目前持有約8,3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包括A股、H股和ADR,如果包括香港境內公司則約為9,600億美元。

近年中東油元正加大中、港兩地投資,阿布達比投資局投入22億美元買入蔚來2.94億普通股。卡達投資局以2億美元認購大金蝶軟件4.26%的股份 。早前以持有香港電燈 19.90%權益、卡塔爾航空公司則持有9.99% 國泰航空股票。

星加坡主權基金 淡馬錫控股向來重倉中、港兩地 累計投資額約591億美元 佔該基金資產18%。

來自韓國消息 該國公民約持有近54億美元中港股票。


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

酒店業寒冬期未過

香港酒店板塊不知何解 不論香港經濟如何 總是升就升得少 跌就跌到突。除了重建改用途外 正正經經做主業 已好難取得合理利潤 酒店好多利潤已是租金收入。傳媒、餐飲 加埋酒店業都係不沾手為佳。 廣告中的銀行存款利息 只係宣傳而矣 要看清條款  要收息不如買2手i bond、 外幣定期  甚至冒點風險 去買高息穩陣公用股。政、經大氣候 我般小人物無能為力。 但起碼要為自己守護好僅有血汗金錢 不要人講就信 堅持不懂不投資。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日本仔有好推介

恆生指數收報24,498 跌18點 成交額2,364億元。除了成交量尚算合格外 今日大市表現一般。各大券商對恒指目標預測: 大摩24,500點、高盛23000點、滙豐25,830點、花旗 25,500點、 中銀國際 25,830點、光大證券 25,000點、瑞銀 25,000點、 渣打25,700點、 耀才上望24000點。

籌完逾八百億以為起碼有兩、三年太平日子過 怎料又傳出要籌多百多億。真係[拾七], 看少隻算了。 至於地產板塊業績 真的難以樂觀 最多博減息升多小許而矣。租金收入不減已屬難能可貴 賣樓不蝕本 直頭要裝香還神。

日資大行野村國際列出港股首選(見圖)




邊個夠我笨?

股神名句: 炒股不要輸錢為第一規律、而第二規律就係不要忘記第一規律。但名句人人知 為何大部份股民都係輸多贏少?  這主因不外乎 明知在投資上第一大忌是眾地勿企 別人恐懼時進取。 但卻不去調研怎樣去衡量恐懼是來自大眾的無知 或真的有隻大蛤乸隨街跳。2).貪便宜兼數字盲 總覺得一元股價的公司跌至一仙 就以為超扺買 因跌了99% 而且港交所是不會容許少於一仙的股價成交。心理上又認一元股價的企業 比一百元股價便宜 所以送股拆細都視為好消息。 若然閣下真的相信這些數字遊戲 筆者都不便多言。當然股市又怎會有這麼蠢人? 實情是大部份人都知道這是音樂椅遊戲 只是自戀覺得比人精 會適時下車。同樣情況也發生在老千股身上 覺得大老千難做 退而求其次做個小老千都不錯。 一於來過邊個夠我蠢的遊戲? 通常這類老千股又有個暱稱叫做龐氏騙局合法板。

題外話: 又有人受騙帶億元債券去匯豐銀行變現 但筆者個人認為 這應不屬騙案 而屬於醫學上精神科問題。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

港府5大收入

恆生指數24,517 跌72點 成交額2,589億元 雖只跌了0.29% 但大成交兼最低位收市 令股民怎能安心 但入得股場 預左啦! 

據聞機場航天城估值介乎150億至170億元之間,相對投資成本200億元。發展商新世界(017)或許錄得虧蝕15%-25%。假設能賣得出 對新世界是利多於幣 航天城現今仍未能提供收溢 皮費依然要付 還有年年億億聲的利息開支,倒不如早點止蝕,長痛不如短痛。

今年特區政府又有赤字已成定局 須要開源節流係人都知。 但知易行難 試看港府近幾年的主要收入 含利得稅、土地收入、印花稅、投資收溢及薪俸稅。那一項有大幅上調的空間? 約增加稅種 在現時經濟還境下 象用火水救火。 若問筆者有何解決方法 自問真的想不出 或許真係難為了波叔! 




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

憎人富貴厭人窮

恆生指數收報24,590 升386點 成交額2,884億元。大成交兼以全日最高位收市 有勢呀! 

