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本網誌純屬個人文章, 所有評論全是表達個人意見, 絕對不應視作為投資見議. 本人同時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確實性. 讀者必須自行判斷和研究. 至於讀者的一切投資決定, 不論成敗得失. 一概與本人無關.

2025年11月13日星期四

騰訊音樂(1698)

騰訊音樂(1698.HK)2022年4月9日以介紹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報每股18港元,現價報84.65港元 較上市首日升了3.7倍。

最新季績度業績: 今年第3季多賺36%至21.53億元(人民幣,下同),經調整股東應佔淨利潤按年增長32%至逾24億元,收入按年增長20%。

上兩季業績: 今年3月份公布首季業績,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淨利潤為42.9億元,按年升2.01倍。今年8月份 第二季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淨利潤為24.1億元,按年升43.2%,經調整淨利潤為25.7億元,按年升37.4%。

近兩年成績: 盈利增幅分別為31.5%及30.5%,派息分別為6.85美仙及9美仙。

所謂虎父無犬子, 騰訊音樂只係騰訊控股(0700.HK)其中一項非核心資產,冰山一角看冰山,合理推斷騰訊控股個百寶袋內, 還有幾多被低估的貴重資產,或許連馬老闆都記不清。現今市值超過2500億元的騰訊音樂,應邀加入藍籌俱樂部,只是時間問題。


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

財經日誌(11月12日)

恆生指數收報26,922 升226點 成交額2,364億元。可惜兩萬七關口得而復失。今個交易天, 罕有地由傳統股份帶領升勢。股價創三年新高的藍籌股 包括:匯豐、中石油、工商銀行、長和、中銀香港、農夫山泉、中人壽、神華能源、華潤萬象生活。破了歷史新高則有中國宏橋,至于一年高位起碼都有十幾隻。值得一提的自然是全港最大地產商-新鴻基,股價升了5.3%,創52周新高 重返[紅底股],市值破3千億元。莫非投資者發現 香港地產業並非如傳媒描述般糟糕! 小米「雙十一」全管道累計支付金額逾300億元營業額,那麽阿里和京東必然更加利害。小米今日升了1.3%、京東升了1.6% 但阿里卻逆市跌了2.24%。


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

無良洋鱷 放馬過來!

今年的「雙11」購物節是史上最長的一次,目的自然是為了促進中國消費市場的發展。雖然各大電商對雙11購物節的依賴,沒有花農對年宵市場依賴般重要。但亦可作為觀察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窗口。去年購物節綜合電商平台總計銷售額為12108億元(11093億人民幣),按年增長20.1%,其中阿里天貓佔據銷額榜首;第2位為京東;第3位為拼多多。

香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於今年10月底為48.1萬億元,據資料顯示 北水淨流入港股市場的資金累計高達5萬億元或佔港股總市值10.4%。若除去母公司/大股東、被動ETF基金及友好公司互相持貨,實際自由流通的股份,肯定比想象中少得多。那么這10.4%股票權益,已具有足夠能力,左右大市的走勢。

記得有智者說: 優質企業象條好狗,主人帶它散步,無論它跑得多遠,始終都會返回主人身旁。正常時候 筆者也覺得確會如此,問題係現今的股市已變得不正常才是常態! 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兼累積夠一定的貨底,就足以主宰整個大市的榮辱。

香港真是福地,本身外匯儲備以高達4260億美元、再加上全球最強的阿爺外儲33433億美元作後偱,番邦大鱷若要混水摸魚 弄誇香港股市,即管放馬過來! 筆者一想起當年傾盡所有,出點微力助港府擊退洋鱷,腎上腺就自然上升,象年輕了10年似的!


無心插柳 柳成陰

幾十年前美國大藥廠,輝瑞公司發明了一種藥物,來降低血壓,治療心絞痛,可惜効果差強人意,但此藥具有一種奇特的「副作用」,能令男性.....。藥品名稱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偉哥」。無心插柳柳成陰,結果偉哥成了一代名藥,它的出現對男性了來說,或許只有另一隻世紀級神藥「盤尼西林」可與其相雙題並論。

近日小鵬汽車展示研究成功全新一代機械人,感覺與真人無異,精明的投資者即時聯想到此産品的潛在價值,今早小鵬汽車股價曾急升16%,涉及資金超過200億元。十劃未有一撇,小鵬市值都增加200億元。若他日真的發展成功,小鵬市值又該增值多少?

無心插柳 柳成陰的另一個例子, 2次戰時 德國88毫米高射炮 並未能打下多少架盟國戰機 卻無厘頭成為當時最佳反坦克炮 盟軍裝甲兵的惡夢。


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

中國科技股七強之小米集團

2024年小米集團(1810)決定進入電動汽車市場,市場普遍對集團[不務正業]有點保留。況且該行業龍頭-比亞迪 確是幹得十分出色,成為電動車生產量全球之冠,更重要的是過了燒銀紙階段, 近3年累積盈利近千億元,已具基本因素支持。照當時形勢,要與比亞迪爭奪市場份額 談何容易。股民就以真金白銀話給雷老總知他們的看法,8月5日股價跌至16.4元。

但出乎大眾所料,小米以新丁的姿態進入電動汽車業,這個競爭激烈市場,並且幹得有聲有色,銷情及交付狀況均勝預期。集團主業(智能手機、物聯網、互聯網服務),同樣能夠交出不錯的成績 更加錦上添花,令集團整體的發展策略進入了雙引擎增長模式。這個美麗憧憬何止值千金! 

小米集團股價亦又2024年8月低位16.4元,急升至25年3月 57.65元,足足升了2.51倍。精明的小米管理層怎會錯失良機,適時配售8億新股 每股作價53.25元 集資426億元。依靠本業盈利及現金流 加上配股集資所得 集團應在可見將來,不缺資金擴展電動車業務。

近日小米集團又公布一行令股東振奮的消息,今年第二季電動車及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經營虧損已大幅收窄,下半年有望開始盈利。小米管理層的確能幹,短時間內就能把這項新業務開始提供貢獻。但相關領域已投入超過330億元資金,因此累計虧損依然可觀。

華泰證券在最新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科技股七巨頭」包含騰訊、小米、阿里巴巴、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及美團。這七家公司涵蓋電子産品、電商、手遊、雲計算、半導體、智能終端等領域,市值雖然難與Magnificent 7相比,但市值合共都有近14萬億元*。

*計埋A股價值。

十大市值上市公司

 最新十大上市公司市值(不計H股),其中新舊經濟企業各佔一半,平分天下。



2025年11月9日星期日

388股價一年升兩倍

香港交易所(388)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方式在聯交所上市。股份上市首日收市價為8.25元。上市首年派股息每股1.33元,上個財政年度派息9.26元,升了5.96倍。股價更驚人,上市25年狂升50.9倍,平均一年升2倍。香港特區政府是香港交易所單一最大股東,持有5.88%的股份,市值約320億元。去年收取股息7.15億元。這亦認證不少分析師戲言[官股]*一上市就買入冇得輸,確實有些道理。

筆者最近在YouTube看見一個叫[金融人看世界]頻道 有討論去計算港交所合理股價的方程式介紹, 有興趣者可看原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ODYeI_ifA。但切記要自行判斷條方程式是否正確。

利益申報:  直至執筆時 本人並未持有港交所(388)股票權益。

*[官股]是指港鐵、領展及港交所 這3隻與特區政府有淵源的上市公司股票。