耀才證券金(01428) 52周股價低高位1.45元-14.86元 還以為眼花 升了逾10倍! 今年4月大股東賣盤,將持有的50.55%股權賣予阿里系的螞蟻控股,每股作價3.28元,合共28.1億元。就因為接貨者是螞蟻控股,給市場無限憧憬,股價急升 今日收巿價報13.82元。港股機會常有 只是難已把掘到 或不夠能耐賺多些。散戶每喜蝕本就短線變長揸、獲利就長線變短炒。

人性好複雜 憎人富貴厭人窮也是常態 地產大好友湯文亮先生 前時贏得太易 戒心不足 終於出事。其實投資不是輸就是贏 勝敗也是家常便飯。湯生或許不想錦衣夜行 順景時於傳媒面前 口氣大了些。這亦是人之常情 非大奸大惡。但一般大眾對別人的成功並不會感到開心 相反別人慘過自己卻容易接受得多。這亦解釋到傳媒為何對湯生投資失誤這麼看重 因知這些報導能吸引到較多讀者。


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調研周生生集團

 周生生集團 上市編號:116 現價8.4元 PE 7倍 PB0.45倍 股息率6.07% 市值56.42億元。

財務狀況: 去年底持有現金及等同現金為13.36億元,未動用之銀行融資總額為61.83億元。股東權益124.3億元、淨資本負債比率為29.7%、流動比率為2.6倍、全屬合理水平。亦並無抵押資產,可見集團在金融機構中的商譽應不錯。加上去年動用約3千萬元 以每股平均價6.36元(今天8.4元) 購回了合共471.4萬股 隨後已註銷。亦顯示出管理層也覺得周生生的估值被低估。

主要業務包括製造及零售、鐘錶分銷及貴金屬批發,前景卻一般 一來競爭大 盈利有倒退跡象 至於剛結速的股票經紀業務也屬明智 割喉式的惡性競爭 快將令本地中、小行無處容身 早點結速少了個包袱也不壞。

重要資産:持有3,326,800股或0.26%港交所股份 去年底價值9.81億元 今天市值14.09億元 賬面增值4.28億元。單這項資產以相當於集團總市值約4份之1。

筆者個人評價: 主業前景頗難預測、涉及經濟環境不明朗、行業競爭、金價及外匯變動...等。同樣會左右業務的成績。至於賣點 估值較同業便宜 六福PB0.95倍 周大福更高至5.35倍、股息率吸引。持有港交所股權成本超低 沽出部份已對盈利增長甚有禆益。


外賣三國志

 外賣三國志正式上演 要收入不要利潤絕非營商之道 資本家怎會不知? 講來講去 無非想以本傷人 淘汱競爭對手 壟斷市場 然後.....。但他們無可能不知道外賣 並非利潤豐厚的行業 就算給你壟斷市場 加價太多 自然失客 因加得減 太出位易引起政府注意 一條反壟斷條例就要打回原型。但外賣三雄 絕非吳下阿蒙 位位都是在商場身經百戦的勝利者。何需我般散戶教爸爸行房 或許又係與大數據有關?

恆生指數收報24,203 升63點 成交額 2,103億元。特朗音喊打喊殺逼鮑威爾減息,就象個病人家屬逼醫生落重藥治病。若然下重藥冇問題,正常的醫生怎不早就做了。看來老飽鼎不到太耐 下次議息加25個點子機會率大增。這無擬對負債偏高的公司十分有利 尤其是磚頭幫 能否渡過這次經濟大調整 都頗為依賴減息的速度和減幅 用以舒緩持續下跌的地產市場。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周日閑話

看到新聞 又有金融機構出事 涉及人數有六位數字 金額高達逾百億元。又係龐氏騙局 以月息1%作餌+層壓式推銷的低級騙局 就能輕易成功 運作了這麼多年才出事 。說句刻薄話 莫非十多萬受騙者個腦是用來裝飾的? 可況受騙者主要為中產人士或中、小民企老闆 並非一般無知大眾。 後來有位乜乜專家解釋 不少受害者亦知是個騙局 只覺自己比別人聰慧 定能適時落車 一廂情願以為自己也成為騙局中的受益者。

好多年前和女友去看一套電影叫Terminator 由於有更吸引的事去辨 所以分心 都不知銀幕上套戲是幹甚麼? 只記得男主角超大隻 槍戰戲拍得不錯 多年後翻看 才知套氣是講述 人類犯賤去發展AI 怎科走火入魔 AI發展到有判斷能力 喧賓奪主去反人類。當時只覺套戲只是天馬行空 但現在愈想就愈驚!

 一個體弱的澳地利青年 去德國參軍 由於體格不合標 被安排去當傳訊兵 但好不幸 這位青年中了毒氣  眼睛受了傷 卻盲不了 康服後回到前線服役 在一次行動中 被一名英國士兵舉槍標準 但見這位衣衫襤褸 骨瘦如柴 連槍都無枝的轉令兵 審問了幾句 就放他離開。又有誰能料到 這名英國士兵因一時心軟 卻無意中害死數以百萬計的無辜性命 這位被放生的德國兵仔 叫阿道夫、希特拉。但也不能怪責那位英國下士 就算他當時真的開了槍 後世又怎知他曾挽救了逾七千萬條生命? 只怨天意難違!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內需具挽救經濟衰退能耐

香港特區政府發行1200億元債券  每年要償還相關債券利息、只係40餘億元  比「二元計劃」交通津貼所花的公帑還要少,不用大驚小怪。香港依然好富裕、 看下外遊人數?  銀行體系內總存款額17.6萬億元 、港股總市值42.7萬元、 MPF超過1.2萬億元。若然以平均人口比例計 持有美股金額 香港市民或許比美國公民還要多。世界早已變了 節衣宿食 有錢不用 實在累人害己 內需大增實在是挽救經衰退的靈丹妙藥。

香港特區擬發穩定幣交易牌照 相當明智 總好過虛擬幣般[冇王管]。穩定幣發行者起碼要有相關貨幣資産作儲備 而出了事都知道找誰算帳。但對銀行滙款業務 長線來說或許是災難性 因在交易成本方面跟本無法競爭。還有一個十分亮麗的憶憬 若他日以人民幣、港幣為單位穩定幣有大量交易。 這對中、港債券的需求必然大增。穩定幣若能提供預計的功能 。起碼能減輕對SWIFT的依賴。


調研嘉里建設

 以現價19.9元計 嘉里建設(0683)市值288.8億元 預測市盈率約9倍 PB0.28倍(NAV $71.18) 。24年底基礎溢利按年增加25%至39.73億元 主要由發展物業收入帶動。每股全年派息維持1.35元 需款約19.58億元 股息率6.78%。

財政情況:  負債與股東權比率為42%  屬偏高水平、流動比率為2.56倍。但流動資產中含434.8億元物業發展項目, 以現今樓市情況 能否順利速速套現 實屬未知之數。管理層亦明白地産整體還境不妥 未來兩年將重點放在減債方面  接下來有望推售元朗大棠路十八鄉二期項目、土瓜灣項目,以及已獲預售樓花同意書的康城項目。

至於集團融資支出 帳面為3.78億元 但加埋利息資本化的22.8億元 實際支出高達26.6億元。而集團最稳陣的收溢來自約40億元租金貢獻 至於賣樓利潤約為30億元 但恐業績波動。

綜合評估: 最大賣點自然資產折讓大、派息尚算吸引、 大股東作風王道兼財力雄厚。但現時整個地産板塊估值相當偏低 綜合條件比嘉里強的多得肯。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財經日誌(7月11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39 升111點 成交額3,239億元。港股底氣十足 在外圍政、經還境象夢又象花的情況 仍有此表現 已屬交到功課 可況又有大成交支持 不似虛火。股市刺激之處在於難以預測 甚至違反常理* 參與者多只爭朝歹 那怕明知是音樂椅甚至龐氏騙局 總以為自己會比人聰明 會識得落車? 

中原樓價指數按周微升0.09% 連升4周逾0.8% 起碼有止跌跡象 磚頭股價早已率先助慶 但買樓是常人最重要的決策之一 (或許只係僅次於娶妻生子)。不要受雜音影響 自己命運自己決定。聽見議作參考當然無問題 但先看[管問]有否利益衝突 往績如何 亦可逆線思為 例如中原施老闆某日唱衰樓價 可信程度就應加分。

*正為生存而戰的新世界發展近半年股價升了約25% 大幅跑贏現金滿瀉的信和置業13.1%升幅。  

沽出中國平安

滙豐控股股價創3年新高 靠的是不錯的業績、慷慨派息及不斷回購股份,筆者覺得友邦保險與其頗為相似。最高執行者同為一人、 同是國際大型金融集團 派息雖不及滙控多 卻勝在年年有加冇減 管理層同係專業人士 非靠血緣定職權。  

周大福創建計劃發行於2027年到期的8.5億元2.8%可換股債券,初始換股價為每股7.67元,較上個交易日(10日)收市價7.52元溢價約2%,淨集資約8.43億元。溢價這麼少 金額又不大 倒不如直接發行新股了事 避免財務結構簡單複雜化。

外圍鑊鑊新鮮 內圍亦好不到那裡 但股市表現卻剛巧相反。我般輸不起的偽中産都係謹慎為上 看討論區有年薪逾百萬者都出文申訴生活艱難 第一感覺是在晒命 看埋內容卻非離地 香港生活費的確趕英超美。

 剛收到股票行短訊 沽出中國平安成功 執番萬多元 計埋新鴻基 夠今個月生活費 今晚和內子去大家樂撐枱腳慶祝!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新地應承勢發CD

繼恒基地產(00012)建議發行80億元2030年到期可換股債券,年利率0.5%,初始換股價36元。本地四大地產商中 盤數最健康的長江實業(01113)亦承勢發行20億元中期票據,票面息率3.01-3.33%  屬近期企業票據息率最低的一批 為何這麼優待李氏家族? 當然非因李家兄弟生得叻仔 而是長實最不等錢用 (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額比率僅約為4%) 金融機構的DNA是你趆有能力還錢 它就越想借多些錢給你。剛成功獲銀團再融資882億元的新世界(00017) 有傳須加快出售資產減債。據估計直至去年底 集團於國內投資物業市值約500億元。 而傳出上海K11的出售意向價逾30億元。既然恒地都發CD、實力更強的新鴻基地產(00016) 大可照板煮糊 承大市仍資金充裕 也發CD吸取平錢 就算只用作減債 每年可節省利息就超過3億元。


四萬億美元新股王

昨日Nvidia (NVDA US)股價曾高見164.42美元,市值超過40118億美元,成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4萬億美元是甚麼概念? 是擁有逾2300家上市企業的港股總市值73.1%、18間滙豐銀行或香港持區政府過去超過1/2個世紀的收入總額!

港滙已多日處於7.84弱方 但港息卻象永垂不[起] 與美息差距越拉越闊 驚死班投機客不肯去做carry trade 筆者真的摸不著頭腦 攪甚麼呀! 

市場向來是高息主義者居多數 認為派息才是硬道理 亦是股價能否獲得合理估值的重要底氣之一。據美資大行高盛預計。今年中國上市公司將派發共計3萬億元人民幣股息及回購金額達到6千億元自身股份,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中資股份派高息 必然要受中央政府祝福 及順應國策才能成事。這對低殘的中、港股市 看來將獲益不淺!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恒地股價調整過大?

 恒基地產(00012.HK)計劃發行80億元2030年到期可換股債券,年利率0.5%。初始換股價36元,可兌換新股約2.22億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4.39%。消息公佈後 恒地股價曾調整超過一成 涉及資金約120億元,這已相較將發行可換股債券的金額高出一半,照理這消息應屬中性偏好,恒基地產是否跌多了?

看去年報表 持有現金179.2億元 足夠償還1年內到期債務 若今次發行CB成功 又多了80億元週轉 財政更為健康。現價報25.9元 、PE 19倍、股息率約7% 市值1256億元。

* 淨負債比率21.1% 應不計662億元大股東貸款。




2025年7月8日星期二

財經日誌(7月8日)

恆生指數收報24,148 升260點 成交額2,132億元。港匯7.8493 仍係偏弱。

國泰君安(1788)在幾個交易天內 股價曾狂升了近5倍 涉及資金超過500億元。主因為正式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但有否研究過這類牌照將會派出多少個? 有甚麼潛在價值? 但對於現今真相不重要的年代 謹慎只會坐失良機 勸人不熟不做 或許會變成阻人發達。筆者亦無為只討未趣 甚至好心做壞事。約了舍弟去中環茶聚 看到恒基幅地王(中環海濱三號)已有不少建築物 又想起前時新聞報到有美資企業承租了22萬呎寫字樓 月租逾3千萬元。這對恆基地產 無疑是個正面消息。此交易創下中環核心區歷來最大單一辦公室租賃紀錄。




2025年7月7日星期一

外賣大決戰

2018年9月,美團(03690.HK)在本港上市 IPO價69元,2021年2月份,曾創下2萬7千億元市值*,每股超過340元的紀錄。當時美團全無基本因素支持 全靠有心人財技了得。記得沈大師好認真勸過股民 不要胡亂做空美團 因其背景甚強 無數[叻人]給他挾死 多過病死!  而[外賣王]的實力不用質擬 去年底持有逾980億元現金儲備 理論上應無懼外來挑戰。但不知何解 [外賣]又不是利潤率特高的行業。卻誘來不少響當當的競爭者。京東(9618.HK)已夠利害 更來多個 阿里巴巴(9988.HK)旗下[餓了麼] 而且排明車馬不計成本 爭奪市場份額。 這對消費者 甚至外賣從業員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但對美團、京東及阿里股東 卻剛巧相反。阿里健康早前發行CD 讓母企-阿里巴巴套現逾百億元現金 或許是用作鬥燒銀紙搶市場。

*市值排行第三 僅次於騰訊控股及阿里巴巴。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

調研中國平安(2318)

中國平安是全球最大保險企業之一 市值(A+H股)合只15071億元 金融機構 信譽及規模至為重要 這方面平保明顯達標。又與其說它為保險公司 但實質為一間綜合金融集團 業務涉及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 而相關業極且協同効應 這亦使中國平安較同業更具優勢。

過往集團的營運亦非一帆風順  例如早前的上海來福士廣場、華夏幸福不動產、北大方正重組及曾成為碧桂園第2大股東 都為集團帶來頗大負評。但股價近5年調整了38.5% 相信已有足夠反影。而據國內[雪球]文章顯示 今年初平保仍重倉大型內銀及滙控股票 這方面的隱藏利潤 或許數以百億元計。

股價/派息往績: 2004年中國平安H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IPO價5.165元(經10送10調整) 首年派息0.06575元。現價50.05元 去年派息2.7557元。

最新季績: 2025年第1季,中國平安用以衡量其持續性經營業務表現的指標—歸母營運利潤,實現2.43%的同比增長,其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歸母營運利潤 同比增長近5%。新業務價值率達成32.0%,有10.4個百分點的同比增長

中國平安H股(2318) 市盈率6.57倍 股息率5.56%(未計股息率)。

利益申報: 筆者持有中國平安H股權益。


2025年7月5日星期六

地產將成夕陽行業嗎?

 


近日地産股的負債問題再成熱話 新世界雖再融資成功 但只係增取到時間 不出三年又要再擔心過。最穏陣自然是信置、 長江象無心戀戰 樂觀看博佢套現分錢。新地雖四平八稳 但一切要看整體地產還境。新世界大到不能倒 才獲政、商支持 但次級的地産股就難說。筆者個人只對信置及嘉華有興趣 前者派息有保障、後者則博送銀娛股票。

信置(083) 現價8.73元 PB0.45倍 股息率6.64% 市值798億元。

嘉華(173) 現價2.02元 PB0.15倍 股息率4.45% 市值63.7億元。

*圖上負債比率未計永續債。 **恆地大股東貸款雖不用付息 但始終都要償還。

美元危機

美元被高估以經不是今時今日之事 聯邦政府年年入不敷出 赤字及外貿逆差巨額都嚇壞人 國債已超過36萬億美元 平均每位美國公民負債超過10萬美元。 其中大部份為近三屆總統任內累積得來 而且勢頭更有惡化跡象。

但美元霸權 將所有負面因素壓下。首先美刀是全球最重要通貨 幾乎所有央行都以美元的主要儲備 美國庫券規模、流通量及理論上無違約風險 再加上全球主要商品都用美元為貨幣單位報價 使它的霸權地位  更難找到競爭對手。加上全球GDP十強 除了中國和印度外 全是美國的小兄弟 雖然明知美元被高估 也不便太明顯去損害大當家的利益 就當交保護費吧!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靠借度日甚至輝霍 始終會有爆煲的一天 而這一天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某智者曽說: 長遠來説 大家都是死路一條 又何必想得太多? 這亦是人類邏輯往往互相矛盾之處 既然如此 又為何要攪還保? 全球每年花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去攪還保 有多少成績 筆者非專家 不便胡說。 但假若以同一筆錢去發展民生 這個世界肯定會在[短時間]內美好得多。 史前並無人類弄壞這個星球 但它也曾自毀過數次 火鳳凰 從新來過。 而且與大自然相比 人類的能力實在太渺少了。相對去阻止超級金融危機出現 以人類的能耐 就更有把握得多。

環保當然是對的 但切勿捨近求遠 下次超級金融危機爆發 幾乎可以斷定必先於環保大災難 但不要無知到認為金融災難只是銅錢多寡的小問題 因以人類的劣根性 遇到危難多會選擇以武力 甚至互相殘殺來解決問題。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

淺談友邦保險

據資料顯示: 2015年 友邦保險(1299)上市,在公開申請中,有兩名超級大戶,每人斥資57億元認購。兩張申請 涉及資金合共逾114億元。據悉這兩張「頂頭槌飛」的認購者全屬香港首席狙擊手及相關人士。

當年的招股價為19.68元。而今早有4手合共3.94億股,每股作價68元沽出,涉及資金約268億元。假設沽貨者真的是首度股壇狙擊手 這批貨共獲利190億元。還未計期內所收取的股息。

若然只是大戶個人的私人資產變動 那麼筆者個人認為現價的友邦保險69.15元 市盈率14.4倍 股息率2.53% 市值7350億元。若撇除股息率偏低外 已具投資價值。況且友邦巿值大 為恒指5大重秤成份股之一 有心人要舞高弄低大市 又怎少得友邦股份的參與?

利益申報: 執筆時 筆者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判斷純為個人推測 資料主要來自星島頭條。 

後記: 友邦賣家是科威特投資局。

財經日誌(7月4日)

昨天友邦保險(01299.HK)才回購401.82萬股,每股作價介乎70.65-72.4元,涉資約2.88億元。但今早股價卻曾跌了近5% 低見68.6元。主因為今早市前錄得超大手交易,4手合共3.94億股,每股造價68元,較前收市價低6%,合共涉資268.19億元。這以較自普通決議案通過(2025年5月23日)至今,公司累計購回9,425萬股為多。筆者有點衝動於68元以下 買些作貨底。

阿里巴巴(09988.HK)宣布發行逾120億元發零息CB轉換股債券 轉換價相當於每股阿里健康(00241.HK)6.23元,較其昨日(3日)收市價溢價37.8%。正面看換股溢價高 接貨者明顯看好阿里健康 負面看阿里巴巴是減持阿里健康 而非阿里健康發新股作發展。

早年騰訊控股(00700.HK)分派美團持股,主要股東的Naspers共獲分2.58億股美團(3690.HK.) 以市價121.7元計,貨值314億元。Naspers已公佈不排除會減持美團股份。

個市好小小 套現行動就湧現,真掃慶!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沽出新鴻基(086)

恆生指數收報24,069 跌151點 剛巧把昨天的升幅全數報消 成交額 2,312億元。

匯豐控股(0005)宣布,計劃以約2.6億英鎊 出售英國人壽保險業務 該公司去年稅後盈利為0.26億英鎊,PE 10倍賣出壽險資產 尚算不過不失 局勢混亂 精簡業務 套現27.8億元也合理 消息屬中性。預計整項交易於2026年初完成。收到差餉單比上季多了500元。按計劃沽清新鴻基(0086) 執番一萬多幫補家計。 據聞新世界逾882億元再融資終於攪妥 現又輪到英皇國際陷166億元違約 負債高兼具風險的上市公司 還有不少 例如麗新、九建及遠東發展。 友人問我對IPO有何看法? 我想或許象玩盲盒心態去抽一手也無壞。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財經日誌(7月2日)

返郷過了三天農村生活 很捨意 擇了兩個大東瓜 親自做了兩個東瓜盅。 二、三十人都夠吃。 麗枝樹、芒果 村內都長滿好多 條邨大家都相識 所以任擇無妨 家家都有車 出市區才一句鐘好方便。 但最大問題是村內工作職位有限 找工作不易。

見新鴻基明天大有可能到價 若賣得出淨袋一皮 都係落盤試下 賣出幫補一下今次渡假錢 親友在中山以二千五百人仔租出一個百二平的小區單位  我想去八卦下都不方便 因租客已入住。

恆指收報24,221 升150點 成交額2,402億元。本港地產股終於受到合理些的估值 尤其四大財閥旗下的磚頭上市企業 勢頭都不錯 頭三隻筆者冇意見。但新世界卻只因借到錢還債而上升 就真的有點牽強! 還有想不到 騰訊控股的南非大股東Naspers 當年分到的2.58億股美團 原來連一股都未沽 管理層公開唱淡美團前景 不排除會減持 該批貨市值3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